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訂了一天要殺死那頭牛,所以我把牠偷走了」:
素食主義者如何拯救西班牙的農場動物
西班牙以他們對火腿和鬥牛熱愛而聞名,但全國各地的動物庇護中心正在拯救命運多舛的乳牛、公牛、豬、羊和鵝
在西班牙東北部的加泰隆尼亞地區,一頭名叫佩德羅的巨大公牛正將頭探過穀倉的門,盯著一群綿羊。如果庇護中心的志工允許,牠可以在那裡待上 2 小時;志工得用零食誘惑牠,才能讓綿羊出去吃草。佩德羅知道這裡的慣例;牠從小就住在這裡,由志工用奶瓶餵養長大。牠過著愉快的生活,有人餵牠、可以四處閒晃、看羊、睡覺;而當牠去世時,將會是自然死亡。
「牠超大隻!」我對來自馬德里的獸醫助理奧利維亞‧戈麥茲‧德薩莫拉 (Olivia Gómez de Zamora)說,她花很多時間把佩德羅從穀倉裡哄出來。
戈麥茲‧德薩莫拉告訴我,這種牛是為了牛奶而飼養的。「成年公牛因為肉類需求而被屠宰。」她說。「所以我們從來沒有見過牠們。」
蓋亞庇護中心(Santuario Gaia,以下簡稱蓋亞)和動物之家(El Hogar)是西班牙大約 20 個動物庇護中心的其中 2 個。在這類庇護中心裡,素食主義者致力於拯救動物,創造一個牠們可以生活,而無需工作或被屠宰的地方。員工和志工在彼此的陪伴中度過了大半時間,有的人可能會認為這太極端:他們一起生活和工作,一起煮飯和吃飯,還有電影之夜和辯論等休閒活動。庇護中心透過 WhatsApp 彼此連結,他們共享獸醫資訊並且協調動物救援。
我們習慣看到貓狗免於虐待或忽視,但在位於巴塞隆納兩邊,相距約 2 小時車程的蓋亞和動物之家,大多數動物是豬、牛、山羊和雞。蓋亞聯合創辦人,43 歲的動物權利運動家兼獸醫科克‧費爾南德斯‧阿貝拉(Coque Fernández Abella)說:「我們希望庇護中心是給容易被遺忘的農場動物。沒有人照顧牠們,因為牠們被視為產品。」
「從小到大,在家殺豬吃是很常見的事,」他補充道,「因為我還小,所以我不得不幫忙。豬的尖叫聲令人毛骨悚然,我記得當我們救出第一頭豬時,殺戮的記憶又回到腦海裡。經歷過去做的一切壞事之後,我現在更應該幫助動物。」
庇護中心是動物的避風港,牠們不是為了讓人吃肉而被殺死,或為了生產乳製品而被束縛,而是快樂自由地生活。牠們得到餵養,也能適度運動,生病時獲得藥物治療,受傷時得到照料,而且,還有一個大多數農場動物都被剝奪的主要特權 —— 活到老。
在西班牙,素食主義和這種對動物的關懷可能令人驚訝。況且鬥牛士直譯為「殺手」。在鬥牛興盛和伊比利黑豬盛產的這片土地上,救援動物的素食主義者無疑是種奇特的存在。
「的確,我們非常喜歡火腿和鬥牛。」攝影師安娜‧帕拉西奧斯(Ana Palacios)說,她在這兩個庇護中心各待了兩週,捕捉牠們的日常活動。「但在英國,你們這些傢伙還會獵殺狐狸!」儘管肉食傳統在西班牙南方尤為盛行,「在年輕人之間卻並不那麼受歡迎。」帕拉西奧斯說。素食主義在許多國家愈來愈受歡迎,甚至是在世界火腿之都。2017 至 2019 年間,西班牙的「綠色革命」研究發現了植物性飲食的趨勢。2017 年,西班牙人有 0.2 % 是素食主義者;到了 2019 年,成長為 0.5 %。如今,素食者占西班牙人口的 1.5 %。動物福利(23.8 %)是繼健康(67 %)後選擇素食的第二大因素。
24 歲的蓋亞員工瑪塔‧桑帕奧(Marta Sampaio)說,她 15 歲決定停止吃肉時,父母非常擔心。現在,每當她生病時,她熱愛肉食的父親都確信她的飲食習慣是致病要因。她從里斯本前往西班牙尋找與動物一起工作的地方,在接受了幾個月的獸醫助理培訓後,她 google 了「西班牙素食庇護中心」,並開始在蓋亞擔任志工。出乎意料的是,她發現自己對雞產生了同情。她遇到的第一隻雞名叫安吉,一個女孩發現牠獨自在路上徘徊,於是將牠帶來庇護中心。養雞通常是為了讓牠們一年四季每天產蛋(而不是以一年兩三次、一次為期一週的週期進行),所以雞隻經常生病。桑帕奧因習慣帶生病的雞回家而被稱為「瘋雞夫人」。「安吉還是個嬰兒,沒有兄弟姐妹,所以牠不能和其他雞在一起。」她說。「我把牠留在家裡,牠會睡在我的肩窩裡。」
戈麥茲‧德薩莫拉辭去了馬德里的獸醫助理工作,去蓋亞工作了兩年。現在回到馬德里,她仍然與庇護中心合作,但為她照顧過的一隻動物耿耿於懷。當她想起山羊胡安娜時,眼裡噙著淚光,聲音也因而斷斷續續,胡安娜的脊椎上有一個腫塊,導致牠就此癱瘓。
「我和胡安娜一起度過的時光非常美好,也非常痛苦,因為我們知道牠的預後會很複雜,最後,我們會無法再多做任何事情讓牠好轉,」她說。「這很艱難:你必須為了牠而堅強,因為牠的心靈依然健全,即使牠的健康狀態不佳。 你必須確保牠仍然享受生活,坐在輪椅上曬太陽。」
很容易把素食動物庇護中心想像成柔軟、情緒化的地方,但它也有鋼鐵般的一面。動物不僅僅是從路邊獲救,有時牠們會從被國家處決的危機中被救出。2017 年,動物之家在拯救一頭名叫「瑪格麗塔」的鬥牛後成為頭條新聞。
瑪格麗塔有一位不負責任的主人。「當他和朋友喝醉時,他們會騎馬追牠。」動物之家的創辦人伊蓮娜‧托瓦(Elena Tova)說。「牠還是非常害怕男性。」當局發現主人沒有合法註冊瑪格麗塔;根據西班牙法律,未註冊的奶牛必須被殺死,因為沒有疫苗紀錄,牠們的肉可能會使人生病,甚至引起傳染病。
「當局無法理性溝通。」托瓦說,她一次又一次地說明,她想帶瑪格麗塔去一個素食庇護中心,讓牠過自然的生活。中心的人可以保證牠永遠不會變成屠宰用肉。「他們不想改變法律或破例。所以我們在請願網站 Change.org 上創建了一個頁面,呼籲不要殺死瑪格麗塔,在不到一個月內,獲得了 19 萬個連署。」她說服主人讓他們帶走瑪格麗塔。「但這還不夠:獸醫仍然想殺死牠。他們找了許多藉口,把我們淹沒在繁文縟節中,直到一位被我們感動的法官寫信給我說:『他們不會把牛給妳』,他們已經訂下要處死牠的日期。所以某天晚上,在黑暗的掩護下,我偷走了瑪格麗塔。」
她堅稱自己並不害怕,並指出此舉在技術上是合法的:主人簽署了一份合約,允許她進入農場並將瑪格麗塔帶走,所以她並沒有非法入侵。但當托瓦第二天打電話給有關當局解釋瑪格麗塔在哪裡時,用她的話來說,當局「氣炸了。他們出現在庇護中心。然後媒體來了,電視攝影機來了,電台和報紙全在報導我們。」最終,輿論的力量迫使法律改變。「現在,在加泰隆尼亞,當一頭牛身分不明時,他們不能殺死牠。」
托瓦開始照顧被遺棄的貓狗時只有 9 歲,她甚至會從超市偷走蝸牛和螃蟹,以免牠們被殺死。當她的父母拒絕讓她帶更多的動物回家時,她把食物帶到一棵橄欖樹上,動物知道要在那裡等她。但是,對那些被遺棄和虐待、生病和受傷又終將死去的動物關心到這種程度,難道不用付出代價嗎?沒錯,她說,確實如此。「我們很開心,但內心有一種很難擺脫的悲傷。所以你必須務實,把注意力放在你可以改變的積極事物上,想想動物們,而不是聚焦在自己的感受上。」
儘管維持營運在財務上是一場持續的鬥爭,但這兩個庇護中心都懷抱著更大的夢想。費爾南德斯‧阿貝拉希望擴大蓋亞的規模,這樣他們就能夠拯救比現有的 500 隻還要多的動物,並希望他們的故事能讓更多人轉向素食主義。動物之家庇護中心的托瓦則承諾,會在現場開設一家小型動物醫院,這樣身患絕症的動物就可以在自己的家中死去。
至於帕拉西奧斯,大約一年前,她發現自己在拍攝庇護中心時發生了變化。「真正打動我的是動物和人類之間的深刻連結。」她說。從那以後,她再也沒吃過肉。
《Wild Love》
長期關注弱勢族群的紀實攝影師安娜‧帕拉西奧斯受到全球疫情影響,原訂前往非洲的攝影工作悉數取消,因而開始記錄肉類生產大國西班牙內的兩間農場動物庇護所 —— 蓋亞庇護中心與動物之家的創始人與工作人員,在一個月內,她感受到他們的奉獻與活力,及對非人類動物深沉且無邊際的愛,自己的飲食習慣與看待世界的方式也隨之起了變化。
截至 2020 年 10 月,蓋亞庇護中心裡有 534 隻農場動物,所內每隻動物都會被命名,目前共有 2,000 位贊助者每月捐贈 3 萬歐元來維持食物與醫療費用開支;動物之家則是西班牙最老的庇護中心,約有 250 隻動物(包含 60 條魚和 45 隻鴿子)。
這些農場動物在被庇護所員工在路邊、水溝或垃圾桶找到時,常是處於一瘸一拐、痙攣、流涎、長滿蝨子以致動彈不得的狀況,骨折、失明與癱瘓等障礙讓這些家禽失去生產價值,更可能是遭受飼主虐待而遭遺棄,因此獲救後也須面對心理狀況的調適。
感受著牠們的痛苦與個性並一同生活,所內志工與這些農場動物建立起一種特殊的關係,也培養出從所未有的易感和惻隱之心;而即使要開始茹素並不容易,我們仍能重新思考整個肉類生產機制的運作樣貌,及該用什麼態度作出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