羅浮宮的館藏

與人們對於歷史劇情發展的揣測相反,自 1945 年以來,羅浮宮的館藏即不再包含亞洲藝術(註 1)。館內藏品及各部門的來龍去脈,與這座宮殿的歷史息息相關,更普遍說來,是與法國歷史緊密連結。羅浮宮的特色之一,便是結合了一座宮殿、一座法國昔日君主政體的歷史見證,與極為龐雜的收藏,這些藏品橫跨考古學與藝術史,涵蓋了將近八千年的人類史。羅浮宮的館藏是在諸多法國國王的政權輪替中,一點一滴建構起來的,尤其是法蘭索瓦一世到路易十四這段時期,委託藝術家創作或是收購私人藏品(比如路易十四收購了馬薩林樞機主教或銀行家雅巴赫的收藏),無不豐富了這座宮殿所累積的皇室寶藏。

十八世紀時,將館藏公諸於世的呼聲逐漸揚起,且在私人收藏家激增、於方形沙龍(Salon Carré)舉辦兩年一次展覽的學院組織要求下更為明顯。法國大革命時實現了這個想法,自此皇室收藏變成了「人類共同遺產」。1792 年,國民公會決議把羅浮宮轉化為中央藝術博物館(Muséum Central des Arts),並於 1793 年 8 月 10 日正式對外開放。當局首先將沒收自教士與流亡貴族的藏品納入皇室收藏,接著從 1794 年起,又添上打仗的戰利品、革命軍從戰敗國搜刮的藝術珍品,後來這些文物在拿破崙帝國瓦解後一一歸還。

到了十九世紀上半葉,羅浮宮館藏的擴展一方面來自拿破崙戰爭時刺激了對古文明的研究,另一方面是觀眾品味的影響。眾多部門如古東方、古埃及、古希臘、伊特拉斯坎,與古羅馬的多數藏品,都是在相關國家的授權下,從考古遺址挖掘而來。無論當下執政者為何,羅浮宮這座博物館打從成立之初,即未曾停止改變。

其藏品之所以不斷持續增加,要歸功於重要的收購——比如拿破崙三世設立的坎帕納長廊所展示的希臘陶瓶,可說是世上最美的一批。但質量均佳的捐贈或是重量級作品的遺贈,亦不容小覷——比如 1869 年,路易·拉卡茲將 583 幅畫作捐給羅浮宮,這次特殊的遺贈包含有華鐸、夏爾丹、福拉哥納德、林布蘭特或魯本斯的經典作品。

從建築層面考量到博物館學,歷經接踵而來的改造工程後,直至金字塔(1981 年由密特朗總統欽定)與大羅浮宮計畫,藉由併入財政部遷離後騰出的空間——即 1994 年開放的黎胥留館——博物館的規模終於得以擴充,成為羅浮宮及其典藏部門現今的模樣。

八個部門(古東方、伊斯蘭藝術、古埃及、古希臘、伊特拉斯坎與古羅馬、繪畫、雕塑、美術工藝與平面藝術),加上保存了 120 件來自四大洲文明、亦即所謂原始藝術藏品的會議閣(Pavillon des Sessions),從今而後,這些豐富且多元的藝術文物便落腳於此,呼應了當初博物館創立者的願望:羅浮宮承載的,是一個普世化的使命。


古東方部門
Département des Antiquités orientales

古東方部門成立於 1881 年,著眼於近東與中東古文明。其藏品主要來自十九世紀考古遺址的挖掘成果。這些藏品展現了人類史上的重鎮,特別是文字誕生的地區完整的全景樣貌。而阿卡德、巴比倫或是波斯等遙遠的文明,即藉由這些既是藝術品亦是歷史文獻的寶藏,躍現在我們的眼前。

伊斯蘭藝術部門
Département des Arts de l’Islam

伊斯蘭藝術部門成立的時間雖然較晚(2003 年),但重新整合了原本屬於皇室收藏的文物,出土自蘇薩(Suse,穆斯林擴張初期的城市)的文物以及擁有專屬陳列室的鄂圖曼藝術。阿拔斯文明、西班牙的哈里發、伊朗塞爾柱時期,或是印度蒙兀兒帝國的藝術風華,都在這些文物藏品中逐一被喚醒。這個新部門預計於 2012 年開放(註 2)。

古埃及部門
Département des Antiquités égyptiennes

這個部門創立於 1826 年,其第一任館長為尚-法蘭索瓦·商博良(Jean-François Champollion)。自十九世紀起,館藏透過持續購入重要私人收藏而逐漸有所累積;而後續館藏的擴充,首先得歸功於與埃及協議下分配到的考古出土文物,接著是羅浮宮考古計畫中所開挖的考古遺址、眾多捐贈和遺贈,凡此種種,均使得古埃及部門日益壯大,建立起世上數一數二的古埃及文物典藏。

古希臘、伊特拉斯坎與古羅馬部門
Département des Antiquités grecques, étrusques et romaines

1800 年被命名為「古物博物館」的古希臘、伊特拉斯坎與古羅馬部門,和繪畫部門同為羅浮宮最古老的藝術部門。其豐富的館藏來自官方採購、考古出土,或外交任務得來的文物,以及捐贈和遺贈。這些典藏展示出這三個著名古文明裡的工藝生產,便是猶如藝術性創作般的存在。

繪畫部門
Département des Peintures

繪畫部門的藏品企圖保存並揭示從中世紀到十九世紀中期的繪畫藝術。超過七千幅的畫作透過其廣度與深度,展現出法國、義大利、法蘭德斯、荷蘭、西班牙、英國、德國,與北歐畫派的多樣性;以及數個世紀以來,眾多傑出畫作在這個由法蘭索瓦一世開始的典藏計畫裡,所反映出來之嚴謹的整體性。

雕塑部門
Département des Sculptures

雕塑部門的典藏與法國大革命時期,及當時所沒收而來的皇室、流亡貴族、教堂和繪畫雕塑學院的收藏連結相當緊密。隨後,先是 1808 年收購了博爾蓋塞王子(Prince Borghèse)名聞遐邇的私人收藏;1815 年法國古蹟博物館(musée des Monuments français)關閉後,在當局授意之下,促成了包含文藝復興時期至現代之雕塑藝廊的創立,隸屬古文物。後來,大量的收購與多方慷慨的捐贈使得藏品日豐,繼而在 1871 年成為獨立的部門。

美術工藝部門
Département des Objets d’art

象牙與中世紀琺瑯、馬約利卡陶器、青銅和文藝復興時期掛毯、法國十八到十九世紀的傢俱與工藝精品,皇冠上的貴重珠寶……等等,建構出國民公會在 1793 年便計畫成立的部門,其目的是為了藏放聖禮拜堂、聖丹尼斯修道院所遺留下來的奇珍異寶,以及從皇家官邸搜集得來的物件。

此部門藏品規模的擴增,得力於法國大革命與帝國時期的戰利品,波旁復辟時期的典藏政策、藝術愛好者大量藏品的引入,以及後來國家傢俱管理處(Mobilier national)的諸多挹注。此部門曾短暫與古文物、雕塑部門合併,後於 1893 年成為獨立的部門。

平面藝術部門
Département des Arts graphiques

平面藝術部門包含三個不同的單位:素描陳列室,藏品來自眾法國國王過往的收藏,目前計有將近 14 萬件。銅版雕刻陳列室,成立於 1797 年,其宗旨在於支持版畫藝術、管理舊制度時期(十四至十八世紀)累積而來的版畫作品。艾德蒙·羅斯柴德(Edmond de Rothschild)的收藏──超過 4 萬幅版畫,約 3,000 幅素描和 500 本圖像書。從素描、粉彩、細密畫、版畫、書籍,到手抄本、親筆手稿與全集等,這個部門收藏之包羅萬象無疑是世上罕見的,而由於這些藏品極為脆弱,無法常設展出,因而規劃為圖書館的形式加以藏放。


註 1:羅浮宮於 1932 年成立亞洲藝術部門,1945 年時,這個部門裡的遠東藝術文物均轉移到法國吉美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Musée national des arts asiatiques Guimet),而其中的伊斯蘭藝術先是納入古東方部門,後於 2003 年自成一部門。

註 2:伊斯蘭藝術部門於 2012 年 9 月 22 日正式開放,而本文於 2012 年之前寫就,是以文中敘述為未來式。


本篇文章轉載自《岸邊露伴在羅浮》由大辣出版社出版。

Previous Article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