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自拍進行到底:全球頂尖的建築師們如何陷入 Instagram 打卡狂潮

Instagram 文化正改變著全球各地的建築;但是,為了追求一張亮眼的自拍照,建築品質是否因此有所妥協?

最近幾年的夏天,在東倫敦 A11 雙向公路邊緣的工業區,常見喧鬧的年輕中國觀光客迷失於此,手裡拿著智慧型手機、追尋著那張完美的自拍照。紐漢區褪色的庫房確有其獨特的魅力,但千禧一代前來,並非為了這偏僻的 2012 年奧運主辦地遺下的後工業廢棄物。他們來這裡尋找一堵牆。

不是隨便的任何一堵老牆,而是被拍下上傳後,在網上被分享了數千次的那一堵牆;它已經成了許多 MV 和廣告的背景、一個在社交媒體上爆紅的背景圖案,甚至紅到出產了一波非官方商品。

「這還真是個超現實的時代。」建築團隊 Assemble 的瑪利雅‧麗沙戈斯蓋婭(Maria Lisogorskaya)說道,2014 年她在史特拉福(Stratford,倫敦紐漢區內的一個地區)工作室的院子裡豎起了一個大木棚,並以柔和色的水泥磚裝飾。他們並未預料到這會在 Instagram 上造成轟動、在中國博客上被評為倫敦第一的「IG 必拍」牆,甚至引發淘寶上出現一大波暢銷商品。從錢包到壁紙,現在,各式各樣的產品上都能見到這堵牆的糖果色磚瓦圖案。去年,我甚至在香港的街市裡意外發現它出現在 iPhone 手機殼上。

「我們有想過去製作自家的手機殼,」麗沙戈斯蓋婭補充,「但當我們聯絡一家製造商時,他們告訴我們這是個舊設計——他們早在兩年前就做過了。」

2016 年,當 Assemble 團隊將其工作室遷至伯蒙德地區時,這堵知名的自拍牆也被拆除。但是,由於網路上有過去在此地打卡的地理標記照片,還是常常見到人們在 A11 公路的路肩上徘徊。

對於 Assemble 團隊來說,這股建築 IG 熱是個意外。但這個社群媒體平台已經有 8 億用戶,超過世界人口總數的十分之一,已然是形塑我們周遭環境最呼風喚雨的勢力之一。

打造聖地

在 Instagram 上分享一處地標,不再只是上相設計偶然的副產品,而是推動客戶和設計師雄心壯志的主要考量。「為『IG 打卡』而做」已經不再專屬於求讚若渴的青少年,而是成為董事會議上的討論主題,且有動輒數百萬英鎊的預算。

全球大型建築事務所 Hassell 的建築師大衛‧提克爾(David Tickle)在雪梨新公共廣場的一個競標案中報告他的設計時,首次意識到這個現象。「其中一名評審說他非常喜歡我們的策略,因為這個設計『非常適合 IG 打卡』」他回憶道。「我們設計時沒有想到那點,但意識到了我們設計的堆疊式多層平台很適合⋯⋯作為動態消息讓人拍攝和分享在社群網站。那時我們笑看這件事,但它現在卻成為我們日常用語的一部分,也是我們思考專案時的重要方式。」

Instagram 對用來裝飾城市街道與廣場的委託創作裝置作品的影響力,愈來愈顯而易見。拋光鏡面豆莢的曲折凸鏡映出觀者與周遭天際線——安尼施‧卡普爾(Anish Kapoor)在芝加哥的作品《雲門》(Cloud Gate)是一例,這類公共雕塑的熱門程度讓其他城市群起效尤,找尋相似的「可分享」(sharable)奇觀;作品宛如置於一片人造的空間配景(scenography)裡的中心舞台,而觀眾本身則成了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托馬斯‧赫斯維克(Thomas Heatherwick)的《容器》(Vessel)是以 2 億美元打造的精美全樓梯構造(目前仍在紐約哈德森園區建造),即是一個「可分享」設計的原型作品。 身家上億的房地產開發商斯蒂芬‧羅斯(Stephen Ross)想要有個標誌性的玩意兒,好吸引觀光客——正如他所言,一個「紐約艾菲爾鐵塔」。

高約 46 公尺、高腳杯形狀、寬與高相等,《容器》的比例恰好適合放入 Instagram 的正方形相片中,而其眾多的梯間踏足平台結合拋光銅製拱狀構造,也將提供無數個「可分享」的時刻。

紐約本地的景觀設計公司 Diller Scofidio+Renfro(簡稱 DS+R,紐約 The Shed 藝術中心即是該團隊的作品)從經驗中發掘了 Instagram 的力量。他們總能設計出一個上相元素作為亮點,從霧氣瀰漫的建築物(BLUR BUILDING,為 2002 年瑞士博覽會 Swiss Expo 建造);到工藝精巧的洛杉磯布洛德當代藝術館(The Broad Museum),甚至有宛如迪士尼雲霄飛車的電扶梯——而且這奏效了:有四分之一的遊客說,他們在社交媒體上看到朋友的圖片後決定到訪。

但是,在最近 DS+R 於俄羅斯的建設項目中,Instagram則顯現了前所未有的影響力。預算 4.8 億美元的莫斯科的札里亞季耶(Zaryadye)公園,由 DS+R 的設計勝出:漂浮橋樑、波形的屋篷和晶瑩剔透的洞穴,交織成令人興奮的環境——自去年開業以來,這些設計的照片已充斥在社交媒體,或許還讓去公園的人移情別戀,將拍照打卡的地點從對街的克林姆林宮改成這座公園。

淪陷

將建築物和公共空間設定為自拍聖地,此舉或能讓促進觀光,也能引起一陣流行。然而,但凡新奇玩意兒過氣、熱潮過後,這些怪點子就成了重擔,其脆弱面亦昭然若揭。追求快速又便宜的建築奇觀,常見的後果便是使用黏貼式且過分輕薄的覆料,在照片裡看來很美,但極易侵蝕損壞。過去十年內,斑駁、剝落的外牆是嚴酷的證據,證明優先考慮「攝影性」而非實際功能會是何等後果。

網路熱度所帶來的意外後果,精通社交媒體的市長們及其城市營銷人員也都該留心注意。一些最熱門的 IG 打卡聖地,對「自拍狂潮」的忍耐已到了極限。今年在羅馬爆發了一場鬥毆事件,當時兩名遊客在特雷維噴泉旁,為搶奪一個完美的自拍場地而拳腳相向,導致羅馬市政府只好在此知名景點執行「單行」政策。

而在香港,從公共屋邨到工業港口,再讓人意想不到的地方都紛紛淪陷。彩虹邨顏色繽紛而柔和,當地居民卻愈發煩躁,因為大批的 Instagram 用戶蜂擁而至,在他們色彩繽紛的籃球場上拍照。在這城市的另一個「上相區」,當地居民主動採取行動,懸掛標誌警告遊客:未經許可,不得拍照。與此同時,在西環一個繁忙的貨物碼頭,堆高機司機發現他們得在一組組自拍客中迂迴穿梭;人們湧入甫加冕為「Instagram Pier」(IG 碼頭)的打卡聖地,以維多利亞港的天際線作為背景,在貨櫃、木棧板和成堆的竹子前搔首弄姿。

Instagram 的至高地位催生了整個社群媒體設計顧問產業,建議客戶如何讓他們的設計「可分享性」達到淋漓盡致的地步。在完成亞洲的一個度假村後,澳洲建築師史考特‧瓦倫泰(Scott Valentine)決定寫下《Instagram 設計指南》(Instagram design guide)。書中詳細介紹喚起「視覺上的驚嘆」的各種方式、鼓勵餐廳和飯店業者創造「讓客人本身能站上中央舞台」的空間。他說,讓人一頭熱的不僅是上相的東西,而是創造一個人們能放置自己的場景——好讓他們被拍、被讚、被分享。

「我們一直在峇里島的餐旅業工作,每個地方都想擠進 Instagram 的『熱門九宮格』(註 1)」瓦倫泰說,指稱 Instagram 為任何特定位置推播的第一批圖像。「首要任務是有面特色牆,無論是天使之翼的壁畫,還是有趣的失物招領系列。」


在杜拜,大型事務所 Stride Treglown 已開始遵循其客戶的「IG 思維」指示。「關鍵在於,設計元素需包含話題標籤(hashtags),」羅夫酒店執行總監羅伯特‧薩金特(Robert Sargent)表示。「我們考量過人們會想在哪些地方拍照,並在那加上話題標籤:刻在鏡子上、寫在臥室牆壁上,還有酒店外的大鏤空字母。」大廳裡顯眼的 #RELAX 即是一例。「到此一遊」(This is where I am)床上方的一個標誌如此寫道。這些設計產生的氛圍更像是舊金山新創公司的辦公室。牆壁上布滿了勵志小語,還有一個標誌呼籲客人「創造回憶」(create memories)——也順帶幫這家連鎖酒店做些免費廣告。

零售業是 Instagram 擁有最大影響力的產業之一。在這個互聯網被指控商店街敲響喪鐘的時代,這個照片分享軟體讓「親身體驗」的生活模式恢復生機、回到商店中。品牌設計公司 Rosie Lee 為 Nike 上海分部建造的精緻「寶座」裝置,讓參觀者可以坐在一個裝滿慢跑鞋的巨大透明椅子上拍照。而在另一個項目上,他們不得不在開幕之前在燈泡前裝上濾鏡,因為有人注意到,明亮而刺眼的燈光雖然能讓產品清晰可見,卻讓遊客很難拍出一張好看的自拍。

轉機?

抓住了這股熱潮的,不僅是主打年輕客群的品牌。建築師法西德‧穆薩維(Farshid Moussavi)最近完成了哈洛德百貨(Harrods)玩具部門的裝修工作;現在,她正規劃一個「 Instagram 友善」的新區塊,因為店家注意到人們有喜歡跟真人大小的泰迪熊拍照。起初她持懷疑態度,但現在她認為這種以社交媒體為導向的方法值得讚賞,因為這強調了「這些環境不僅僅是存儲商品或提供服務的容器。Instagram 正在強化空間的重要性,這對設計師和建築師來說只會是好消息。」

她也指出,在博物館和畫廊中,攝影規定已較為寬鬆。英國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V&A)從原先設置「禁止攝影和素描」標誌的態度中改變,轉而將社交媒體置於其計劃的核心,鼓勵人們使用標籤 #myvam(my V&A Museum)來分享他們的照片。 一位博物館內部人士表示,今年聖誕樹裝置競賽,評分標準主要以 Instagram 出發,判斷作品是否討喜。

我們對拍照和分享的痴迷,是否也代表了創新的機會?

近來社交媒體的影響力削弱了設計師提供浮誇背景或古怪道具的地位,並將世界變成一個自拍舞台。最近在倫敦肖迪奇(Shoreditch)區出現了一個快閃式自拍工廠(Selfie Factory)—— 一個過分甜膩的「遊樂場」,由球池、五彩紙屑飛揚的房間和甜甜圈牆壁所組成——這或會讓你有種末日將至之感。這種末日感,或許只能與以下這個事實相提並論:一家大型建商最近在一處豪華住宅區開發案的展示屋中央設置了一個盪鞦韆,因為他們的客戶擔心豪宅在 Instagram 上的魅力不足。

但是,我們對拍照和分享的痴迷,是否也代表了創新的機會?一個鼓勵人們更仔細觀察周遭環境的平台,建築師們不是該張開雙臂歡迎嗎?倫敦市中心即將完工的新卡通博物館(預計 2019 上半年開幕)的設計師山姆‧雅各布(Sam Jacob)認為毋須擔心。「這只是『柯達時刻』(註 2)的延伸,或是那種讓人把頭伸進去拍照的面部鏤空人行立板,」他說。「建築師一直都在設計上相的建築。一個曾參與建造巴比肯藝術中心(Barbican Centre,於 1982 年啟用)的人告訴我,他們把混凝土粗糙表面和白色磁磚的鮮明做得更誇張,好讓建築物在當時的高對比黑白照片中更好看。」

至於我們對自拍的痴迷,他補充道,建築有著悠久的傳統,是專門設計來「框住」人的。「這正是教堂的功用;可以說這是一種民主版的教堂。而且,這也是個很好的挑戰:Instagram 文化的改變、喜新厭舊的速度如此之快,無論是在繪畫、模型,還是實體建築中,你都必須不斷進化你的建築語言。」

建築師們全盤接受了 Instagram,或許我們該對此心存感激——只因它為我們帶來了這個畫面:諾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這位「泰晤士河岸的福斯特男爵」(Lord Foster of Thames Bank),乘坐著巨型充氣獨角獸,漂浮水上(註 3)。

註 1:該應用程式介面設定為一排三張圖片,點選地標後會先顯示三排圖像,此九宮格圖像為點入地標後出現的首批圖像。

註 2:柯達時刻(Kodak moment)一詞出自於柯達公司用以促銷底片的系列廣告,內容呼籲消費者多購買自家底片來紀錄生活中珍貴的時刻。這個詞彙後來被用於指稱任何令人想拍照、捕捉下來的時刻。

註 3:英國知名建築大師諾曼‧福斯特是高科技建築界的代表人物,於 1999 年獲封終身貴族泰晤士河岸的福斯特男爵;他的代表作有倫敦千禧橋、香港滙豐總行大廈和美國蘋果園區等。今年 7 月 28 日,83 歲的諾曼在官方 Instagram 帳號上傳了兩張他在游泳池中、坐在獨角獸造型游泳圈裡畫畫的照片,並寫道:「Time for the unicorn(獨角獸時間)」,引發熱議。


倫敦 Sugarhouse Studio,在中國有「倫敦美人魚牆」之稱,現已拆除。(Assemble Studio)
芝加哥《雲門》Cloud Gate,安尼施‧卡普爾作品。 (Photo by Patrick Gorski / 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紐約哈德森園區《容器》Vessel 預想圖,目前仍在建造中。(Heatherwick Studio)
洛杉磯布洛德當代藝術館,於2015年開幕,旋即成為 IG 打卡聖地。 (Photo by FG / Bauer-Griffin / GC Images)
莫斯科札里亞季耶公園,搶走後方的克林姆林宮不少風采。 (Photo by Marina Lystseva / TASS via Getty Images)
06
今年八月,羅馬著名景點特雷維噴泉旁,傳出兩名遊客為爭奪自拍地點而拳腳相向。(Photo by Stefano Montesi – Corbis / Getty Images)
香港彩虹邨,是香港最早期興建之公共屋邨之一。 (Photo credit should read PHILIP FONG / AFP / Getty Images)
香港西環貨運碼頭,被網友譽為「Instagram Pier」(IG碼頭),吸引不少人慕名前來。不過由於該處為貨物裝卸區,2014 年起,閘門外貼有公告,非工作人員禁止進入裝卸區。(doctorho on flickr)
杜拜羅夫酒店 Rove Hotels由 Stride Treglown 以「IG 思維」打造,隨處可見#話題標籤的設計元素。(© Rove Hotels)
Previous Article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