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的起點:人類做選擇時真的理性嗎?

助推(Nudge)理論認為,人們總是在特定情境中做選擇,並且無可避免受到情境中的各種因素所影響,因此若能設計出適當的選擇架構(調整某些因素),就能導引人們做出正確決定。

「這難道不是操控嗎?」

這是助推概念問世之後最常受到的質疑。為什麼人們需要這種操控?不是應該讓人們自由選擇嗎?誰有權力施行操控?難道「助推政府」不會傷害民主社會?這些質疑其實包含了一連串有待回答的問題。

讓我們從最基本的——「人是什麼?」——開始。人是「理性的動物」,這是最基本也最直覺的答案。其他動物靠天性和感覺活動,但人類使用理性處理資訊、做出正確決定,然後依此行動。人類「運用理性的能力」成為現代世界的基礎,許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制度都建立在這個共識之上。然而,這幾十年來隨著科學對人類行為越來越瞭解,我們理解的事實也距離這樣的圖像越來越遠。

行為經濟學發現,人類有兩種思考系統,一快一慢(註)。快系統能夠對當前情境快速作出反應,而慢系統負責進行資訊比較和推理。當我們使用母語時,就是以快系統為主,幾乎不必去想單字、文法與詞性。但使用外語時,情況就截然不同,我們必須努力辨識與安排單字在句子中的位置,才能相互理解並溝通。簡單來說,快系統很像自動化的直覺,而慢系統類似省思用的理性。這個區分乍聽很平常,但真正令人驚訝的是,人類生活主要依賴快系統,而不是慢系統。

快系統雖然很有效率,但也經常犯錯。例如,人類習慣藉由印象來判斷事情發生的頻率。因為殺人案新聞比較常見,所以我們很容易認為(某一年的)被殺者數量多於自殺者,但實際上經常相反。這被稱為「可得性偏誤」(availability bias)。再舉一例,人類具有「嫌惡損失」(loss aversion)」的天性,討厭失去多於喜歡獲得。限量商品之所以引起搶購,很少是因為消費者真心喜歡,而是因為「被買走了」的不悅往往超過「享受商品」的快樂。

快系統的習性不勝枚舉,心理學已有不少研究,甚至有個清單。即便是一般認為屬於理性決策的投票活動,實際上也由快系統主導——只要知道選民對候選人的第一印象,就可以八九不離十地猜到他最後是否支持該候選人,即便他宣稱這是幾經思考後的決定。快系統是演化的結果,對人類在原始環境中生存幫助很大(比如守住到手的獵物通常比較容易,外出狩獵可能喪失性命),但現今環境的複雜程度已經大大超越以往,快系統很多時候反而幫了倒忙。

如果人類並非以往想像的那樣理性,那麼奠基在人類理性假設之上的「選擇自由」,似乎也不再理所當然。這並非否認人類具有理性能力,而是指出日常生活中這種能力不具主導地位,並且即使我們企圖大量依賴理性,實際上也難有時間和精力用這種方式對每件事情下決定。對於助推理論來說,「人」是有血有肉的具體實在,而不是理念思辨的虛構存在,而這樣的人既不在真空條件下做決定,也很難真正理性。

這樣的「人觀」,是進入助推之門的鑰匙,也是後續論辯的起點。

註:Kahneman, Daniel. 2011. Thinking, Fast and Slow. Reprint edition. New York: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中文版可參考:洪蘭譯(2012),《快思慢想》,天下文化。需注意此中文版略有翻譯問題。

Previous Article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