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位老北投人,一定對於從小到大,沒搭過也看過的野狼一二五不感到陌生,由可靠大叔們提供這樣的便利服務,終日奔馳於區域間,著實為散居各山頭住戶們的生活小幫手,不僅可提供臨時交通接駁、各式代買、事務代辦,甚至藥房拿藥等貼心服務,這樣因環境所衍生出的服務模式,似乎與當紅隨處可見的美食外送服務之間,存有一種跨越時空及類型的既視感。
在市中心辦公大樓的中午時分,上班族們常此起彼落再也熟悉不過的午間請託,如果你人緣不好,或是菜鳥,等忙到用餐時間一過,就只能餓肚子或仰賴辦公室存糧;如果加班到太晚,餐廳都關了,而台灣又沒有像日劇般,車站旁就可捕獲幾家深夜食堂,肚子餓如何解?
另一情況,出現在商業區不遠處,由兩夫妻共同經營、雇有幾位打工仔的特色小店,因店面不大,中午往往如戰場,只能服務一定數量的客人,但當尖峰時段一過,又會產生等嘸人的情況,其實也想要開晚一點,讓更多人因此受惠,但畢竟餐飲有地域性限制,最終依舊得早點打烊。
從上述兩段情境來看,因人聚集而成的流動社會,似乎無時無刻都存在著各式缺口,在過去幾年所參與之社會創新相關競賽審查之中,可說屢見不鮮,而隨著共享經濟概念甚囂塵上,如何解決、進而創造共益性,更成為社會急需面對的一項課題。
從過去到現在,外送服務其實一直存在,但對於店家而言,出發點純粹是種貼心的「主顧服務」,但基於成本考量,須設下門檻——高於某金額、距離在範圍內,並需提早預訂,才會提供外送服務,一旦有限制條件在,使用者便不多;其次來說,大多數人群出沒的地區尚且便利,這也與飲食具高度時效性,而一般人不耐等待有關,當食欲一振,就亟需立即滿足,除非必要,不需要委由外送。
而近年來許多電商前仆後繼想投入這樣的服務,概念雷同於計程車或是 Uber,商業出發點的背後,又存有共享經濟的思維,而這樣的服務仍不算普及,需要一段長時間的經營,當然其中的關鍵點,除了與如何讓人們習慣並依賴這樣的服務有關,如知名的 Foodpanda 可說很早就入市,歷經數年投入蹲點測試,而前年另一大家 Uber Eats 也強勢進場,在建置良好系統並進行一連串活動行銷後,整個美食外送服務的引爆趨勢(Tipping Point)就此被點燃,而後快速滲透到各階層領域與不同生活模式的人們當中。
如要細數此反轉局勢的箇中關鍵:首先,許多店家的初心,就是為了服務周邊民眾而存在,多數的上班族會選擇徒步前往公司或住家方圓數百公尺內的地方尋求午餐,而這樣高依存性的背後,還需抵抗人們先天的喜新厭舊,當有一天吃膩了怎麼辦?從選擇有限,到發現食物的取得可以脫離地域性,尤其流程簡便順暢,那轉換從此成為可能。
近年的外送服務,瞬間讓消費者選擇性大增,所能選的種類及範疇擴大到原先的數倍,當平台的中介者角色能有效確實的執行,這時候供需雙方原本存在的有形或無形缺口,頓時被弭平,站在使用者的立場,讓外送服務公司來擔任運輸及取得的工作,不僅省時且有效率,也從此不用再勉強自己,僅在有限選項中做抉擇。但其購買簡便的優點,反而讓消費者爆買呢?或者無法親眼見到商品,須不斷嘗試錯誤,玩踩地雷遊戲?
從店家角度來看,客源因外送服務而在一夕之間增長了無數倍,但隨之而來的競爭,也更無遠弗屆,競爭對手不再是隔壁的店家,而是服務系統上所有的同業;當你的產品競爭力不夠好,或比不過同品類的其他名店,消費者可能瞬間且殘酷的另作選擇。店家除了維持產品品質外,可能要開始費心經營品牌,讓消費者增強對於店家的認知度,畢竟這將會是未來廣大流動客群在進行購買決策時的一項原因。
除上述之外,美食外送服務是否還有一些亟待改善或值得我們反思之處?首先,最值得探討的應該是環保問題,雖然多數運送業者已改用電動車,但隨著移動頻率增加,衍生出都市交通問題、碳排量的增加,還有包材的浪費上。
其次,除了常需要趕時間趁熱將食物送上門,外送員將會有安全上的風險之外,消費者們會不會因習於透過美食外送服務,享受食物取得與支付的方便,從此減少了午間同僚一同外出用餐所衍生的交流習慣,讓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更加雪上加霜?不僅如此,當食物易於取得,便更容易打破原本的飲食節律,導致暴飲暴食、三高等傷身問題。
相信每一個改變的背後都存有其時代意義,就像從過去的北投野狼一二五,到如今的電動車穿梭大街進行美食外送,市場一向是瞬息萬變,而消費者的喜新厭舊更是無比殘酷。對店家而言,看似是擴張的好機會,同也存在更多競爭的壓力;對消費者來說,生活型態會不會因此改變?從此放棄「家庭自炊」而完全依賴「外送服務」,家的功能似乎會重新定義,以後許多住家不再認為設置廚房有何必須?任何一個環節及創新的背後皆隱含著許多機會,也將因而創造出意想不到的蝴蝶效應,暫且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