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上半年發行的白人靈魂樂(Blue-eyed Soul)專輯中(註 1),23 歲大男孩湯姆‧米施(Tom Misch)的《Geography》絕對是個不容忽視的存在
南倫敦之聲
他來自大多遊人不熟悉的倫敦泰晤士河南邊(South of the River),這裡是全倫敦最多移民居住的地方,其中布里克斯頓(Brixton)一區甚至有小牙買加之稱,讓流淌於此地的音樂特別「黑」。相較於北方的井然有序,南方的文化與生活風格尚未完全塑形,許多年輕藝術家選擇在此待一陣或久居,尋找規矩外的創作可能。
提到南倫敦這個關鍵詞,不免讓人想起去年獲得水星音樂大獎的薩姆法(Sampha),及曾於今年四月來台演出的 19 歲少年科斯莫‧佩克(Cosmo Pyke)。玩復古的八O、九O年代音樂,是現下年輕一輩樂人間的潮流,慢步調、懷舊的特質在市場上也很受歡迎。然而,此類弛放音樂(Chill-out Music)卻常落入缺乏音樂性的盲點,僅試圖讓聽眾進入某種「氛圍」。上述三位唱作人的作品都突破這一關,不僅止於氣氛到位,他們各自在靈魂樂中翻玩出特色,電子實驗、大膽變奏、爵士即興。南倫敦的新靈魂之聲,正此起彼落。
身為道地南倫敦人,湯姆‧米施從小聽進許多黑人音樂,從他最欣賞的音樂製作人兼饒舌歌手 J Dilla 便可見一斑。不僅受外界文化影響深,他還出身藝術之家,父親為小提琴手,還有分別為演員與薩克斯風手的兩個姊姊。而父親更直接影響了湯姆的音樂品味和涵養,家中隨時有古典樂播放,進出音樂廳是日常。當同齡人還在牙牙學語的年紀,湯姆已從爸爸手中接過人生第一把小提琴。不過,小提琴並非他的本命——那得等到遇見吉他時才會找到了。憑著練樂器把底子紮穩,16 歲時開始學習電腦編曲、創作,以 Beat Maker(註 2)身分入行,直到新作《Geography》,才算是他的第一張完全創作。
靈魂「原味」
用充滿「現場感」形容《Geography》最適合不過,但這張作品其實是他在自家房間裡寫、編、錄、製作出來的。曾於音樂學院進修爵士吉他長達兩年的湯姆,在此張專輯中加入了各式器樂的即興演奏,是本作的一大亮點,電吉他、貝斯、鋼琴、小提琴都未缺席,在不同歌曲的長間奏或尾奏盡情表演。小提琴的聲音尤為多彩,有類似潔淨的盜賊樂團(Clean Bandit)在其熱門曲〈Rather Be〉中嘗試新穎玩法的〈South of the River〉,也能找到弦樂古典優雅氣質的〈Man Like You〉。跳脫弦樂在流行樂中大多只是製造大場面的配角,小提琴在湯姆手上終於找到自我。此外,若耳朵放得夠亮,還能察覺他偷偷加入的趣味聲響和取樣:抽換卡帶的聲音、月台上火車來去的環境音、阿波羅11號發射前來自地面的呼叫……種種皆為編曲添上一份恣意玩樂的氣質。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湯姆在〈Movie〉中,邀請身為演員的姊姊波莉‧米施(Polly Misch)獻聲,以戲劇化的愛情獨白為歌曲揭幕,勾出喜愛經典電影的老靈魂。一張常理而言應照著劇本走的錄音室專輯,因這位年輕才子的隨性和天馬行空,創造出現場音樂(Live Session)的魅力。
從小在兩個姊姊的保護下長大,湯姆的歌聲便長成脆弱男孩的模樣。溫柔的聲線習慣在句尾將音調唱得下沉,一如長了一對八字眉的面孔,性格溫和、不太會說話。他寫分手情歌的角度也總是居於劣勢的一方,總要想辦法挽留。流暢的旋律、器樂演奏,加上無稜角的歌聲,讓《Geography》聽來滑順潤耳,這一部分歸該功於他早些時候製作混音帶的經驗。不過,對如此年輕的音樂人來說,即使過去的經驗豐富,也僅停留在練習樂器、模仿、取樣的階段,首次獨當一面做專輯,要達到完美並不容易。
單看文詞內容,整張專輯的主題稍嫌鬆散,一下唱著感情不順、一下歌詠自己對於音樂和節奏的愛,又於全作即將結束之際,以吉他翻彈一段史提夫‧汪達(Stevie Wonder)名作 〈Isn’t She Lovely〉,聽著總覺得有點不知所云。整體而言,《Geography》在音樂上的完成度高,可惜風格與歌曲結構總打安全牌。大多曲目以混音帶製作人常用的 Loop(註3)邏輯編曲,缺乏冒險精神,曲風也僅有〈Man Like You〉和〈You’re On My Mind〉較不同,其餘都是律動、音調和聲音質感相似的音樂元素重新排列組合。
但,吃一塊鬆軟、口味單純的蛋糕又如何呢?對一雙信仰老派浪漫的耳朵來說,只願好好品嚐外層奶油綿密滑順、甜度剛好的原味戚風蛋糕,也不要華麗的三層英式下午茶。
註 1:白人靈魂樂(Blue-Eyed Soul)也稱為藍眼睛靈魂樂,指由白人歌手、音樂家所演奏的靈魂樂和 R&B 音樂。
註 2:Beat Maker 為饒舌或電音等重節奏音樂中,類似編曲角色的音樂創作人。
註 3:製作數位音樂經常使用的音樂素材之一,為一段循環播放的聲音、旋律或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