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認識故鄉語言文化,還要預約共同的未來
A Bite of Trend 潮流考現
面對生活型態、產業結構轉變,城鄉發展之間儼然出現一種非線性的流動,多元化讓一切都成為可能,但不變的是「安居樂業」依舊是人類的終極渴望。回顧這幾年從日本到台灣在談論的地方創生議題——「青年返鄉」是絕對會讓大家提出討論的其中一項。從一般的邏輯來看,地方人口減少,背後的問題不外乎是青壯人口的外移,或者求學就業後的社會移動,而會造成這樣的情況,普遍的認知就是「地方沒有機會」或「地方沒有產業」,問題真是這樣子的嗎?
當地方有了高經濟作物,或者因此形成了產業聚落,因為「經濟」因素而自然引動流動的產生,人真的就會回來。但回過頭來看,要返鄉還需要面對適應性,還有許多的抉擇,包含醫療、教育、生活品質、生活圈轉變……等,而這也是我不斷在倡議,在地方創生這個國家政策上,公部門的角色除了在法規的鬆綁之外,能否更為前瞻的從公共基礎建設下手。
而在投入相關建設的起心動念上,要回到住民主義的人本,而非如同過去都一味地在思考觀光,才不會落得許多地方最想新增的建設就是停車場,還有各式的展示中心。當然需要對於地方有多一點的想像,一步步把地方打造成真正宜居之所,如此一來,距離安居樂業這樣的目標才能更為接近。
我們知道引入外來者,能快速活化地方、帶來新的思維,但無可厚非也會引來衝擊地方文化與人際關係的副作用,所幸台灣人的友善及地方的包容感,讓這類事件雖有一些意外,但最終多半以喜劇收場。不過,地方總不能依賴或無為而治的等待這些外來者,是否有機會讓更多的地方「多代目」,在學習已成或心意已定之後,回歸故里,展開下個階段的新人生?這些曾經在地方生活多時的人們累積了充沛的社會資本,將對於在地文化的延續、民俗及語言傳承,甚至產業及地方網絡的延續創造很大的效應。同時,傳承背後也隱含著「包袱」兩字,因此如何讓他們願意回來,本身就是一項很大的課題。
回頭來看,台灣過去二十幾年雖有推行鄉土教育,但比較著重在鄉土語言、歷史文化等知識的授予:單向的學習模式、無法朗朗上口的地方母語,與脫離生活經驗的文史知識,課程通常無法加深對故鄉的依戀,甚至強化認同感、土地自信心、創造內心共感,就更不用談能否足以在學生心中埋下一顆回故鄉的希望種子。
如同前日,我在嘉義市協助執行一個以青年為主體的專案「勇契學」並負責整個系列課程,不只是要教語言、歷史與文化,還要讓孩子產生更多的參與感,從而激發想為地方做一些事的決心,這部分從國中、高中,甚至大學就可以展開,最重要是要讓他們學會觀察,連續兩週為期 16 小時,結合設計思考與地方創生兩個概念來量身定製的工作坊。在過程上,我們期待能引入新的觀念,讓一群來自大嘉義地區的高中與大學生,能更瞭解他的家鄉,並透過設計思考專案的模式,帶領他們換一雙眼睛,探索最熟悉但通常也陌生的家鄉,從中找到關鍵課題,並思索有沒有可能發揮團隊的能量來為自己的家鄉努力。
採專案形式,讓鄉土議題的學習能化被動為主動,化鄉紳英雄為真實農民,化歷史事件為社會問題,化文化古蹟為魅力場所,讓這些地方的新生代能因主動參與,逐步建構起自己的認同感,找回自己的責任心。透過這樣的參與過程,自我意識到:「地方是我們生活的家園,所以地方的事,不是大人的事情,有一天我們會長大,地方的事也會是我們的事」。
在第一週工作坊完畢前的分享中,我聽到了許多令人感動的回饋:「我一直以為我很認識嘉義,但經過這次我發現我對它有多陌生」、「我曾經想過要回來,但我不敢想,謝謝這樣的啟發,堅定我的意志」、「我一直以為這裡沒我的事,但今天我終於知道即使我還在念高中,我都能為這裡的改變努力」等等這樣的回饋。讓我看到,過往教育方式,讓人與地方之間,創造了一道的鴻溝——長輩都認為,當學生就好好念書,不要管閒事,有一天你長大就會懂,就會有機會,但殊不知,愈是專心念,愈是如同踏上一條不歸路一般,與你的家鄉距離愈來愈遠,遠到有一天你忘記它。
儘管如此,也不代表所有人都要返鄉,畢竟處於自由的國度,人們有權選擇他所嚮往的生活,再加上流動的本質,人群的來去純屬自然。當你對於故鄉有多一點的認識,多一點的參與,讓地方 DNA 融入成為你生命的一部分,就能預約在不久的將來,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這種無形但且存在的「絆」,將指引著你的返鄉路,或是讓你成為「關係人口」,用不同的形式,支持著你深愛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