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te壞特 × Tower da Funkmasta:《A Bedroom of One’s Own》,台灣出產的 Lofi Beats 專輯

通勤、工作、讀書、放空,在 Lofi Beats 襯著許多人生活的這一年,台灣也出產了一張從 Lofi Beats 角度切入製作的專輯——《A Bedroom of One’s Own》。這張專輯由樂壇新晉唱作女聲壞特和製作人 Tower da Funkmasta 一同創作,揉和 Lofi Beats 與爵士、節奏藍調風味的演唱。這回邀兩人一同受訪,除要一探專輯製作細節,也希望聽聽 Tower 對這波 Lofi Beats 風潮的想法,藉 beat maker 眼光,再看一眼「讀書女孩的房間」。

點亮一盞小夜燈的臥室,裡頭有隻熟睡的貓、一盆室內植栽、一把吉他、一杯酒精飲料⋯⋯《A Bedroom of One’s Own》專輯封面這幅插畫出現了種種元素,唯獨沒有歌者身影。而誕生自網路的 Lofi Beats,特色就是舒緩的嘻哈節奏與懷舊的低傳真音質,創作人幾乎不露臉,像與聽眾維持匿名網友關係。

《A Bedroom of One’s Own》專輯封面。(華風數位)

不尋常的吉他入門

不僅在封面不露臉,壞特對外形象也一直是一頂壓低了寬帽沿的黑色軟呢帽與一身黑衣,長相從未公開。

壞特對外形象一直是一頂壓低了寬帽沿的黑色軟呢帽與一身黑衣,長相從未公開。(華風數位)

這天坐在我面前的她,身穿天藍色寬鬆 T 恤搭一頂藍白紮染漁夫帽,清新樣貌讓我有點反應不過來,但於此同時,她已流暢地分享起自己的音樂入門故事:「19 歲時我打了一通電話,那時候真的不知道自己要幹嘛,覺得很徬徨就休學。我打電話到附近的樂器行,問他們什麼最好上手又不會太貴?然後我就開始學吉他。」此前,她是標準的好學生,一路乖乖讀書什麼也沒多想,忽然在 19 歲那年頭頂的燈泡亮了一下。

結束這段對話前,她突然想起似地補了句:「我的老師是門田英司的學生。」雖是隨意提起,但門田英司不僅是台灣數一數二的流行樂界吉他手,他個人的融合爵士樂(Jazz Fusion)專輯《The Flow》也曾拿下金曲演奏類最佳專輯獎。

因此,壞特的吉他入門不是五月天的〈擁抱〉,而是爵士標準曲〈Flying To The Moon〉。之後的課堂,她也一再從老師給出的爵士經典曲中抓和弦、拆解和弦,一步步從爵士入門與鍛鍊。回想起過程,她笑說「那時上課有點像老師出功課,我要努力交作業。」看似叛逆、毅然決然休學的她,卻未褪去好學生的習慣,甚至現在說起話來仍給人溫順的感覺。

「後來我開始覺得好像有點喜歡音樂,是當老師教到藍調、叫我去抓 Ray Charles 跟 B.B. King 的時候,學爵士時反而還好。」話雖如此,她還是走上了爵士的路,當初也因混進台大爵士樂社認識了現在的夥伴 Tower。

這個世代的音樂喜好

訪談開始就一直坐在壞特左邊的 Tower,這天穿著 XXXTentacion(Lofi Beats 代表人物)的 T 恤,像是在表明身分,宣告有備而來。

「我做 Hip-Hop 11年了,最近才發現原來我一直在做 Lofi。但以前我們可能叫它別的名字,比方說 Jazzhop、Mellow Hip-hop、Wonky Hip-hop。」聊起 Lofi Beats,Tower 不可思議地說道,因為自己好像未曾改變什麼,怎麼突然就走在潮流之上?

剛入行時,與他同輩的 beat maker 普遍是受 Nujabes、J Dilla、DJ Premier、9th Wonder 等人啟發。他分享當時製作 beats 的方法:「比如我喜歡這張唱片的大鼓,我就用黑膠把這首歌的大鼓錄起來、取樣到鼓機,然後用 finger drum(手指鼓)敲出節奏。」如此一來,作品中來自黑膠的炒豆聲、類比音質,便形成天然的 Lofi,和新世代 Lofi Beats 多採數位製作,將音軌掛上低傳真濾鏡的方式不同,相比之下過去更有職人手作的質感。

但比起音樂製作手法,把視野放寬,我更好奇 Tower 身為資深 beat maker 怎麼看待現在進場做 Lofi Beats 的年輕人,及他們的作品?畢竟這個曲風在外的評價褒貶不一。

「我覺得只要帶給人幸福的感覺,都是好聽的音樂。」無關乎 Lofi Beats 被國外網友嘲諷為聲音壁紙(sonic wallpaper),他判斷音樂的方式很直覺。

「為什麼 Lofi Beats 這麼多人聽?世界就是往這個方向走,音樂有點回不去了,台灣也開始朝『beat culture』走」——他指的,是從節奏、律動出發的寫歌模式,這和拿著一把吉他或坐在鋼琴前從旋律、和弦開始創作的方式很不同。

全世界的流行樂有很大比例都是先以 beat 為骨架,再往上增添其他元素,放眼今年台灣發行的流行樂作品,由 beat 主導的趨勢變得非常明顯。而以嘻哈節奏為主體的 Lofi Beats 正屬於 Tower 所謂「beat culture」的一環,呼應當下世代的喜好。此外,Tower 認為 Lofi Beats 的極簡美學是現代人在過多資訊中尋找平衡的一種方式,而他與壞特製作專輯時取得的共識,就是實踐 Lofi Beats 的精神:Keep it simple(保持簡單)。

無為而寫,無為而唱

全輯在 Tower 自宅錄音室完成,有貓在腳邊竄,沒有一般錄音室的密閉隔音間。錄音前,壞特通常會帶著對新曲的想法或以前錄好的 demo 前來,兩人一邊討論一邊把歌寫完。過程中,很多旋律與和聲都是壞特在錄音室即興演唱、創作而成,從前在吉他課受的訓練,便在此時派上用場。

專輯製作期間,壞特還有份正職工作,她說做音樂對當時的她而言,像是下班後的休閒活動。錄音過程雖然輕鬆,但有些日子靈感之神遲遲不來,他們也不勉強。專輯打從一開始就沒有訂下時程,或一定要在什麼時間發行。Tower 說,「有時候她(壞特)狀況不太好,我們就聊天,那天乾脆不錄音。」

當兩人在音樂上碰到瓶頸,他們就聊音樂以外的話題。一次閒聊中,Tower 推薦了壞特《時時刻刻》,這部電影描述維吉尼亞・吳爾芙(Virginia Woolf)與另外兩位身處不同時代的虛構女性角色。壞特看完後找了吳爾芙的名著《一個人的房間》來讀,於是有了向其致敬的專輯名稱《A Bedroom of One’s Own》(一個人的臥室)。所謂休息也是創作的一部分,指的大概就是這樣的情況。

為求自然,專輯後製完全未使用 Auto-Tune(音樂剪輯軟體中自動校準音準的工具),壞特笑說,仔細聽的話,裡面的確可以發現唱不準的地方。專輯裡最「自然」的一曲,或許就是〈You Say Goodbye Easily〉了,和音準無關,而是歌曲開頭我們能聽見鳥鳴,宛如置身森林。「那時候貓咪突然叫了一聲,我才想到把它(鳥鳴)放進來,」Tower 解釋道。

此外,這首歌的配器也十分簡單——就是一把木吉他。木吉他與鳥鳴的組合讓我想起1975年米妮・雷普頓(Minnie Riperton)那首〈Loving You〉,而〈You Say Goodbye Easily〉在我聽來亦是專輯裡最有懷舊氣氛的。大多時候音樂的懷舊氛圍和音質無關,而是曲式、旋律本身聽來就很有年代。壞特的音樂軌跡其實是從1920年代的拉格泰姆(Ragtime)一路聽過來,Tower 則鍾愛1990年代的嘻哈,兩人搭在一起,音樂裡的懷舊感自然流露。

在居家生活占多數時間的這一年,我常回想社群時代來臨前,大家是怎麼過日子的?不外乎就是在讀書、工作之餘,不為了拍照打卡,而是在一些小小的興趣裡真正地自得其樂。《A Bedroom of One’s Own》大概就是在這樣的心情狀態下完成的作品,作者與聽者皆沒有目的,無為而寫、無為而唱,也無為而聽。

Previous Article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