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走就走的即興旅行風潮
A Bite of Trend 潮流考現
某個週一上午,在例行的週會結束之後,突然間,一位公司內的年輕同事,突然在你離開之前把你叫住,而後欲言又止地跟你說:「老闆,我知道週五有安排會議,但我⋯⋯這個禮拜四、五,可不可以請兩天假?」有什麼事嗎?怎麼那麼突然?需要幫忙嗎?這頭換她吞吞吐吐地順著說:「啊⋯⋯沒有啦!就家裡有點事,想說回老家一趟⋯⋯」
毫無疑問,這是典型的官方說法,而他沒說的是,這個假日,窩在家滑了一天手機,十分驚喜的找到一張某廉價航空前往北海道的便宜機票,機會超級難得,所以打算利用週四到週日這三天飛過去走走⋯⋯雖然沒去過,日文也一句不通,但衝著 6 ,999 元來回,如此超值價,甘願冒著被老闆心中記黑點的壓力,都要要來衝一下才行。
隨著近年來,廉價航空崛起,分享經濟風潮下帶起的 Uber 及 Airbnb 浪潮,還有訂房平台的規模經濟下,已經顛覆了旅行的定義,雖然非日常的體驗依舊是我們給予旅行最直接的定位與需求,人們面對旅行的態度,早已產生了相當大的改變,而這也直接反映在實際的行為之上,因此,「即興旅行」這樣的發展趨勢,在這些工具及服務的推波助瀾下,儼然帶動新一波的旅遊新浪潮。
何謂「即興旅行」?簡單來說,就是指旅行的開展,更加自由,決策明快,說走就走,而不被既有的思維框架所設限,試想有沒有可能今天白天明明還在台北開著會,但下午就興起想去海邊走走的念頭,隨即上網找機票住宿,傍晚下班一到,即刻出發前往機場,趕往一個小時距離的沖繩度假,這樣完全非計畫性,而是在旅行資訊透明與相關支援系統的便利下,所自然展開的行動。而這種情況,正與過往人們習於以年度為期進行之「計畫性旅行」形式,可稱之為各據天平兩端的兩種典型。
隨著「即興」概念的成型,也代表著旅行的頻率、旅行的展開節奏、旅行的決策過程,將更為迅速且明快。而造成這樣的情況發生,某種程度上代表著人們對於旅行的意義與價值觀,儼然產生不同的看法,漸漸能拋開旅行是一年中的既定任務,轉而視旅行為生活中的一部分,或是必備元素;像水一般,口渴需要喝水時,就像辦法取來飲用,而不是如過往適度的壓抑一下自己,告訴自己說,再努力半年,就可以出去玩,因而在滅頂的前夕才得到解脫,換來的大口大口狂飲,反而是一種不健康的補償性行為。
另一方面,享受著「即興旅行」模式的人們,單看思維及心態,就很不同以往,他們享受當下的快樂,認為工作之外,更要努力生活著,他們認為旅行是生活中的必需品,並且在隨時準備前往下一趟旅行的路上,他們總能把握住自己的節奏,張弛交替的韻律無比重要,而支撐這樣現象在於擁有一顆感性腦,他們擁有強烈的「旅行意識」並讓其適時觸發成為一次又一次的「旅行行動」,並與整個旅行業近年來的旅遊創新發展有關,可視為是當代社會變遷底下,旅遊周邊產業的集體協作,透過技術,工具,改變了人們對於旅行的認知,意識,行為,甚至也影響了整體的生活與休閒觀,可說與旅行相關數位應用發達有關,到底這些助長即興旅行風潮的工具之間,扮演了怎麼樣的角色,如何推波助瀾帶來革命性的改變?
Google Maps:
首先,當 Google Maps 的出現,也就註定紙本地圖以及旅遊紙本書的悲歌,雖然紙本旅遊書讓人有踏實安全感,但如果要談內容更新上的時效及擴充性,當然遠不及 Google Maps。因此對於旅行者來說,這絕對是再好用不過的旅遊工具,只要帶著手機,打開螢幕介面,從找路線、追餐廳、尋景點與覓宿點,可說一鍵在手,從此自在的說走就走,任何臨時性或超展開的旅遊需求,都不須擔心。讓每個人都隨時可轉換為旅人,只管勇敢出發,細節等上路再確認,一點都不需擔心功課有沒有做。
廉價航空:
其次,隨著廉價航空出現,也讓「地球是平的」、「旅遊無國界」被實現,雖然廉航約十年前已在歐洲及東亞各地流行,但傳入台灣並盛行不過是這五年,當前往東京只需 3,999 元,北海道僅要 5,999 元,大大降低了過往國外旅行旅費中主要支出的比例,旅遊成本的降低,為引動旅遊需求帶來莫大動能,再配合上 170 國免簽待遇,撇開語言與文化的隔閡,往來各國似乎容易多了,當有一天,台北搭機到福岡與前往高雄的成本差異不大時,國與國之間的疆界也因此被打破,從此「區域生活圈」的概念,似乎是未來時空之下的必然。
在旅人的思維中,國內與國外不再是選項,從而衡量旅遊的品質,絕對將衝擊到國旅觀光業,我們也看到過去三年台灣出現旅行逆差的現象,而這樣的發展,業者必須更戰戰兢兢提供吸引人的服務來滿足顧客需求。因為當移動已經不是問題,你的競爭對象,早已不是隔壁同業,而是遠在千里外,過去從未想到的隱形對手,當旅人選擇的自由度更高了,「即興」的行動,也就成為實踐中的必然。
訂房平台:
廉航搞定長距離間的移動成本,鐵道周遊券與平價代步工具讓你短中程移動暢通無阻,飲食與娛樂需求則交給 Google 評分來當你的顧問,近年興起的國際訂房平台則扮演解決住宿需求的角色,整合並蒐羅目的地的住宿資訊,透明的規格資訊,早鳥晚鳥都有優惠,並可現場或延遲付款讓人安心,幾乎人人可自理。而在訂房平台提供標準化的旅宿需求外,共享經濟概念下所興起的 Airbnb,則從另外一個角度切入,滿足旅人更為個性化,多樣化及在地性的需求。
也許你想要有機會與在地人交談互動,也許你需要一個大空間,可以讓你們團隊集宿,讓出差更有效率,也許你需要一個保有隱私並能相互連結的公寓空間,讓家人能在這邊自在相處,當有這樣多元的可能出現,也許在地旅宿會引動另一個旅行的展開,當人們有了想要去哪邊生活的慾望,即便是短期,也能從中找到歡愉。
社群媒體:
最後,當人們黏著在 Facebook、Instagram 與 Twitter 等社群平台上,透過每日使用來分享資訊,形塑對於這個世界價值觀的想法,這樣的行動,自然的築起一道又一道的同溫層,也讓資訊的傳播更為迅速且帶真實性。當你可以透過 FB,迅速地問到來自友人精準的一手資訊,當你可以透過 IG 找到你欣賞的網紅過往造訪的蹤跡,而跟隨他的腳步去品嚐甜點,當你可以從 Twitter 找到你關注的議題,而親自前往議題發生現場,這些社群媒體所傳達出的資訊,已經影響著我們旅行中的決策。訊息所展現的即時性,背後反映著人們對於旅行的渴望感與即時感,當人們已經無法再信任單一媒體所提供的資訊,而亟需透過多樣的方式,來找到他所要的線索,社群媒體的存在,正扮演這樣的角色。當一檔展演、一處餐廳或一場活動等,這些看似小確幸的活動,透過社群的強力擴散,讓人們心中產生不去就輸了的感受,而這樣的感受也將引動「即興」的因子,為了這些看似微小但有意義的理由,可以大無畏的衝。
說走就走的即興旅行,已經改變人們對於旅行與生活的定義,也將對整個周邊產業帶來相當大的影響,絕對是一個值得持續關注的趨勢現象,因此可期的未來世界,旅行將不再是高壓繁忙過後,給自己的一個救贖,而是生活中必要的部分。當人們旅行的頻率增加了,單次天數減少了,造訪的地點也少了,因為你想要好好停留,當每次旅行的目的,是想要換個地方生活,途中留下回憶的必要,大過於純粹物質的體驗,因為你相信,一切是有所期的——雖然你也說不上下一次是哪時候,也許是明天,也許是下個月,就在那個心血來潮的午後,你找到一張廉航機票,或朋友口碑一間超酷的住宿點,或是你發現一檔心儀已久的建築展,「即興之旅」就在這樣脈絡下,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