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manual_for_all 資料提供 東和鋼鐵
資源回收的過程,就宛如幫助已經被宣告無用的東西重獲新生,讓它們可以不斷被循環利用。其中,我們生活中最常使用的塑膠,因為幾乎無法自然腐化,所以妥善回收十分重要。可回收的塑膠廢棄物會透過回收商收集、分類,再運送至工廠進行「再生處理」。據環保署統計,2018 年台灣塑膠廢棄物回收率中,塑膠袋約只有 9 %、而寶特瓶則有 96 %。而工業之母 —— 鋼鐵,每年在全球的需求量高達 16 億噸,用於建築建設、工業發展、家庭生活等,而每年平均廢棄的鋼量約有 6 億噸之多。所幸,隨著再生鋼材技術的進步,廢鋼的可回收率高達 94 %,讓我們既能把破壞自然開採鐵礦的情形降到最低,又不影響社會及經濟的發展需求。
資源回收與再生工作使得廢棄資源得以再利用,下面透過回收流程圖,介紹塑膠與鋼鐵的回收、循環過程,你可以跟著每一個步驟的說明,思考這麼做的用意。
塑膠回收步驟
STEP. 1
蒐集分類
民眾將自家、學校及社區等塑膠分類回收,之後由回收商蒐集起來。
STEP. 2
人工分檢
回收商會將垃圾放上輸送帶,透過機器將非塑膠類移出,留下純塑膠。
STEP. 3
打包運送
用機器將塑膠壓縮成塊狀,再以鐵線捆綁。打包完成後,再運送至再生處理廠。
STEP. 4
粉碎、清洗、脫水
處理廠將塑膠塊拆開,用機器粉碎、清洗、去除雜質再脫水,製成材質單一的塑膠碎片。
STEP. 5
熱熔壓出
將塑膠碎片加熱熔化再壓扁拉出,各種塑膠再生原料就完成了:PET 可以直接送去工廠;其他原料則要先做成細小顆粒。
STEP. 6
塑膠產品
最後,將這些原料顆粒放入模具,製作成換然一新的塑膠產品——成功再生到下一段旅程中。
鋼鐵回收步驟
STEP. 1
蒐集
民眾請專門的鋼鐵回收公司,回收家中的金屬製家具、廚具,或報廢車輛。
STEP. 2
拆解分類
將廢棄鋼鐵拆解,留下可回收的部分。
STEP. 3
磁選
利用固體廢料中各種物質間的磁性差異作分選,磁性顆粒被磁化,非磁性顆粒則留在廢料中。
STEP. 4
加熱熔化
將分類好的廢鋼放入「電弧爐」,電流通過人造石墨電極與廢鋼原料,利用高溫電弧將廢鋼熔化。
STEP. 5
鑄造
廢鋼熔化成液體之後,注入特定形狀之鑄模內,開始冷卻直到完全凝固。矯正外型之後,再切割成塊。
STEP. 6
軋製
藉由一對滾輪來將鋼塊壓扁塑型。
STEP. 7
鋼筋捆包
鋼筋經過裁切後,再綑綁、包裝起來,以便搬運與堆放。
STEP. 8
成品產出
鋼筋加工成型——成功再生到下一段旅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