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COVID-19 疫情蔓延後,許多活動被迫取消或改為線上進行,2021 年度的搞笑諾貝爾獎也是得讓獲獎者透過視訊領獎,今年的交通運輸獎由獸醫羅賓‧拉德克利夫 (Robin Radcliffe)的研究團隊獲得,他們透過實驗確認以直升機空運搬移犀牛時將其倒掛是否安全。實驗從主旨就已讓人混亂,側拍照片更是難以理解,平均一公噸就像台生物坦克的犀牛,頭上腳下被直升機拉繩索懸吊在空中,宛如電影特效或現代藝術裝置,但這確實是常用的非洲犀牛運送方式,拉德克利夫要用科學數據證明這符合動物福利,且不會對犀牛造成傷害。團隊一共實驗了 12 隻犀牛,分別麻醉後吊起來 10 分鐘再測心肺功能是否正常。結果顯示,比起側躺於擔架平台,倒掛真的對犀牛比較好。
至於為什麼會發明這種運送方式,又為何需要大費周章移動野生犀牛,就要從犀牛與人類的關係說起了。犀牛不是牛,在分類上更接近馬和貘,演化史上出現過百來種犀牛,有過小如豬的體型,也有著在酷寒地區一身長毛的披毛犀。犀牛家族曾遍布歐亞非和北美,台灣島上也有過犀牛,在台南左鎮和澎湖水道都有發現過犀牛化石。歐亞非人類文明發展都可見清晰的犀牛形象,中國古籍就有關於犀牛的記載,形容牠們像牛又像豬,出土的商朝文物中就已有非常寫實的犀牛造型青銅器,舊石器時代的法國拉斯科洞穴壁畫也留下如今不存在於歐洲的犀牛身影。氣候變遷,以及人類出現,現今犀牛僅存 5 種,而且可能很快就只剩 1、2 種活在人工環境下了。
非洲大草原標配動物之一就是犀牛,分為這次被吊掛的黑犀牛,與另一種更大型的白犀牛。命名黑、白犀牛無關顏色,兩者均是灰白偏土色,有一說來自荷蘭語的寬「wijd」與英文的白「white」混用導致的,因為白犀牛嘴唇較寬扁,而黑犀牛嘴型則偏尖。亞洲的犀牛居住在森林和沼澤區,現存最原始、體型最小,有明顯紅棕色毛髮的蘇門達臘犀牛,雖然同黑白犀牛一樣是兩支角的犀牛,角卻顯得迷你如點綴裝飾。至於只有一支角的獨角犀屬,包含大獨角犀的印度犀牛以及小獨角犀爪哇犀,則曾被最初到訪的歐洲人當做獨角獸。
在印度神話中,犀牛角是女神帕爾瓦蒂所贈,代表力量。角對犀牛而言是用於防禦、雄性分高下以及媽媽催小孩時頂屁股用的,人類卻對不存在的獨角獸著魔似地渴求犀角。犀牛角和人類頭髮一樣由角蛋白構成,早已經科學證實沒有藥效,更別提壯陽功能,卻還是讓巨獸們惹來殺身之禍。20 世紀後犀牛數量銳減,國際間已禁止犀角出入口貿易,跨國犯罪集團仍為最大的需求國中國和越南提供黑市交易,野生犀牛幾乎被屠殺殆盡。
保護區巡守員試圖鋸掉野生犀牛的角避免牠們遭獵殺,但成效不彰,因為盜獵者仍會殺死犀牛以避免再做白工。較有規模的保護區動用武裝人員守護犀牛,用上昂貴的偵測器嚴防盜獵者入侵。但犀牛角的價碼實在高得令人心癢,加上盜獵走私都是輕罰不殺頭的,所以連圈在欄舍內的犀牛都會被盯上。五年前,法國發生一起動物園內的犀牛遭槍殺盜角的離譜案件,看來連保護區、國家公園也無可避免,更不用說那些長年內戰,連人民都快活不下去的國家的狀況。
令保育人士大受打擊的是 2017 年,南非重新開放國內犀牛角販售,舉行了一場線上犀角拍賣會。一些私人飼養者定期為犀牛鋸角,認為能透過「合法」管道認證的犀角加入市場,來壓低黑市價格以減少野生犀牛遭盜獵。接著,中國官方打破過去禁令重新允許虎骨、犀牛角能入藥,市場搬到了檯面上。保育組織對此大加撻伐,認為像家畜一樣的飼養犀牛,對野生族群沒有幫助,也有許多血淋淋的例子證明商業化可能加速野生個體被盜獵殆盡的後果。
爪哇犀牛和蘇門達臘犀牛都已距離滅絕的終點線不遠,很難想像這兩者都曾廣泛生活在中南半島,如今野生的爪哇犀牛剩不到 50 隻,蘇門達臘犀牛稍微多一點點,但不超過百隻,能繁殖的個體估計約剩 30 隻,基因庫窄化且過度集中。現今白犀牛和印度犀牛保護狀況稍好,但未來會不會更好?還是犀牛滅絕註定不可逆了?在為犀牛努力的人們還沒有放棄,拉德克利夫對於犀牛倒掛實驗得到搞笑諾貝爾獎似乎有些錯愕,畢竟這場實驗對保育研究而言非常嚴肅,一點也不「搞笑」。透過人為介入移動犀牛,他期望能保護黑犀牛族群的基因多樣性,並希望大眾能秉持搞笑諾貝爾獎的初衷,先笑完後去思考、正視他們正在做的事。同時,他也表示「我們隨時都需要研究資金」,畢竟搞笑諾貝爾獎的 10 兆元獎金是不流通的辛巴威幣。野生動物保育行動不能停,更不會因為疫情而有鬆懈空間,而且真的很燒錢。
搞笑諾貝爾獎
每年 10 月會公布諾貝爾獎得主名單,而「搞笑諾貝爾獎」(Ig Nobel Prize)會於 9 月搶在這個諸多領域榮譽殿堂前率先發表該年度的優勝者們,對不少研究者而言,這更讓人有所期待!搞笑諾貝爾獎於 1991 年由《不可思議研究年報》(Annals of Improbable Research)科學幽默諷刺雜誌主辦,獎項用上不光彩、不名譽「ignoble」的音節命名,既諷刺不合理的事件,更表彰了研究者們為這個世界增加了奇怪的「無用知識」。
每屆獎項名目不盡相同,除了有接近諾貝爾獎的科學、醫學、和平、經濟、文學獎項,更廣泛擴大到考古、藝術、運輸、公衛等項目。
獲獎者多是做足了研究,而且非常認真在看待研究題目,不是為了好笑、為了拿這個獎而做 ,是很認真地去探討背後意義;不少研究者甚至是得獎後才驚覺原來自己的研究帶有幽默要素。非研究項目多是批判荒謬的事件,如 2013 年的和平獎頒給白俄羅斯總統和警察,因總統規定在公共場合鼓掌屬非法行為,且警察以此罪名逮捕了一名獨臂男子。
得獎者需要自費前往哈佛大學桑德斯劇場領獎,典禮由滿天發射的紙飛機開場,並會由真‧諾貝爾獎得主來頒發超不牢靠的獎盃,2013 年開始頒給每個得主已不流通的 10 兆辛巴威幣。上台領獎後的得獎感言只能講一分鐘,超時就會由一名小女孩——甜便便小姐(Sweetie Poo)登台大喊著「這超無聊!停下來!」,持續干擾吼到下台為止。這兩年因疫情典禮改為線上,仍不減往年科學家們各種搞怪行徑,領獎者也可自行列印紙獎盃組裝。
歷年搞笑諾貝爾獎獲選的主題,不乏乍看荒謬讓人噗哧發笑,但都符合「笑完之後開始思考」的要旨,希望人們能從笑中產生求知慾。
台灣人歷年得獎記錄
1995 年 和平獎
中華民國立法院/立法委員們證明了議會暴力比向他國發動戰爭更能從中獲取利益
2007 年 經濟學獎
謝國楨/發明網住銀行搶匪的撒網裝置
2008 年 化學獎
洪傳岳、謝茶唱、吳珮芬、姜必寧/過去美國團隊曾研究發現可口可樂能有效殺死精子,台北醫學大學的四位醫師證明僅為偽科學
2015 年 物理學獎
楊佩良/團隊研究發現幾乎所有 3 公斤以上的哺乳動物都於 21 ± 13 秒之內排尿完畢
2019 年 物理學獎
楊佩良與指導教授胡立德二度獲獎/研究袋熊是如何又為何拉出立方體形狀的屎
2021 年 物理學獎
李仲敏/團隊建立物理模型以解釋路上行人為何不容易互相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