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貓咪一個適合牠的空間,同時也要關心其他小動物啊。

「日本著名動畫配樂大師久石讓前年來台舉辦演奏會,演奏中二度有『垃圾車音樂』干擾,導致演奏一度中斷。為避免類似事件再發生,音樂劇《貓》的主辦單位,日前向北市府環保局申請『暫停播放垃圾車音樂』獲准,成為北市因表演而暫停播放垃圾車音樂的首例。」

2018-03-11 23:58 聯合報
記者邱瓊玉/台北報導

俗話說得好,別讓嫦娥笑我們髒,但難道我們就可以讓石讓(?)和韋伯笑我們場館不專業嗎?

先從盤古開天講起吧,《貓》劇在 2002 年首度來台,於台北國家戲劇院公演,一連 22 場爆滿紀錄,創下當時音樂劇在台銷售紀錄;2004 年二度來台於台北城市舞台連續演出三十場;2007 年與 2010 年,《貓》劇再度來台公演,於台北小巨蛋先後各演出五場;2018 年五訪台灣,於台灣大學綜合體育館演出六場。《貓》劇在中南部的巡演場次本文先不討論,但是一個(主辦單位)號稱史上最偉大的百老匯音樂劇,來台灣首都演出,場地從國家戲劇院、城市舞台等標準劇場變成小巨蛋、再變成台大綜合體育館,這之中其實反映了相當多台灣劇場界的問題:

一、專業場館不足,定目劇難發展:

台灣公認最專業的劇場,台北國家戲劇院,除了自製節目與主動邀演外,在面臨台灣劇團大量原創作品的檔期需求下,每年給出來每檔戲的檔期多半都是一週,能拿到兩週檔期的團隊少之又少,三週以上更是幾近稀有。除了國家戲劇院外,舉凡台北城市舞台、新北藝文中心、台中歌劇院、大東文化中心等等,檔期申請狀況基本上亦雷同。簡單來說,我們劇場演出的需求(劇團/製作)與供給(夠專業的場館)是不成比例的,在此情況下,每個團能分配到的檔期極為有限,導致大夥總是週一進場裝台,週三開始 spacing、sound check,週四技術彩排、週五下午彩排晚上首演,一陣瞎忙後演到週日,好不容易技術修整得差不多、演員也比較進入狀況,卻已是最後一場,於是週日晚上拆台,曲終人散,因為明天又得換下一個團隊進場。

相較之下,近年劇場(特別是音樂劇)發展極為蓬勃的韓國,與美國百老匯一樣有著大量私人/民營劇場(院),也有著完善的制度,不少劇院的藝術總監規劃年度製作方向與合作藝術家,每年自製節目數檔,每檔演出一至三個月不等,除了讓團隊有更充裕的時間進場修整校對技術外,也讓演出有空間使口碑發酵,吸引更多人潮進入劇場觀看,隨著票房的增加,製作才能有規模擴增與精緻化的空間,同時也逐漸養成所謂「定目劇」文化;反觀台灣夠專業的劇場多屬公部門經營,在檔期申請與供需比例失衡前提下,實難有解,雪上加霜的是,許多興建中場館又因為標案文化與法規限制,正一步一步邁向「蚊子館」或是「多功能展演館」的路。

二、場館空間聲學多不適用於音樂劇:

台灣除了缺乏專業場館外,多數劇場也不是適合「音樂劇」演出的空間。在百老匯,多數的商業劇場都是 600 至 800 人的大小,在此空間規模下,聲學設計加上音響技術得以讓麥克風傳達出演員最自然的聲音,觀眾席內聽到的質地彷彿演員裸聲的「放大」,而非如一般商業演唱會、記者會般帶有「電流 mic 感」的擴音;同時樂池設計在舞台「之下」,僅有最前端的指揮露出於外,因此所有樂器透過收音重新進入音響系統,與演員聲音達到完美平衡後再傳達給觀眾。相較之下,台灣多數備有樂池的場館多屬「opera house」,整個露出在外的樂池乃設計給歌劇使用,適合的是天然不用 mic 的管弦樂團與聲樂歌手,若在此類空間演出歌聲、曲風、樂器都帶有流行音樂元素的音樂劇,透過 mic 收音的樂團與人聲從音響系統出去後,混雜樂池擴散出去的天然聲響,往往容易形成延遲(delay)、相位(phase)、平衡(balance)等多種聲學問題,而坐在樂池前端的觀眾更總是容易聽到過大的樂團聲,因此音樂劇現場樂團這件美事,在台灣因受限於空間聲學以及技術修整時間的不足,反成為讓團隊頭痛的壓力,加上台灣人又特愛蓋千人以上的劇場,放眼望去每一個在興建的場館都是 1,500 席起跳,在此規模下極難做出百老匯正統音樂劇聲音質感,更別提國際會議中心、小巨蛋等完全不適合拿來做音樂劇演出的空間了。

三、藝文界對音樂劇之誤解:

由於缺乏對百老匯音樂劇全面的認識,加上僅透過 90 年代起揚名國際的商業大戲(《貓》、《歌劇魅影》、《悲慘世界》、《鐘樓怪人》等)來認識音樂劇,國內多數劇場工作者(特別是劇評學者)往往輕易將音樂劇貼上商業與通俗的標籤,2006 年《歌劇魅影》在國家戲劇院順利定目演下 63 場後,《獅子王》本是下一個引進的戲碼,無奈之後兩廳院董事會未同意西洋音樂劇適合繼續在「國家戲劇院」定目演出,因此作罷,最後這些戲碼只能轉往國際會議中心、小巨蛋、甚至大學綜合體育館等場地。事實上,只要對音樂劇歷史與美學稍有研究,就會知道一百年來,它的發展與藝術價值,完全不會低於嚴肅現代戲劇,而那些能在百老匯席捲東尼獎大獎的戲碼,其實也都是雅俗共賞的作品。

四、如果在賣票之餘,我們能再多想想:

除了上述對場館專業度與藝術方向的問題外,對於公關公司或接洽單位而言,當你絲毫不在意音樂劇演出的空間與技術時,自然會往能賣愈多票的場地去,也因此會有這麼多來台的西洋音樂劇最後選在國父紀念館甚至小巨蛋等場地演出,身為音樂劇從業人員與愛好者,每當看到台灣觀眾花幾千塊買了一張門票去這些場館「朝聖」,卻絲毫不知他們觀看的環境與媒介其實是如此不專業,真的是很心疼啊。

五、現在都已經 2018 了啦……

或許《貓》的確是非常偉大的音樂劇「之一」,但其實牠在倫敦首演已是 1981 年的事,三十年來,百老匯早已接續出現太多精采且劃時代美學的作品,看看大量引進西洋音樂劇進行翻譯版本的韓國,自從 2001 年韓文版《歌劇魅影》在首爾演出後,至今韓國翻譯的百老匯音樂劇無論質與量都讓人瞠目結舌,從商業戲碼到藝術小品、從歷史經典到前衛新作,你都能在首爾看到製作水平極高的版本。當韓國已經有韓文版的《舞動人生》、《長靴妖姬》、《高地人生》、甚至已經著手於《漢彌爾頓》的翻譯,台灣的觀眾對西洋音樂劇的想像若永遠只能停留在 《貓》、《歌劇魅影》、《變身怪醫》等戲碼,實在是好可惜啊!想想筆者高中時台灣人在瘋《貓》,長大後出國求學時台灣人也在瘋《貓》,等到都已學成歸國致力推動中文音樂劇多年,台灣人還是繼續瘋《貓》!懇求有錢有資源能引進西洋音樂劇來台演出的公司行號們,我們可以給《爛東西》、《摩門經》或是《漢彌爾頓》一個機會嗎? 同時也給我們的音樂劇美學一點機會吧。We deserve more variety !

圖:CATS MUSICAL
Previous Article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