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開玩笑跟人家說徒步環島其實很簡單,出發地及終點都知道了,只要想辦法把中間填滿就好。事實當然不是如此,要挑戰的東西很多,首先自然就是體力,過了西螺之後,身體狀況已經能適應每日行走的感覺,惱人的水泡也不見了,此時差不多知道自己一天的平均距離和速度在哪裡。
包括休息用餐的時間,如果八點開始出發,希望在天黑前到達目的地,尤其冬天日落時間早,一天大概走 25 公里,每公里平均速度落在 15 分鐘左右,每 5 公里休息一次,每一次停下來希望不超過 20 分鐘,這是走了好一段時間後得出最適合自己的數字,當然也會根據目的地是否有住宿而增減。
每天 25 公里的持續前進,對一直保持運動習慣的我,這方面適應還可以;另外,如果要挑戰這種超過一個月以上的徒步環島,規律的生活頗為重要,我自覺周遭朋友當中恐怕沒人比我更紀律化地過每一天,晚上十一點前就進入「螢幕保護程式」,身心完全關機,以前公司白板上有我手機號碼,電話旁卻有幾個大字「晚上十點後勿打」。
所以,在規律的生活前提下,每晚固定時間就寢,固定幾點起床準備出發,走這段長途旅行,應不至於有所謂適應問題。如果之前是夜貓子生活形態,還得調整作息,一旦調不動就影響睡眠,睡不好連帶明天體力受牽連,那就舉步維艱了。
體力之外,相信走過的人都同意一件事,意志力才是路程能完成的最大關鍵。試想每天不間斷一直走一直走,但一整天只能推進機車行進不到一小時的距離,然後日復一日,不知何時能到的感覺是挺折磨人的;尤其是面對空無一人,一眼望去又是無止境的漫漫長路時,如何打起精神往前跨步,是需要些精神力的。
我的做法,其實是參加全馬及三鐵得出的經驗,那就是走不太動時,不妨往後看看,你會發現自以為進度緩慢的路程,一小步、一小步地踩,居然已經走了如此之遠。不騙你,這絕對會令你精神為之一振。
還有一種考驗意志力的,是外在的誘惑:可以坐上去就少一大段距離的公車站牌,還有臺灣人的善良,不管走到哪,都有人主動問你要不要搭便車;尤其在你走累時,還得笑笑跟對方說謝謝不用,真的不簡單,聽說有些人在環島時為避免困擾,乾脆在背包掛上「請勿載我」,想想也是不錯的方法。
當我快走到虎尾,這是第一次發生,也不知算不算另類「誘惑」,我依照 Google 地圖的路線,要走到虎尾街上,但離早上出發已將近八個小時了,「虎尾」地名指示標誌也早就通過,手機卻顯示離鎮上還有五六公里,怎麼回事呢?但還是跟著走下去,不過感覺真的跟之前不太一樣,不像走在省道上倒像在走外環道,走著走著竟然看到高鐵站 —— 這時我想,如果搭上去一路往北,走了十天的路程只要一個多小時後就到家,洗個熱水澡好好睡上一覺,明天再回來好像是不錯的點子。這實在是太誘人了,但也只是想想而已,什麼是高鐵站?我視而不見,再起步走吧!
其實徒步環島這件事,從發想起就是自己的事,沒有人逼,也沒有人盯著你看,更沒有路跑活動那種檢查點。自己走了多少?如何完成?只存乎於心,只有你自己最清楚,要騙也只是騙到自己。
走到虎尾街上天色已晚,比預計的時間稍微延遲了些,乾脆先找吃的再找睡的,然後就看到一家怪怪的餐廳。FOX 主播侯以理曾說她們臺南老家東西隨便找都好吃,但要找好吃中的好吃,那就得攤子不起眼,甚至感覺有點髒有點亂,老闆的臉也夠臭,符合這兩點的店絕對好吃。
所以看這家店面怪怪的攤子,雖不至於髒亂,但也不至於窗明几淨,走進去看到綁著馬尾長髮的老闆正在切東西,只抬頭看了我一眼沒打招呼,嗯!臉臭臭的有中。雖然店內一個客人都沒,有種很怕老闆生氣的恐懼感油然而生,趕緊坐下來,也不敢注視牆上菜單太久,看到第一行字馬上開口說:「那個⋯⋯老闆,我要咖哩炒飯。」老闆繼續手起刀落沒抬頭只「嗯!」了一聲,我大呼了一口氣。趁老闆大鍋快炒時,瀏覽一下店中的擺設 —— 牆上掛的,桌上擺的,角落放的,都是些他個人收藏,或有意義的紀念品,應該歸類於「亂中有序無等差之後現代前衛風」,加上老闆的馬尾裝扮,就胡亂想說不定是個流落民間失意的藝術家來著,這一想就通了嘛!你什麼時候看過藝術家會嘻皮笑臉站門口對你喊:「歡迎光臨,先生幾位?」給你臭臉只是剛好而已。
不苟言笑的酷老闆,把我點的咖哩炒飯端上桌,我是這樣想的,不管口味如何,快速完成吃完、給錢、走人三部曲。但當我湯匙一挖,把炒飯送入口後,周星馳再度上身:「太、好、吃、啦」,三部曲只剩首部曲了,快速吃完立馬變細嚼慢嚥,實在太美味了,果然不起眼的攤子加臭臉老闆,是美食的最佳組合啊!
本文轉載自《環島浪漫:曾文誠 800 公里的人生完賽》,2018 年 5 月由好讀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