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禮怎麼送到心坎裡?

年末佳節又要到來,各種人際交陪的送禮活動,總是讓人傷透腦筋。花錢買禮物不只勞心也傷荷包,收禮的對方也不見得喜歡。更重要的是,送禮這件事本身就是經濟學上沒有效率的行為。

為什麼送禮沒有效率呢?這裡所說的效率,指的是把資源配置在最好的地方;換句話說,花在禮物上的資源,能夠讓收到禮物的人滿意程度最高。但是我不會比收禮物的你本人,更清楚你喜歡或是不喜歡什麼。除非我用100元買到的東西,剛好是在所有100元的東西裡面,你最想要買的東西,否則不管怎麼送,一定都會有效率上的損失——因為你永遠可以在我結帳之前阻止我,然後拿那100元去買你真正想買的東西。也就是說,與其花心思送禮物,不如送現金更實在。

但是這跟我們現實生活中的經驗不太相符。舉例來說,就算朋友從大溪地帶了一個詭異的人偶給我,我可能還是會覺得很感動。這表示,禮物可能還連帶附加了一些除了禮品本身以外的人情價值。不過禮品的人情價值難衡量,如果雙方單單想要靠交情,就來補償送禮物的價值減損,可能總有一天友誼還是會因為挑禮物的品味而破裂。 

這時,我們可能會想設計一個還算不錯的解決辦法。也許可以這麼做:在送禮的同時,也拿出一個紅包,裡面裝著跟禮物等值的現金。你告訴你的朋友,可以選擇拿走禮物,或是拿走紅包用紅包錢去買喜歡的禮物。如果朋友挑了禮物,你不只可以留下暖暖的紅包,還可以得到滿滿的幸福;如果朋友挑了紅包,那你至少還有禮物可以一個人帶回家過節。

在這樣的狀況下,你也許就會想要挑在你的禮物預算內,自己最想要的禮物。如果對方收到禮物之後,額外產生的窩心感受能夠抵銷可能產生的效率損失,那麼他還是會選擇開心收下你的禮物,而你也還是保有一個紅包。即使最後對方沒有接受,你也還是把你的禮物預算做了最有效率的運用,至少對社會沒有什麼損失。

不過光為了自己挑禮物,對社會是最好的嗎?有可能不是。舉例來說,你明明知道你的朋友朝思暮想的是任天堂 Switch,反而送他 iPad。即使這兩種禮物之間你最喜歡的還是 iPad,但如果對你來說iPad跟任天堂之間的差距,小於你朋友拿到任天堂 Switch禮物額外獲得的友誼,或許對於社會來說,挑任天堂也許會好一點。

不過這些問題,終究是人情淡薄的經濟學家才會想要考慮的事情。如果你跟朋友之間感情好到送什麼東西都沒問題,或是像歐亨利的故事那樣夫妻互送用不到的禮物,那也許你根本不必想這麼多。但若是每次你送禮,都只會看到別人臉上難以形容的微笑的話,下次聚會還是多準備個紅包在身上吧!

Previous Article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