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 18 世紀中期,醫生們都懶得洗手,上一秒他們還在解剖屍體,下一秒就去接生嬰兒。直到後來一名匈牙利醫生做出了十分重大、影響後世的突破。而在當時,這項行為卻備受抵制
當英國國民健保署(NHS)於三月初的緊急國安會議後,開始呼籲大眾勤洗手並一邊哼唱生日快樂歌時,那感覺十分詭異。未雨綢繆的人早就開始恐慌囤貨,一邊等待政府宣布新的公告;其他人則焦躁擔憂著身體虛弱的親友、旅行計畫被打亂、一邊在家工作一邊教停課的孩子讀書的夢魘,或甚至完全無法上班工作。而我們的政府能提供的指引就是邊唱生日快樂歌邊洗手?
在這個充滿傳染源的世界,為抑止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我們所能做的少數幾件事之一,就是洗手,而這個日常習慣的新規則已經成為最近爆紅的迷因。殺手樂團(The Killers)主唱布蘭登‧夫洛爾(Brandon Flowers)在 Twitter 上發了一段影片,影片中可以看到他雙手滿是泡泡正在洗手,一邊向 400 萬名追蹤粉絲輕輕哼唱他的暢銷金曲〈正向先生〉(Mr. Brightside);知名演員茱蒂‧丹契(Judi Dench)與英國王室傳記作家吉爾斯‧布蘭德雷斯(Gyles Brandreth)也在網路上發布兩人一邊洗手一邊朗誦 19 世紀英國詩人艾德華‧李爾創作的荒誕詩〈貓頭鷹與貓〉(The Owl and the Pussycat)的影片。現在還有個可以用喜歡的歌詞,客製化洗手資訊圖表的網站「洗你的歌詞」(Washyourlyrics.com)在網路上瘋傳。
對於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歷史系教授南西‧托姆斯(Nancy Tomes)而言,看見洗手這個基本建議成為公共衛生宣導的第一守則,感覺更加詭異。她說:「身為一名大流行疾病史的歷史學家,現在又親身經歷 COVID-19 的流行,這感覺很像搭上鐵達尼號,親眼目睹一切發生。」她說這種感覺也很像回到 20 世紀初期,當時肺結核、天花的流行性疾病是人類第一大死因,接著新的細菌科學首度讓大眾開始認真注重手部清潔。
洗手之父的失意,到衛生觀念的改變
宗教性的洗手儀式在伊斯蘭教、猶太教與其他文化中早已存在數千年之久,但透過手部傳播疾病的概念在醫學體系中僅存在約 130 年。然而,洗手能夠救人一命的事實早在 1848 年有紀錄,但在當時卻飽受抨擊,是極度不受歡迎的衝擊觀念。
「如果一定要指名一位『洗手之父』的話,那應該會是伊格納茲‧塞梅爾魏斯(Ignaz Semmelweis),」美國紐澤西州威廉派特森大學生物教授,以及《手冊:在細菌滋生的世界生存》(The Hand Book: Surviving in a Germ-Filled World,暫譯)作者蜜莉安‧沃爾曼(Miryam Wahrman)說。當塞梅爾魏斯於維也納綜合醫院任職時,這位匈牙利醫生對醫學採取了較為科學的方式。在由醫生帶領的產房裡,令人畏懼的產後感染所導致的產婦死亡率,遠高於助產士經營的診所,為找出原因,塞梅爾魏斯想破了頭。
當時人類還不知道細菌的存在,1840 年代的人們仍然相信疾病是由「瘴氣」所傳播,也就是從腐爛的屍體、下水道或壞掉的蔬菜植物所散發出來的惡臭。維多利亞時代的人們將窗戶緊閉,杜絕空氣中的穢氣。於是,維也納綜合醫院的實習醫生在太平間解剖完屍體、找出死因以後,沒洗手就到產房去接生嬰兒,這種情況在當時司空見慣。
其中一位實習醫生進行解剖時,因為不小心被手術刀割傷就過世了,看似跟產婦產後感染的症狀相同。塞梅爾魏斯做了一個假設,認為太平間的屍體微粒是肇因,而醫生們手上的這種微粒在接生嬰兒時進入了產婦體內。
為了實驗他的假設,他命令醫生要用氯化石灰溶液(漂白水)清洗雙手與儀器,他希望氯能夠有效驅除屍體微粒所散發的惡臭。沃爾曼說,在實驗開始以前,「剛分娩完的產婦死亡率高達 18%。在塞梅爾魏斯實行太平間與產房之間的手部清潔程序以後,死亡率降至 1%。」
儘管實驗成功,塞梅爾魏斯的理論遭受極大反彈,以悲劇收場。他丟了工作,並且據說整個人因此崩潰。他過世於精神病院,「灰心喪氣地在年僅 47 歲時英年早逝」,沃爾曼說道。
托姆斯說,問題一部分出在人們「不認為自己是『培養皿』,」而醫生本人可能就是感染源的說法,嚴重冒犯了醫生們。「當時維也納大多數的醫生都出身於中產階級或上流社會,他們認為和藍領階級相較,自己非常乾淨。當塞梅爾魏斯說他們的手可能是髒的,對他們來說就是一種羞辱。」
接下來的 40 年,關於細菌的概念開始發展,對於衛生的態度也逐漸轉變。1857 年,當塞梅爾魏斯的心理健康惡化,巴氏滅菌法發明人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讓大眾意識到病原體的存在,以及用高溫殺死病原體的方法。1876 年,德國科學家羅伯特‧柯赫(Robert Koch)發現炭疽桿菌,為醫療細菌學研究揭開新的一頁。霍亂、肺結核、白喉與傷寒桿菌也都接二連三地被發現。
外科醫生開始勤於洗手。托姆斯說:「如果你要把保護人的那層皮膚切開,你就必須採取特別預防措施。」英國外科醫生約瑟夫‧李斯特(Joseph Lister)是施行外科手術消毒的先驅,其中一道程序便是洗手。「到了 1890 年代、一直到 1900 年代初,洗手逐漸從醫生要做的一道程序,變成人人都該做的事。」托姆斯補充說道。
佛羅倫斯‧南丁格爾(Florence Nightingale)也幫了不少忙。儘管在瘴氣理論盛行的環境下工作,她依憑直覺在 1850 年代的克里米亞戰爭中為軍隊醫院改善衛生,並在回到英國之後,進行革命性的護理學改革。「南丁格爾帶起了一股新風潮,讓大眾接受,居家清潔是一個好妻子與母親需要灌輸家人的觀念,」托姆斯說。
20 世紀初,針對肺結核的首度大規模公共健康宣導活動展開,托姆斯說,「(發現炭疽桿菌的)柯赫已經讓人們瞭解到,肺結核並非奶奶遺傳給你的,而是奶奶對著你咳嗽,你才因此染病,」對抗肺結核的運動不只針對成年人,也針對學童。「你真的要讓小朋友學會這些清潔衛生的規範,並且勤洗手。」
「在瞭解到口腔、皮膚、頭髮上都有細菌時,人們開始對於握手、親吻感到恐懼,」她說,這是 20 世紀初的年輕男性開始避免蓄鬍的原因之一;也導致食物開始以分裝方式販售,因為「對於細菌與手接觸物品的恐懼」。但這個極端強調衛生的時代很快就劃下句點。
現代醫學的進步下,日漸怠慢的習慣
由於公共衛生訊息的傳播與 20 世紀初疫苗、抗生素的發明,因為細菌性疾病而死亡的人口驟減。「對於清潔的過度偏執開始變得較不受重視,」托姆斯說。「我認為二戰之後,在醫療健保和日常生活上,人們都漸漸開始懈怠。」
托姆斯自己是二戰後嬰兒潮世代、1960 年代反文化運動的產物,喜歡反抗父母、祖父母那輩所強加在他們身上的規則。「我們認為衛生習慣這種事是中產階級搞出來的玩意兒。當個嬉皮就表示要擁抱帶著細菌的真我,」她說。
性傳染疾病在 1970 年代再次流行。「人們開始理解到,一旦大意,這些東西是會回來的,」托姆斯說。「但是直到 1980 年代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IV)出現,這個新型、致命、狡猾的病毒,才讓所有人又開始非常注重個人衛生。」即使這個病毒是透過血液、精液、陰道分泌液與乳汁所傳染,手部清潔並無法有效預防這個病毒,但托姆斯說自從那時起,人們對於這方面的意識已經加強。醫院的超級細菌成了一大問題,「此時我們面對的是頻繁出現的新興病毒,同時因為對於抗生素的抗藥性,人類也面臨細菌性疾病的復甦。」
然而,在冠狀病毒出現之前,在公共場所與醫療照護機構中,真正遵守洗手規範的人還算非常少數。在《手冊:在細菌滋生的世界生存》書中,沃爾曼提到《美國感染防疫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Infection Control)曾發表一個 2009 年針對大學生所做的研究。「小便以後,69% 的女性會洗手,而僅有 43% 的男性會洗手,」她說。「在排便以後,84% 的女性以及 78% 的男性會洗手。在吃飯之前——這個該好好洗手的關鍵時刻——10% 的男性與 7% 的女性會洗手。」
沃爾曼的母親因在醫院遭感染而過世,所以她說撰寫這本書對她而言是「非常切身的經歷。」2007 年於東田納西州立大學的教學醫院所進行的研究發現,在照顧各個加護病房的患者之間,僅有 54% 職員遵循洗手規定。小兒科加護病房的職員非常謹慎,九成的人遵循洗手規定,但成人加護病房只有僅 35%。然而,經過醫院介入以及訓練之後,成人加護病房職員遵循洗手規定的比例,在近年大幅提升至 81%。我們只能希望 COVID-19 疫情的迷因能夠對大眾有類似的、甚至更好的宣導效果。
洗手究竟有多大效果?在紀錄片《傳染!BBC 第四台大流行疾病特輯》(Contagion! The BBC Four Pandemic)中,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傳染疾病建模助教佩特拉‧克拉帕克(Petra Klepac)於 2018 年對此進行研究,並預測某個流感將如何在英國大規模流行。
「我們一直在找尋系統性的報告、整合分析,並且匯整這些研究結果,」她說。 2017 年的一份報告指出,相較之下,洗手比起戴口罩的效果來得顯著許多。克拉帕克與研究同事鑽研最高質量的臨床數據資料、臨床診斷內容,以及(沒有加強手部清潔的)對照組後,他們發現如果比平常多洗手五到十次,「被傳染的風險將降低 25%。」
在全球大流行疾病開始時,這大概是你能做的唯一一件事。「你沒有可以治療的藥物、你沒有疫苗。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研究能夠簡單執行的非藥物性措施,」克拉帕克說道。
對沃爾曼而言,這樣的知識賦予人們力量。「你可以告訴大家:『要降低自身的感染風險,你可以做這件事。』這很簡單,隨時可以做,不花一毛錢。在觸摸你的口鼻或眼睛之前,先用肥皂洗手。這讓人覺得自己也有力量抵禦疾病,因為勤洗手真的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