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大到如此脆弱的,人類

專欄作家_鄭陸霖

Roomba 是一台市場佔有率高達 88% 的家庭自動掃除機器,他應該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與機器人共處最親近的經驗吧?今年 7 月 5 日,Roomba 背後的 iRobot 公司總裁對外透露將販賣樓板圖資給 Apple、Amazon 或 Google,公司股價頓時從 6 月底的頓挫火燙上揚,從一年前每股 35 美元翻飛到 102 美元,市值也從 6.6 億美元提高到 25 億美元。但消息傳出也震驚了關心隱私權的社會團體紛紛出面抗議。成天趴在地上埋頭打掃的乖巧機器人怎麼會有地圖可以販賣?

原因是 iRobot 從 890 型的 Roomba 開始,在原本的三顆感應器之外加上了 VSLAM(視覺同步在地化與製圖)系統,一台微型攝影機仰角 45 度持續掃描用戶家裡房間的大小擺設,微電腦晶片將這些蒐集到的視覺資訊辨識計算,透過 Wifi 網路上傳到雲端儲存,同時透過資料庫反覆比對、深度學習,達成 Roomba 掃除路徑的最佳化,並且在電力不足前便知道用最短距離回去充電,再直線回到之前停止打掃的定點繼續完成工作,不僅省電、高效率而且幾乎可以永遠自我運轉。

這樣一來,Roomba 實質上成為了一台得以潛入私宅內部進行細微觀察紀錄的移動監視器,只是「觀看之眼」藏在我們看不見的遠方。這些資料對於急於要將智慧家電攻入家庭的三大廠而言何等寶貴不言可喻,股價與市值的飆漲是最好的證明。 Roombas 所運用的這些技術,同樣也正在自動駕駛汽車、無人商店等新興領域中緊鑼密鼓地實驗導入(喔,對了,iRobot 同時也研發販賣在戰場上自動行進「障礙掃除」的戰鬥機器人),這讓我強烈感受到正身處在時代巨變的前夜,有必要歸零回到起點,重新檢視「人與工具」的曖昧關係。

iRobot 的掃除機器人在看著你。(插畫/Jean)

「親近工具」(Access to Tools)這個專欄從一開始就設定想要寫「人、工具與環境」的故事,前幾期透過凝視榔頭、地圖與地球儀在人與環境間的角色,到目前也已寫了「工具的人類故事」迷你三部曲。第一篇從一把熱門話題的榔頭回溯到遠古時代的類人猿,看他們如何在敲製石器中「被工具演化」成為人類;第二篇串連了三張跨越不同時空的地圖故事,從舊石器時代一路跨到新石器後的定居文明與都市生活;第三篇從地球儀開始,跟著不同時代人類對「完整地球」投射的偉大夢想,走到與其說「人類活在地球」倒不如說是「地球活在人類世界裡」的當代,甚至再往前探頭未來,揣測人類隨地球環境破壞而滅絕的危機。雖然只是總數八千字不到的三篇短文,對我與耐心一路走來的讀者來說,卻是已經歷了一段時間跨距甚至比人類歷史還寬闊的漫長旅程。

第一篇用近鏡頭拍攝,從頭至尾只盯著人類的手指與掌心,觀看人類握住與拋擲東西的姿勢,揭開真正的工具不會是「身外之物」,甚至顛倒常識,反而是「工具創造了人類」的發現。第二篇退後一步,用中距離的鏡頭追蹤人類的移動生活,追索地圖之於人類的身體意義,在人與環境的接點上促成人類活動的抽象媒介,不管是從遠古時代就依海而生的南太平洋島民,或者在東京地鐵叢林裡奔走的企業戰士。第三篇,我們架起超廣角的鏡頭試圖綜合全觀,捕捉人類掌握最大範圍生存環境「我們共同唯一的家」地球整體的熱情,最終我們意外來到一個 V 型倒轉的「工具之謎」,這個令人困惑的悖理是:「人類如何強大到如此脆弱? 」

第一篇的原始人類活在與土狼競爭殘食的悲慘記憶猶存,但第三篇的人類已君臨天下統治地球每個角落,我們變得如此強大使得地球傷痕累累,然而這也種下人類滅種的威脅。我們弔詭地在強大中變得無比脆弱,還記得第二篇提到靠著「木條海圖」徜徉於南太平洋的航海人嗎?因為地球暖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最高處只有兩公尺的馬紹爾群島最快將在 15 年內沈入海底消失,南洋航海者的旅程終將以遺憾收尾,沒有 Homebase 可以回返。社會學家拉圖(Bruno Latour)主張將「人類世」(Anthropocene)的地球理解為蓋亞女神,個性鮮明而且越來越難捉摸,大自然並非總是溫柔體貼隨時等著擁抱人類,蓋亞還有另一張隨時翻臉不認人的無情面貌:颶風、豪雨、猛暑、酷寒等各種帶來人畜災難的異常氣象。

人類有實力駕馭環境卻創造出自身危險,這弔詭並不僅止於所謂的「大自然」,也發生在人類創造的終極工具——機器人上,曾幾何時我們已經活在人工智慧所層層包圍的人造環境當中,而且正以「指數成長」的速度在持續擴張深化。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Steven Hawking)從 2014 年開始就不斷警告,超級人工智慧的發展將會脫離人類束縛,最終毀滅人類。連最致力推動無人駕駛車的特斯拉執行長伊隆‧馬斯克(Elon Musk)都憂心忡忡地提出警告,人工智慧的發展如不設限,人類文明將會不保。

人工智慧絕對會在很多方面遠遠超過人類,今年 5 月 Google 開發的人工智慧 AlphaGo 以直落三完封世界圍棋大賽三冠王的柯潔,就是個清楚的例子,現在我們每天打開報紙總是不缺人工智慧又在哪裡奪走人類飯碗的消息。但機器人真的會不服從人類?起碼 Facebook 的老闆祖克伯(Mark Zuckerberg)就叫我們安啦。你若問我,我當然不會有肯定的答案。不過,這讓我想到「現代機器人之父」艾西莫夫(Issac Asimov)知名的「機器人學三大法則」:

  1. 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因不做為使人類受到傷害。
  2. 機器人除非違背第 1 法則,必須服從人類命令。
  3. 機器人在不違背第1及第2法則下,必須保護自己。

有趣的是,在受到艾西莫夫的科幻作品啟發的電影《機械公敵》(I, Robot)中,我們看到「大自然反撲」與「機器人造反」這兩者的互補連結。片中藏在後台為惡的中央控制系統「薇琪」決定控制人類的理由,竟然是要善意地執行「保護人類計畫」,因為她發現如果人類再繼續摧殘地球,必將導致自身的滅亡(果然比人類聰明又有遠見),所以根據「機器人學」她被迫只能合乎邏輯地違背服從人類的第二法則,以便遵從保護人類優先的第一法則:不得袖手旁觀導致人類受到傷害!而且「更好的是」,一旦人類受到機器人的規範,那麼不只人類會像動物園裡人工飼養的保育類動物安全許多,連地球也都將獲益於隔離人類的善意而免於毀滅!

我知道這個「完美解方」並不讓人興奮,或許還覺得毛骨悚然,最快速安全的回應會是:「這不過是科幻虛構的想像」,然後我們就可以回頭繼續過老日子。虛構當然是事實,不須多做爭議,我們需要的只是一點底線共識:「未來」並不像設計師認定的必然樂觀。你何時看過一個設計產品不細膩委婉地傳遞「你瞧,未來果然是樂觀!」的證據?而我們難道不一直都活在「設計」裡嗎?從「不樂觀的未來」出發進行的設計創作不是沒有(像是「批判設計」),但那是通常只在藝術展場出現的非主流。真正的問題似乎是,即便多幾分鐘停留在這樣的認知,對現在的我們似乎都變得極為困難。

「人、工具、環境」的人類三部曲寫到故事的結尾,我碰到反映這個時代詭譎情勢的一個場面:類人猿的祖先抓緊石塊丟擲敲擊的手掌,如今握的是裝著 Google Earth 軟體工具的智慧手機,它讓我們史無前例地得以隨時觀看親近地球,比 1862 年受地球儀衝擊而立志的坂本龍馬,或者 1966 年抗議 NASA 未能公布「起碼一張」地球照片的布蘭德(Steward Brand)可得的還要動態百倍、清晰精彩,但我們離受傷正在淌血的地球卻無比遙遠,並且忘了我們每一刻都命運與共地生活其中。人的心智與環境現實的「失聯」(disconnect)到底是怎麼回事?我帶著「工具之謎」苦惱地反覆回訪工具的人類故事,終於腦海裡浮現出一個再簡單不過的發現:所有事物都有四重性!(The Quadruple Everything!)

任何人類活動都包含了「人」(ひと)與「物」(もの)結合一體的協作,也就是日語裡的「事」(こと),譬如「抽菸」要成立,煙客與煙缺一不可,人世裡萬事萬物無不如此。實用主義哲學家杜威(John Dewey)早在 1937 年就提出底下的深刻洞察,他說:「Things are what they are experienced to be and……every experience is about some thing」(事物是它們被經驗到的那樣,而所有的經驗都關係到某些事物),這點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也會欣然同意,一支放在地上的「榔頭」對走過一旁無法舉起來完成「敲擊經驗」的螞蟻們而言毫無意義。

關鍵在這裡:單單只是「人」與「物」在杜威所謂的「經驗」中接合還不足以構成一件事物,「人-物」之外還藏著「單數-複數」這個跟它十字交叉的隱藏軸線。如果把兩者一起都放入視野,我們就有了同時存在於四個象限中的「所有事物」。物與人的事都一定要處在複數的關係網絡中,活動才能順暢無阻地持續存在。煙包等待打火機、板擦呼喊白板、榔頭渴望釘子,它們雖然對於親和的對象都有一定的寬容(衛生紙有時可以替代板擦,火柴棒也可以在沒打火機時拿來應急),但也絕不是隨便就跟任何對象搭訕,板擦與白板之間如果夾了「不合群」的油性筆,就會壞了彼此的關係,太大的槌頭會讓敲擊時必要親密的手指與釘子陷入緊張。

「所有事物的四重性」裡被遮蔽的3/4世界。(插畫/Jean)

懷海德(Alfred Whitehead) 這位生錯時代的哲學家曾經指出,事物都「只存在於關係的過程之中」,這個一度被認為莫名其妙的怪論,在人與物都可以互聯成網的數位時代遲早會成為我們的常識吧?在資訊科技與組織創新的快速發展下,「個體」與「群體」轉換頻繁,「人」與「物」的邊界也早已模糊,隨手拿 Facebook 或 Ubike 為例,每一秒的按讚都會馬上跟著後台的電腦計算與資訊回饋,每一個拉出 Ubike 的租車動作都牽引著看不見的調度,與其他人租車的機率與動線。

「人與物」、「單與複」的整體連動永遠大過眼前的人-物互動。所有的事物都「同時」具有「四重性」!雖然我們專注於抽菸、講解、敲擊時只感受到「單數人-單數物」的1/4世界裡,但事物存在複數背景裡的其他 3/4 分身同時也在發生。聰明的海德格一定會在這裡趕緊補上名言:我不是早說了嗎?「現前不等於存有」(presence is not being),剛好是「物我兩忘」使用工具的順暢經驗,「遮蔽」了那些事物同時存在於眼前看不到的複數世界裡的身影。

於是,我終於領悟到該怎樣安撫憂心忡忡的拉圖老教授:我們在「人類世」意外失聯的 Blue Marble,應該還在「遮蔽的布幕」後方等著我們重聚團圓吧?

艾西莫夫在《機器人》系列小說中提出「機器人學三大法則」。(插畫/Jean)

Previous Article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