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大學沒有哲學系

在荷蘭攻讀博士的後期,因為考量未來求職,我開始注意到一個奇怪(或者說奇妙)的現象:台灣的科技大學全部都沒有哲學系,也沒人覺得科技大學裡面應該要有哲學系。更普遍的說,台灣的科技大學裡面,幾乎沒有人文社會相關科系,藝術/設計也只能勉強算是。

難道說,哲學,或者人文社會,對科技來說不重要嗎?對於急著提供硬體建設的早期台灣來說,科技大學(技術學院)的任務非常明確:提供足夠的人力與資源,來填補台灣各種技術職業的人才空缺。在這種情況下,跳過沒有立即生產力的人文社會教育,其實並非不能理解。但在算是「已開發」的現在,台灣的技職教育體系中,依然沒有健全的人文社會課程。

當然,其中一個原因是,在錯過「台灣錢淹腳目」的黃金年代後,台灣近幾年的經濟始終停滯不前、甚至下滑,於是「求職」成為求學的唯一目的。人文社會教育,再一次,被放在「浪費時間」的教育後備區,就跟不少高中的體育課和音樂課的下場一樣。看著學子們面臨未來的求生壓力,以及科技大學被迫追求和滿足關鍵績效指標(KPI),我們似乎也很難苛責什麼。

問題其實在於,不論是社會風氣,或者政府單位,都沒有把人文社會看成「對科技發展有幫助」的領域,所以視之為去掉也沒所謂的闌尾教育,當然也不會設定相關指標。但是,人文社會對科技發展真的沒幫助嗎?工程數學、電子學、結構力學……各種科學和工程教育,確實可以幫助我們製造電器、生產半導體、甚至建造台北 101,但它可以告訴我們「為什麼台灣需要這些技術產品」嗎?它可以告訴我們「在生活方便與賺錢之餘,台灣會因為這些技術產生什麼改變」嗎?甚至,它能夠回答「我們是否想要充滿這些產品的生活」嗎?

台灣的科技大學裡,有各種加強和訓練「手段」的教育,卻鮮少培養學生思考「目的」的課程。這在我留學的國家——荷蘭——既不可思議,也難以想像。荷蘭的科技大學、甚至在地設計學校,都有哲學系。這些哲學系,不像一般大學裡的哲學系,做那些「正統」的倫理學、美學、中國哲學、分析哲學等,而只專注一件事情:技術哲學(以及少量科學哲學)。它們運用前述的正統哲學,來分析和理解人類社會與科學技術的關係,甚至把技術哲學的洞察帶回、進而改造這些正統。

荷蘭有個名為 4TU. Centre for Ethics and Technology 的研究中心,前年拿到政府 1,790 萬歐元(約 6.2 億元新台幣)的十年經費,來研究和討論荷蘭社會與未來科技如何並進發展。研究中心名稱裡的 4TU,指的就是荷蘭的四間科技大學,包括:台夫特(Delft)、恩荷芬(Eindhoven)、瓦寧根(Wageningen),以及敝校湍特(Twente)。然而,我們能夠想像台灣出現一個以科技大學為聯盟的哲學中心,不只拿下政府鉅額經費,甚至對國家科技政策有發言權嗎?

荷蘭有很多令人佩服的成就,而最值得台灣注意、也最被忽略的,就是把科技和哲學「綁在一起」。荷蘭跟台灣差不多大小,沒什麼天然資源,所以早早認清自己無法不依靠科技而生存。很多人羨慕荷蘭的自然環境,然而實際上,從填海造地到花卉產業,荷蘭「科技到不能再科技」。荷蘭科技大學有哲學系,是因為他們知道,他們不像美國或其他歐盟國家,土地大到有各種天然資源和人力,可以少用或丟掉科技。荷蘭只能和科技共存,並把科技「揉捏」成他們需要的樣子。

台灣科技大學沒有哲學系,是因、也是果。台灣社會覺得科技和哲學無關,所以科技大學不需要哲學教育;而未提供哲學訓練的科技大學,又反過來塑造了善於達成目標卻不問目的科技文化。如同荷蘭,台灣沒有本錢不要科技,但不同於荷蘭,台灣沒有引導和思辨科技走向的土壤。顯而易見的後果是,台灣卡在動彈不得的困境之中:想要脫離代工模式,但仍然不停地在追趕、做別人做過的東西。

我們還要這樣下去嗎?

(圖:Getty Images)
Previous Article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