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金音獎的「特別貢獻獎」頒給了黃韻玲,獲獎理由聚焦於她從八〇年代開始的女性創作人身分,以及持續不懈傳承經驗。但我對她身為創作人印象更深的是,不斷開創、嘗試與主流市場不盡相同的音樂風格。
自 1986 年發行第一張專輯《憂傷男孩》至今,黃韻玲恰完成了十張錄音室作品,其中不包含重新改編推出的精選比如《巴結音樂》及「四手聯彈」系列等演奏專輯。三十多年間,雖然發行新作的步調趨緩,卻未曾完全停滯,過程中能察覺她於不同時期的風格轉變,分別以都會舞曲、爵士融合、古典交響爲三個主要階段。
黃韻玲的都會舞曲時期始於 1986 年,即發片出道之時,於進入九〇年代後結束。此間她的作品充滿 New Wave、Synth Pop、Dance Pop 等借鏡西方流行元素的風格,在編曲上大膽實驗合成器與各式聲音組合,但脫不了擁有強勁的反拍節奏和新潮的聽感兩項特質。此間的作品也能聽見往後成為她音樂特色其一招牌的 Bossa Nova,比如〈下午茶〉和〈奶油早餐〉,而與羅紘武對唱的情歌也是此時期被奉為經典的作品。特別以翻玩電子聲效的都會舞曲定義這個時期,是因為有別於當時流行樂壇的風格,這類型的音樂幾乎難在黃韻玲以外的音樂人身上找到,既不是校園民歌也不是搖滾,更不是通俗的情歌。
1991 年發行的《平凡》是黃韻玲第一張自己全權製作的專輯,這或許是她音樂生涯中最賣座的一張,特別是〈關不掉的收音機〉一曲廣受歡迎。封面的日系造型及成人抒情的順耳曲式,讓此輯不只在台灣市場享有熱度,更蔓延至日本。我想,黃韻玲一直都是靠音樂才氣打天下,歌聲並非她的強項,但《平凡》是她自此唱得最好的一張,或許也因為由她自己製作,這張專輯少了些唱片公司包裝的氣味,整體更顯流暢自然。創作者主體性提高這項特質,將就此一路延伸至她往後的所有作品。在我聽來,黃韻玲即便一直都不是走非常主流的路線,但要到這張專輯,她才真正擺脫工業的影響。
由《平凡》一路到《黃韻玲的黃韻玲》是她玩爵士融合顯著的時期,後者是此階段的高峰。在《黃韻玲的黃韻玲》中,她對爵士玩心大發,〈月光游泳池〉、〈星期六的音樂會〉、〈動物園〉都是融合流行與爵士的獨特作品,即便放在現在聽也不覺過時或有其他人的影子。另外特別的是,黃韻玲在這張專輯的歌詞中加入了許多奇幻想像,當爵士與奇幻結合,巧妙形成與音樂劇相似的質感。這張專輯是1994年華語樂壇十分特別的存在,也是我對千禧年前所有黃韻玲的作品最感驚豔的一張。
當爵士融合時期告一段落,黃韻玲在幕後沉潛了很長一段時間,暫停唱作人身分,展開音樂以外的工作。其中包括在吳念真編導的舞台劇「人間條件」中擔任女主角;在《超級星光大道》當評審;與鍾興民共同成立果核音樂等。成立果核音樂,除了完成自己的音樂理想,同時也創造了提攜後進的空間。該廠牌最知名的發行或許是《女朋友。男朋友》電影原聲帶,這張合輯的製作過程挖掘了包含潘雲安(告五人樂團主要唱作人)在內的許多唱作新秀,其中黃韻玲為電影唱作的同名曲也跨世代地吸引不少年輕聽眾。即便她有長達 13 年的時間暫停發表個人錄音室作品,但卻一刻也未曾離開音樂,最後終於在身邊友人的鼓勵下誕生音樂生涯中的下一張專輯——《美好歲月》,開啟流行與古典器樂交響的新篇章。
千禧年後,我們再見到黃韻玲回歸唱作本位已是 2010 年,《美好歲月》裡感動最多人的歌曲是〈Arthur〉,她寫給兒子的情書。黃韻玲於《美好歲月》之後的創作都非常溫暖動人,不只因為作品中加入大量管弦樂、鋼琴等原聲樂器,也因為歌詞中單純質樸的氣息及富含人生到了熟成階段的溫潤。《美好歲月》與 2012 年的《永恆。承諾》,煥然新生的黃韻玲以純熟的創製功底與對爵士、古典樂的熱愛,將美麗、大編制的原聲樂器帶回流行樂壇。有趣的是,早年當眾人皆是合成器新手,她跨大步在作品中大量加入電子聲效,而今電子樂器幾乎已是所有歌曲的標準配備,她卻選擇返璞歸真。
截至目前為止,黃韻玲最後一張新作是 2015 年的《初熟之物》,裡頭拉回了電子元素,且採用比早年玩合成器時期更實驗性的編曲方式,比如帶入 Ambient、多樣曲風拼貼等,請聽專輯同名曲揭曉她此時的創意。這回,她走出音樂性相對單純的古典交響時期,再次創造新的可能,下一步還不知道她打算往哪裡去?
回顧黃韻玲自八〇年代出道至今的歷程,比起強調她是當時台灣流行樂界少數甚至是唯一的女性唱作者,我覺得身為女性製作人更難能可貴。這意味著必須要對音樂、樂器有更深入的理解才能勝任,黃韻玲是當時極少數有古典背景,有機會認認真真學過鋼琴的女性音樂人。回想與她同期,至今仍和年輕音樂人交流者有李宗盛和羅大佑,前者提攜了岑寧兒、李劍青,後者於今年「週 3 聚樂部——羅大佑與音樂瘋子的傳奇派對」系列演唱會邀請老王樂隊、熊仔、甜約翰等擔任嘉賓。一樣來自八〇年代的他們,皆有製作背景,比起懂得創作,有製作功力或許才是能在樂壇歷久彌新的條件,而黃韻玲是當中唯一一位女性。但放眼望去同時代,即便拿掉女性這樣的標籤,她的音樂創意與進化,也毫不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