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學期是筆者第一次在大學裡開設「工程倫理」課。許多學校都有相應的課程,主要是希望學生瞭解並具備基本的倫理素養,以便在未來擔任工程師、建築師、或設計師的時候,能夠確實負起責任,從事對使用者和社會有益的創新和工作。有一堂課的主題是「網路時代」,我請同學們閱讀有關「過濾氣泡」(filter bubble)的文章,據當天的討論情況有了些許啟發。
簡單地說,過濾氣泡就是社群媒體或搜尋引擎追蹤使用者的點擊和分享,然後依此提供或呈現使用者關心、在意、或感興趣的內容。網路公司之所以這麼做,原因不難理解:沒有人會持續使用看不到有趣資訊的平台。只要能讓使用者看到他/她在意的資訊,那麼他們就愈可能留在平台上(所以每個社交媒體都喜歡內建瀏覽器),而網路公司就愈能蒐集到使用者偏好,然後賣給廣告商以便投放個人化廣告。
從當天同學的討論看來,對於年輕世代來說,收到個人化推薦或廣告已經是司空見慣的日常經驗,不是什麼令人驚訝的現象。但在討論到如何突破網路濾泡——或者說,同溫層——的時候,數名同學提到了以下幾個問題:這些個人化廣告可以關掉嗎?可以讓社群平台或搜尋引擎停止記錄點擊與分享嗎?可以清除按讚或瀏覽紀錄來避免太過單一的興趣鎖定嗎?知道網路濾泡的問題之後,想要突破侷限當然是好事。我意外的是:為什麼這麼多人不知道這些問題其實並不難解決,可以在各種 App 的「設定」裡面找到答案(通常頂多三層選單),它總是在那裡,使用者可以決定開啟或關閉、保留或清除。換句話說,這些社群平台和搜尋引擎嚴格來講並沒有強迫使用者一定要交出點擊和搜尋資料。無痕模式、刪除紀錄,或重置按讚,都是花個幾秒鐘就能辦到的事情。
這讓我驚覺,大家對於日常使用的科技有多麼的不熟悉。就算是 Facebook、Instagram,甚至 Google 這些天天使用數次以上的科技產品,使用者也不見得真的瞭解它。這個現象當然不限於手機上的 App。在教過五、六門課以後,我發現學生大多數使用 Power Point 來報告,但有幾乎80%的人不知道雙螢幕的「簡報者檢視畫面」功能,反倒拿著手機(或紙張)當作提示筆記。結果當然是影響到報告的品質,以及聽眾的觀感。
這可能反映了工程倫理的某些盲點。每當科技發生問題,我們總是第一時間責怪與追究工程師和設計師,說他們沒有考慮使用者的身心健康(詳見本報 V.40 談 Netflix 紀錄片《智能社會:進退兩難》),或不斷地告訴(未來的)工程師與設計師要負起責任。然而話說回來,作為使用者的我們,是否應該花一些時間,確實地瞭解和嘗試各種科技產品的設定,以及相關後果?
工程倫理之所以究責工程師和設計師,箇中原因也不難理解,畢竟警惕「有權力者」是當今社會的主要氛圍(也許可以看作是某種「民主」精神的貫徹),但這種「政治正確」往往矯枉過正,導致其中一方對於改善情況似乎顯得毫無責任。如果我們想要的是更安全且仍然維持使用自由的科技環境,那麼我們就不能只談「負責任設計與創新」(responsible design and innovation),也需要開始提倡「負責任使用」(responsible use)。
科技問題,說穿了,就像媒體問題一樣:當大家都罵台灣媒體沒有國際觀、不報重要國際新聞時,不妨想想,就算媒體真的報了,台灣人民會用收視率來表示支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