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知名作曲家漢斯·季默(Hans Zimmer)在紀錄片《電影配樂傳奇》(Score: A Film Music Documentary)中曾提到,電影配樂家是當今世上少數的、天天都在處理管弦樂的音樂人,他們肩負了把交響樂這種美好音樂形式延續下去的責任與使命。的確,在古典音樂產業面臨更大的時代挑戰與轉型壓力之際,電影配樂(特別是好萊塢)無疑是人類與管弦樂最重要的連結之一。但其實除了電影配樂以外,還有一種音樂類型,近年來持續以驚人的趨勢刺激、活絡管弦樂市場,那就是動漫電玩音樂會。
八〇至九〇年代的日本,動漫產業席捲全球,經典作品如數家珍,每一個經歷過那時代的男女老少,一定都可以講出幾個角色人名(或是招式)。而這些漫畫作品在被製作成為動畫時,配樂與主題曲更是讓紙本活起來的靈魂,如果有人覺得動漫卡通音樂應該比較淺顯,那可是大錯特錯;日本人對動漫配樂的重視可是一點也不馬虎(日本人有對任何事馬虎嗎?)。相較於台灣音樂教育系統下,學院派往往與流行音樂產業實務脫節,日本音樂學院訓練出來的作曲家,清一色都是直接進入影視藝文產業工作,在他們 25 至 35 歲時,多半在廣告、電視、動漫配樂領域歷練、累積作品與發展個人風格,35 歲以後無論是藝術性與專業知識都已更加成熟,才正式進入電影,參與大銀幕長片配樂工作。
舉近年參與大量華語電影配樂的日本作曲家川井憲次為例,有看過《葉問》的觀眾,一定都會對片中鮮明的主題旋律印象深刻;川井以五聲音階以及四度音程的聲響,輔以弦樂與擊樂的配器,創造了霸氣十足的主題。但在這些史詩電影之前,你一定很難想像,1989 年的經典動漫《亂馬 1/2 》的配樂也是出自他手中!事實上,川井可是早在二十幾歲時,就在帶有中國東方風情的《亂馬 1/2 》裡面揮灑實驗五聲音階了呢。(但其實他音樂學院沒念完,就因為有才華得獎而直接進入業界了)
這些在八〇至九〇年代崛起的日本動漫配樂家,往往精通古典管弦配器,且對當時好萊塢主流的約翰·威廉斯(John Williams)與傑瑞‧高史密斯(Jerry Goldsmith)等人風格非常熟悉,因此極為擅長譜寫主題動機鮮明又具備特色與戲劇效果的配樂。同時又因為成長於七〇年代,因此對搖滾、節奏藍調、放克、迪斯可等曲風也不陌生,而往往能把管弦配樂應用到這些曲風上;或反之,將這些流行音樂的養分應用在更複雜的作曲上。當然,就跟和風洋食一樣,日本人在吸收眾多西洋音樂精華後,總是能創造出具備自身文化風情與民族情感的獨特樂曲,他們不但為那些動漫作品留下深刻的音符,更打造了整個世代產業的聲響。就像我們講到好萊塢的黃金年代(1930 至 1950 年代)會有一個聽覺印象般,如今講到日本動漫配樂,我們腦中一定也會出現一個聽覺輪廓;無論是《海賊王》中浩大史詩的弦樂、《哆啦 A 夢》每集開頭的小號「wah-wah」弱音器(註),或是《美少女戰士》主題曲中帶有吉普賽風情的大樂隊(big band)編曲,背後的源頭其實都與好萊塢電影配樂與西洋流行音樂有關。
上個月有幸搶到了《七龍珠交響音樂會》(Dragon Ball Symphonic Adventure)票券,與一群經歷過美好九〇年代的宅男宅女們在國家音樂廳進行了一場集體療癒。來自法國的製作團隊將《七龍珠》整套動畫剪輯成兩個半小時的精華版,搭配經典配樂與主題曲改編而成的管弦組曲同步演出,觀眾一邊欣賞台上樂團演奏,一邊可看到大銀幕上的影像,整場音樂會下來,等於直接把整套《七龍珠》重看了一遍,很是驚人。主題曲原代主唱高橋洋樹也參與演出,在台上演唱了〈魔訶不思議 アドベンチャー〉與〈CHA-LA HEAD-CHA-LA〉等經典曲目,還帶領觀眾一起喊出「かめはめ波」(龜派氣功),全場熱血沸騰卻又宅氣逼人,我從未感覺國家音樂廳這麼像光華商場過。
影像與配樂加乘的張力已經夠強大,但當它更進一步乘載了時代與文化的記憶,透過管弦樂呈現出來,真的是會讓你痛哭流涕;那就像是一個史詩般的主題再現,彷彿自己人生中所有看過聽過的《七龍珠》都是為了那場音樂會所準備一般。或許乘著音符的翅膀,我看到的並不是悟空比克與達爾,而是二十幾年前在書店翻閱《少年快報》的自己吧。
註:弱音器(mute)是放在小號喇叭口的器具,可以阻塞氣流、改變音色。銅管樂器配上弱音器後,可變化出多種音色,最受歡迎的是滑稽的 wah-wah 聲,通常被稱作「Wah-wah m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