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從未擺脫法西斯主義,過去沒有,現在也不 

再也沒有比現在更迫切的時機,承認美國法西斯主義和新法西斯主義的過往


美國現正經歷了一股益發好戰的極右派和新法西斯運動浪潮。觀察家們反覆將法西斯主義視為美國社會的外來意識形態,但其實法西斯主義在美國史源遠流長,遠比我們大多數人願意承認的來得深刻。

回想戰間期,20 至 30 年代的危機不只給了法西斯主義橫掃歐洲的機會——德國哲學家恩斯特‧諾爾特(Ernst Nolte)在其經典著作《法西斯的三種面貌》(註 1)(The Three Faces of Fascism,暫譯)中所捕捉到的現象——也席捲了全球,而美國並非例外。

法西斯主義和原法西斯主義(proto-fascist)(註 2)組織美國各地湧現。銀衫黨(Silver Shirts)(註 3)是其中最著名的準軍事化組織,由來自麻州的激進記者威廉‧杜德利‧佩利(William Dudley Pelley)於 1933 年創立。

該組織成員對於猶太共產主義世界的陰謀深信不疑,並深恐非裔美國人會玷污美國文化。其追隨者主張種族主義、極端民族主義、暴力以及侵略性男子氣概的理念。他們與許多其他武裝團體對抗,從卡其衫運動(Khaki Shirt movement)(註 4)到以暗殺、炸彈和縱火行為使得人心惶惶的準軍事化組織黑色軍團(Black Legion)(註 5),都是銀衫黨較勁的對象。

在這段歷史中,激進化的義大利裔和德國裔美國社群扮演了重要角色。受到墨索里尼崛起所啟發,部分義裔美人組成了無數法西斯組織,並最終集結在北美法西斯聯盟的旗幟之下。

川普入主白宮,使美國法西斯主義團體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賦權感。(Getty Images)

當法西斯主義來到美國時,它不會被標記為「德國製造」;而是理所當然地被稱為「美國主義」。

規模更大的是以弗里茲‧尤里烏斯‧庫恩(Fritz Julius Kuhn)為首的德裔美人同盟(German-American Bund)(註 6),該組織成立於 1936 年,並自視為美國愛國者。在他們的聚會上,美國國旗與卐字橫幅並排。1939 年 2 月 20 日,在紐約麥迪遜廣場花園舉行的集會上,2 萬名群眾聆聽著庫恩抨擊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Franklin D Roosevelt),並嘲諷其姓氏為德裔猶太人常見的「Rosenfeld」,稱他的新政為「猶太政令」。

這場集會以抗議者和與會者之間的暴力衝突收尾,而類似的暴動也在西岸發生。《紐約時報》如此報導:「本週在紐約和洛杉磯納粹的混亂納粹集會,再次引起了人們對美國納粹運動的關注,並激發了對其實力和影響力的猜想。」

可以肯定的是,這些團體大都是外圍組織。然而歷史學家表示,法西斯主義在戰間期對許多美國人產生了不可低估的影響。從呼籲美國人與墨索里尼結盟的義大利裔作家伊茲拉‧龐德(Ezra Pound),到 40 年代反對美國參戰的飛行員查爾斯‧林白(Charles Lindbergh),在在顯示法西斯主義在美國得到了名望人士的支持。

法西斯主義倡議者發行廣為流傳的報紙和廣播節目,觸及數百萬人,散播了惡毒的反猶太主義、本土主義和反共產主義。其中許多人與歐洲的法西斯同夥沒有任何明顯的關聯,並以美國本土主義和基督教虔誠包裝他們的訊息。

「當法西斯主義來到美國時,它不會被標記為『德國製造』,也不會以卐字為符號,」一名美國記者在 1938 年迫切警告道。「甚至不會被稱為法西斯主義;它會理所當然地被稱之為『美國主義』」。辛克萊‧路易斯(Sinclair Lewis)在更早些年時候出版的小說《不可能在這裡發生》(It Can’t Happen Here)中也有類似的觀點。

在1938年的德裔美人同盟聚會上,美國國旗與卐字橫幅並排。(Getty Images)

如今,新法西斯主義以各式各樣的新面孔出現。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法西斯主義受到嚴重打擊。在 1944 年的煽動叛亂大審判(註 7)中,一些活動的重要倡議者被判處叛國罪。然而,數十個新組織在戰後的幾年中興起。有些組織以效仿戰間期的組織為傳統,例如 1959 年由張揚的老兵美國喬治‧林肯‧洛克威爾(George Lincoln Rockwell)成立的納粹黨,其意識形態與視覺標誌便是模仿自德國納粹。

然而,許多這些團體都已改頭換面,開始和他們30年代的祖先看起來十分不同。他們不再都腳踩軍靴、戴著臂章並穿著制服;他們也不一定都手執火炬集會。他們擁抱全球化、移民和多元文化主義的新論述。如今,新法西斯主義以各式各樣的面孔出現,從新納粹到新美利堅邦聯(註 8),再到非主流右派的分支。

美國從未擺脫法西斯主義,但許多評論家仍然對於談論美國的法西斯主義感到不安,他們覺得法西斯主義之於美國社會是一個外來者。他們通常基於美國例外主義(註 9)認定這個國家能免於任何法西斯主義的威脅。在美國歷史的主軸敘事中絲毫不見法西斯主義的身影,而在多數法西斯主義全球史中,美國也不過是註腳。

然而,再也沒有比現在更迫切的時機,承認美國法西斯主義和新法西斯主義的歷史。在過去五年中,根據喬治華盛頓大學最近的一項研究,美國的白人民族主義和新法西斯運動在推特上增長了六倍,從追隨者人數到推文數量,幾乎在各方面都超過了伊斯蘭國。

在美國發生夏洛特維爾(Charlottesville)事件後,荷蘭的反法西斯組織在阿姆斯特丹集結表示他們對在美同袍的支持。(Getty Images)

他們為川普沒有在大屠殺紀念日提到猶太人而歡呼。

雖然他們仍然是邊緣團體,但川普的勝利給了他們一劑強心針。他們的賦權感史無前例地高,許多人將他的勝選視為他們的勝利。從將川普視為「真正契機」的美國納粹黨掌門洛基‧蘇哈達(Rocky Suhayda),到「100% 支持」川普的白人至上主義領袖大衛‧杜克(David Duke)無不高吭支持之聲。

他們為他沒有在大屠殺紀念日提到猶太人而歡呼;他們為他拒絕譴責明尼蘇達州的清真寺襲擊而鼓舞;他們為川普以相對主義譴責「各方」、以替右翼在夏綠蒂鎮暴力殺人案解套而雀躍。這也許是美國極右派的種族主義者第一次在白宮中看到他們的菁英盟友。

長久以來,川普從未試圖和這些團體保持距離。事實上,他經常無恥地利用他們的論述、使用只與特定團體共鳴的語彙,並保持和他們站在同一陣線的默契——儘管川普的立場日益搖擺。

十多年前,精通美國法西斯主義和新法西斯主義悠久歷史的史學家羅伯特‧帕克斯頓(Robert Paxton)在其著作《法西斯解剖論》(The Anatomy of Fascism)中警告道:「如果這些邊緣團體找到強大的盟友,並進入美國的主流政治,美國必將經歷災難性的挫敗和兩極化。」

他的警言或許有應驗的可能。

美國本土法西斯主義者追隨者主張種族主義、極端民族主義、暴力以及侵略性男子氣概的理念,面貌不一而足。(Getty Images)

註 1:諾爾特在書中總結道,法西斯主義是一個反動的集合體,集反自由主義、反社會主義、反資本主義和反資產階級於一身。

註 2:原法西斯主義:直接繼承原型法西斯主義的意識形態。曾參與一戰的義大利作家加布里埃爾‧鄧南遮(Gabriele d’Annunzio,1863–1938)對墨索里尼(Benito Mussolini)及後世的民族主義發展影響深遠,是原法西斯主義的重要人物。

註 3:銀衫黨:正式名稱為美國銀色軍團(Silver Legion of America),美國地下法西斯組織,主張白人至上和反猶太主義,總部位於北卡羅來納州。

註 4:1932 年由亞特‧史密斯(Art J. Smith)在補助金進軍事件後組成的美國法西斯準軍事化組織,企圖發起政變;退伍軍人為其主要成員,其中又以義大利裔為大宗。補助金進軍是一起發生於 1932 年 8 月的示威遊行;由於政府拒絕即時發放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軍餉及補助金,引起約4,300名群眾上街抗議,引發流血衝突。

註 5:黑色軍團:主張白人至上的秘密私刑恐怖組織,從 3K 黨分裂而來,活躍於經濟蕭條的 30 年代。根據聯邦調查局估計,成員大約有 13 萬 5,000 人,其中甚至可能包含當時底特律警察總長在內等大量公職人員。據美聯社報導,該組織於 1936 年的暗殺人數達 50 人。

註 6:前身為在德國納粹授權下於 1933 年在紐約成立的新德國人之友(Friends of New Germany),後因被外界質疑其愛國精神,遂改名為德裔美人同盟。只接受德裔美人入會,以發揚德國納粹精神為要旨。

註 7:由美國猶太人委員會推動的一場擺樣子公審(show trial),意在讓將把美國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與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作對的人下獄。

註 8:一般定義新邦聯為擁護美國內戰南軍的意見者,通常支持所謂南方國族主義(Southern Nationalism)、有限政府、提高各州州權以及政教合一。

註 9:美國例外主義包含三種概念:一、由於美國歷史在本質上與其他國家不同,是政治科學家口中以自由、平等、個人、共和、民主和自由放任經濟為立國基礎的「第一個新興國家」;二、美國有改變世界的獨特使命。林肯總統在1863年蓋茲堡演說中表示,美國有義務確保「民有、民治、民享之政必永續於世。」;三、美國的歷史和使命使其有凌駕於其他國家的超凡地位。

Previous Article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