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觸過一點經濟學的朋友也許聽過「眼鏡蛇效應」的故事:英國政府在殖民印度時害怕當地的眼鏡蛇,於是懸賞眼鏡蛇屍體。後來政府發現,期盼發大財的當地人開始飼養眼鏡蛇換錢,於是取消了這懸賞計畫。換不了錢的眼鏡蛇這下成了無用的累贅,飼主們便紛紛把養好的眼鏡蛇野放。目標縮減眼鏡蛇數量的政策反而促成當地「蛇丁興旺」,拿著錯誤的誘因火上添油的政策也就此博得「眼鏡蛇效應」的美名。
眼鏡蛇的故事有可能只是杜撰,但有歷史學家考據(註1),越南河內確實曾懸賞老鼠尾巴。後來在街頭開始出現愈來愈多無尾老鼠後,政府取消賞金,結果被居民故意留下活口好拿更多鼠尾的老鼠們,反而加劇河內的鼠患。比起不知道是否真的發生過的眼鏡蛇口爆炸,也許這類政策的效果該改名為「河內無尾鼠效應」。
先前農委會為了防治秋行軍蟲,拋出在期限內通報秋行軍蟲,經過確認後可以領一萬元獎金。網傳有農民在隔壁田通報後,跑去把蟲抓來放在自己的田裡。這種事情查證不易,目前也沒有確認的案例。可以確定的是通報就有一萬元獎金製造了這種誘因,但這誘因有大到足夠引發這種行為嗎?這取決於通報確認後的噴藥、焚化、掩埋、三個月不種植帶來的成本,相對於一萬元是否真的划算。眼鏡蛇效應因為聽起來有趣、也違反了表面上的直覺,在懸賞政策下時常引發聯想,但實際上的效果還是回到經濟學的基礎觀念:相對於花時間、冒風險等機會成本養眼鏡蛇,懸賞的金額值得嗎?
不過,懸賞蛇鼠害蟲的照片或屍體,的確提供「交出屍體或照片」的誘因,而非直接「協助防治疫情」的誘因。這樣看來,比起懸賞通報的「行為」,我們是不是該直接針對「結果」提供誘因,像是改成三個月內成功防堵疫情的地區每戶農民發一萬?畢竟人類這麼有創意,立意良善的政策很有可能不慎激發詭異的行為。經濟學家就曾在校園裡研究兩種獎勵的差異:考得好就發錢給學生,或念書就發錢,哪一種能提升學習成效呢?
經濟學家羅蘭・弗瑞爾(Roland Fryer)曾研究(註2)美國三個不同城市提供學生誘因的相關政策:紐約市的四年級和七年級學生考得好有獎金、芝加哥發錢獎勵五個主科成績優異的九年級學生、達拉斯則是讓二年級學生每讀一本課外書換兩塊美金。最後,獎勵「結果」的紐約和芝加哥的機制沒有帶來統計上顯著的差異,反而是獎勵「行為」的達拉斯顯著提升英文是母語的學童的閱讀成績。弗瑞爾猜測,這可能是因為學生並不瞭解提升學習成效的方式,所以只獎勵結果並無法讓學生用正確的方式用功。舉例來說,參與研究的紐約學生在考完試後要填寫問卷,其中有個題目問學生該如何提升成績。常見的回答包括:讀考題的時候仔細一點、寫考卷的時候不要趕、寫完後檢查答案等考試技巧,但沒有任何學生答出老師們也許比較想聽到的答案:平時認真讀書。
每個議題與政策有各自的時空背景,不管是達拉斯的二年級小朋友還是芝加哥的青少年,拿他們身上的研究成果來推論台灣農民會怎麼面對害蟲都不太可信。研究帶給我們的啟示是誘因設計的細節,雖然無聊,但其實非常關鍵:誘因的目標、政策的對象、獎勵發放的條件和時機、政策對象如何理解獎勵與成果之間的關聯等,都需要認真權衡選項之間的機會成本。
眼鏡蛇的寓言也許讓人擔心懸賞通報會引誘農民讓秋行軍蟲入關,但獎勵結果的政策呢?對於不得念書要領的美國高中生來說,這樣的誘因也許讓他們更重視考試技巧,而非原本想鼓勵的用功唸書。放到台灣的情境,這就代表我們需要先弄清楚,農民對於如何有效防治疫情的理解是什麼。不然如果改成三個月內成功防堵疫情的地區每戶發一百萬,大家又不知道該拿這蟲怎麼辦,說不定到最後只是負責檢查的人被蓋布袋。
作者註1:Of Rats, Rice, and Race: The Great Hanoi Rat Massacre, an Episode in French Colonial History, Michael G. Vann, French Colonial History,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Press,Volume 4, 2003
作者註2:Financial Incentives and Student Achievement: Evidence from Randomized Trials, Fryer R. Financial Incentives and Student Achievement: Evidence from Randomized Trials.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2011;126 (4) :1755-1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