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的解答——詹姆士.霍根《星辰的繼承者》

《星辰的繼承者》
詹姆士.霍根
獨步文化,NTD $340,平裝 / 280頁

有時,美麗且抽象的科幻想像就是無法令某些人滿足,特別是受過正統科學訓練的人士。於是有些人決定自己來寫解答。

由亞瑟・克拉克(Arthur C. Clarke)執筆、庫伯力克(Stanley Kubrick)執導的1968年電影《2001:太空漫遊》描述人類在月球發現神祕的黑石碑,而石碑傳送了不明訊號給木星(在小說裡是土星)的第二座石碑;於是地球人在極度保密下派太空人搭「發現號」出發,但船上的人工智慧HAL無法承擔保密的壓力而發瘋,開始動手殺人。唯一倖存的太空人鮑曼跟石碑接觸,墜入星辰,最後化成⋯⋯某種超人類個體。

《2001:太空漫遊》具有無可動搖的藝術及特效地位,特別是電影上映前一年,美蘇才各自送首位人類上太空;觀眾看著太空客機裡漂浮的鋼筆、在環形走道頭上腳下行走的人類,以及配著華爾滋緩緩降落的星際船艦,想必會震撼不已。然而,結尾則是另一回事;有將近十分鐘,我們被迫盯著顏色奇炫、刺眼萬分的特效掠過,最後目睹主角鮑曼毫無解釋出現在一個普通房間裡,直到以巨大嬰孩之姿重返地球。這一切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詹姆士・霍根(James P. Hogan),曾在英國皇家空軍研究學院鑽研電氣、電子與機械工程學,當過一陣子設計工程師,並在60年代轉行當電腦行銷,他很喜歡《2001:太空漫遊》,但結尾看得霧煞煞,並對人們提出的各種主觀、矛盾解釋感到惱火。他一位同事受不了他隔天仍在辦公室裡抱怨,就與他打賭:「要是你自認寫得出更合理的東西,你就寫啊!」

各位若接觸過克拉克的作品(至少台灣曾出版過全套的《太空漫遊》和《拉瑪》系列,以及《童年末日》),就曉得這正是克拉克的特色:渺小人類在浩瀚的星際世界中面對更崇高、偉大的未知,並透過這種描寫帶來驚奇與震撼。1972年贏得雨果跟星雲獎的《拉瑪任務》(Rendezvous With Rama)描述一個無人、太空船般的圓柱體進入太陽系,人類試著探查當中的祕密,但就在依舊一頭霧水下,這神祕物體繞過太陽離開了、留下令人不安的暗示。NASA噴射推進實驗室工程師簡崔・李(Gentry Lee)寫了三本續集,把這系列變成以人物為中心的太空歌劇。

詹姆士・霍根同樣在《星辰的繼承者》重新詮釋了《2001》的故事(並因此贏得五十英鎊賭注);這回人類在月球上找到的並非毫無反應的黑石板,而是一具穿著太空裝、年代測定卻在五萬年前的人形屍體,暱稱為「查理」。既然「查理」和身旁留下的大量文件、遺物能被實際分析跟研究,《2001》的神話色彩便消除了,問題轉而變成「查理來自哪裡?為何他這麼像人類?為何我們不知道他的文明存在?」的客觀科學問題。就連人類航行到太陽系其他星體的困難性,以及冷戰的對立,也被霍根以樂觀的態度一筆解決掉。

這本書的結論很有趣,很有科學想像力(不要翻繁體版內附贈的海報──有個小爆雷)。不過,他找到自己需要的解答了嗎?霍根多年後終於有機會向亞瑟・克拉克提問:電影結尾究竟是什麼意思?克拉克回答他自己也不曉得,因為參與電影製作的人沒有共識。不過克拉克也說,雖然《星》的結尾比較合理,但《2001》的結尾比較賺錢。

《星》開啟了霍根的科幻作家之路,替他贏得一座日本星雲賞最佳翻譯科幻獎,而他也意識到這故事需要進一步探索,在1978和1981年推出第二、三本續作(原本要當三部曲,但後來還是追加了兩本,過世前還考慮過寫第六冊)。反觀亞瑟・克拉克到1982年才出版《2010太空漫遊》(《2061》與《3001》則是狗尾續貂之作,不提也罷),並在兩年後推出彼得・海姆斯(Peter Hyams)執導的電影版。這故事同樣未對黑石碑之謎多加解釋,不過美蘇聯手尋找發現號、第二度接觸石碑的飛行任務總比第一集生動太多了。


圖 獨步文化

Previous Article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