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公主》裡的隱喻 —— 那些被污名化的疾病
漢生病
漢生病影響人類許久,從西元前就有紀錄,發病後會傷害皮膚和周圍神經,並在患者的外觀上留下印記,也使得人們更為恐懼 —— 此病的舊名「痲瘋」便帶有誤解和歧視,後來才改以致力研究此病的挪威醫生漢生(Gerhard Hansen)命名。事實上,漢生病不僅傳染性低、絕大多數人天生就有免疫力,且只要及早治療便能完全痊癒,如今早已漸漸絕跡。然而,漢生病的歷史、病患遭受的迫害,都是我們應該銘記的重大教訓。
世界各國幾乎都曾強制隔離漢生病患,許多患者即便痊癒了,卻因與社會隔離太久、或因身體殘缺被歧視,選擇繼續與世隔絕。日本便從 1907 年起實施強制隔離,直到 1996 年才停止,位於瀨戶內海的大島,是日本曾用來隔離漢生病患的地方之一,如今島上約 60 位居民、平均超過 80 歲,卻因當時政府強制絕育,多半沒有晚輩照顧。
宮崎駿的《魔法公主》正是在隱喻這段對漢生病患的非人道歷史。在籌備這部電影時,他多次前往療養院,更曾哽咽地說:「看著他們在此生活的證據堆積如山,我想:不能馬馬虎虎地活著。」於是他下定決心,以電影描繪這些漢生病患「無法再調頭回家」的人生。
在台灣,也有一座建於 1929 年日治時期的「樂生療養院」,幾年前政府卻以蓋捷運機廠為由,強拆當時仍有約 170 位年邁院民的樂生,所幸在外界聲援下停止拆遷並計劃重建;除了院民權益,留下歷史記憶也是十分重要的。正如宮崎駿所言,在漢生病的紀錄中「有著人類最為高貴的情操,也有社會最愚蠢的一面……能保存這些建築,實在是件好事。不管就公衛史或建築史來說,它們都具有很深刻的意義。」
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
人類免疫缺乏病毒(俗稱愛滋病毒),是一種會破壞人類免疫系統的病毒,距今 40 年前出現在我們眼前,並在往後的幾十年間釀成一場全球大流行病。但是最初,沒有人知道它是什麼、又因何而起;只知道,它會置人於死地。隨著這個未知疾病一天天擴散,恐懼也逐漸壯大。但終於,在研究人員的努力之下,找出了引發疾病的病毒、治療方法、傳播途徑(患者血液或體液直接接觸到粘膜或傷口)。
然而,儘管科學證明了日常接觸不會傳染,過去的污名至今仍深深烙印在感染者身上,人們擅自替他們貼上各種負面標籤、避之唯恐不及,甚至醫院拒絕愛滋病患的情況近年在台灣仍時有所聞。儘管只要定期檢查與服藥就能控制病情、大幅降低傳染性,過上普通生活,結婚生子都不成問題,卻仍有許多人遲遲不敢做檢測,只因害怕親友的異樣眼光 —— 近年調查顯示,台灣有 58 % 的感染者,從懷疑染病到去做篩檢的間隔長達五年以上。
台灣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的網站上寫道:最初感染者們的夢想是想要「活下去」,但如今台灣感染者的夢想是「與一般人過一樣的生活」。自發現愛滋病40年後,我們在醫學與科學研究上已經取得了巨大進展,但在去污名與理解上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精神疾病
聽到精神疾病,你的第一印象是什麼?危險、可怕、不正常?所謂「精神狀態」是指思考、情緒、知覺、認知和行為,當這些層面出現異常,就是生病的徵兆。和許多過去醫學無從辨識的病症一樣,精神疾病如今還有許多未知之處,更無法被看見,因此仍存在各種偏見、誤解與歧視。
台灣已故作家林奕含過去受訪時,提及自己因精神疾病惡化、無法參加大學期末考,當她出示診斷證明向系主任解釋,主任卻説她看起來「蠻好、蠻『正常』的」,而不願相信她。此外,人們常在出現精神疾病患者所犯的社會案件時,刻意連結疾病與犯罪之間的關係;在言談間拿「智障」、「瘋子」等指涉精神疾病的詞,當作罵人的話;或是認為生病的人只是「不知足」、「軟弱」。這些,全都是偏見、誤解造成污名化的案例。
什麼是污名化?
概括性地認為「某個族群的人」全部都擁有一些同樣的特質,忽略他們身而為人的更多面向與可能性。因為疾病太複雜、有太多未知面,人們為了方便自己理解,就選擇「簡化」、省略複雜的部分 —— 但這只會造成「因未知而恐懼,因恐懼而排斥,因排斥而不去試著瞭解,而繼續一無所知」的惡性循環。
當我們面對任何疾病的患者,都應該試著去瞭解,而所謂的瞭解並不只是知道科學上的病因,更是試著去正視、同理、想像他們的痛苦,試著看見他們在病人身份之外的面向,並給予他們身而為人應有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