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球隊真正的商品化——談Lamigo的轉賣事件
整個7月,可以說是台灣職業運動非常波折多舛的一個月,這個驚濤的濫觴莫過於月初、堪稱是目前台灣職業運動史最成功經營範例的 Lamigo 桃猿,其宣布要尋求賣家出售的新聞,震撼了整個運動圈;畢竟 Lamigo 不管在人氣、戰績上,在當下的台灣職棒都明顯超出其他職棒球隊一節,尤其當頂新企業決定假味全龍的殼加入職棒成為第五隊、又有風聲開始要有第六隊加入時,無疑是把看似風頭上的職棒增隊議題打了一耙。
以過去幾次轉賣案例來看,相較於幾支在職棒大環境風雨飄緲下轉賣的球隊,個人覺得比較可以討論的是1995年。當時職棒人氣爆棚,興農合計以5.27億元,兩次分批購買俊國熊的案例,以及2013年底中信以4億元購買兄弟象的案例。這兩個球隊在轉賣時,都還有相當的人氣——俊國熊轉賣時,當時雖然是聯盟人氣墊底,但平均一場觀眾人數仍各有3,686人,也還沒有爆發第一次職棒假球、整個職棒前景看好;而兄弟象2013年轉賣時,則是6,529人。
以整個球隊在聯盟中的意義跟人氣來說,兄弟象當然是相較於當年的俊國熊更有指標意義,從入場人數來看也有更大的觀眾基數,但收購價格較低的原因,很顯然地是中信跟兄弟兩個母企業間,對於球隊冠名另有約定,也因此中信迄今仍然在球隊名稱跟吉祥物,都還是保留了兄弟跟象,甚至顏色上也還是一定程度保留黃色識別色,如此品牌形象上的限制跟約定,很可能是影響價格相當大的因素。
另外一個因素,當時中信買下兄弟後、在2018年將主場移到台中,除了得跟台中市政府談定球場合約外,也必須斥資數千萬去改善球場的軟體跟硬體措施,而眾所周知在球場方面,Lamigo 不管是在合約面或是已經投資成形的軟硬體面,都更有優勢;但反過來說,對於接手的企業而言,能否、以及如何確保自己在桃園球場的使用權跟代價,以便接收 Lamigo 以桃園青埔球場為地域核心經營的主場觀眾,也會是個重要因素。
也因此,除了球隊本身戰力、人氣的價值外,原企業間是否仍然希望保有一定企業品牌記憶在未來的球隊品牌塑造,以及 Lamigo 在轉賣前,在場地上能讓接手企業確保承接多少地緣優勢,對於轉賣價格的議價來說都會是相當重要的課題。
為什麼我們要先談價格呢?因為,Lamigo 轉賣這件事情本身的評價、以及對於台灣職業運動發展的影響,到底是正面還是負面,端看他們最後賣出的價格。
首先要有一個概念,職棒球隊本身本來就該是一個市場上商品,而商品賣得好、對於市場就會有鼓舞,尤其是 Lamigo 這種指標式商品。
其次,不同於其他市場,「職業球隊」的市場買家有限、商品也有限,Lamigo 挑在這個時候拋出轉賣議題,很有可能就是意會到當頂新(味全)要成為職棒第五支球隊後,如果不加緊腳步,有意願、能力的稀有買家就會選擇購買其他商品——也就是成立第六隊;而成立一個新球隊所花費的成本(加盟金加上保證金)跟買下 Lamigo 的金額間的落差,到時候也就可以是拿來做為評斷「一支成功累積的職業球隊」和「一支新球隊」間價值的落差,這也是過去轉賣案例中不存在的情形。
換而言之,由於這次轉賣標的(指標性成功經營球隊)跟時間點(買方存在其他成立球隊可能性)上的特殊性,對於買方來說可以更接近在商言商——如果只是要負起所謂企業社會責任,那大可以成立第六隊,也沒有三缺一不成局的難處,則到底職業運動藏在背後的經濟價值、在產業端是如何被真正地評估,我們將可以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