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許多劇場人來說,眼下迎來的是過去幾年少有的艱困秋天。明星創作者的新作預購票房呈現緩慢上升的曲線,慢到足以讓整個行銷部門沸如滾水——首演前兩週,票房仍未破五成。好評舊作重演也未見得吃香,豪華重製、明星加持,創作製作團隊不斷下猛藥,卻可能仍換得每場剩下三分之一票卷未售出的窘況
今年特別硬,劇場人們如是口耳相傳。明明不景氣早非新鮮事,但過去就算上半年上座率不佳,到了劇場饕客的食慾之秋,無論藝術節或單一製作,票房多能開出長紅,挽回頹勢,今年卻遲遲未流露這跡象。劇場到底怎麼了?
我欠缺嚴謹工具分析箇中緣由,但確實鮮明感覺,今年是我自己進劇場看表演的低潮期。不僅大小藝術節的國際明星巨製不能引起興趣,即便是過去長期關注的藝術家亦然。我對於走進黑盒子裡,瞪大眼睛在漆黑中期待眼前發光的人物風景,似乎失落了關鍵的愛慕感。
在這陣劇場厭世╱低潮期中,我發現,一些非典型的表演比過往更能吸引我注意,甚至參與。
演出新關係的特定場域
非典型的表演是什麼?演出場地不拘限於黑盒子的特定場域表演(Site-specific)是一典型,這幾年逐漸成為台灣非主流劇場表演中的主流,或說,小眾裡的大眾。從飛人集社的「超親密小戲節」在台北城市不同區域的咖啡廳和畫廊等地出現後,這股潮流正式蔓延,舉凡舞蹈進入都更拆除社區、進入民宅公寓看戲、戴耳機隨話語敘事在城市中移動、或者在夜市花 50 元點一道「表演」⋯⋯
創意小巧的點子實踐、不下於黑盒子劇場的空間整合、加上對場所精神的敏銳拿捏,揉合戲劇敘事的張力掌控,以及觀眾與演出關係的彈性多變,特定場域表演所擁有的這些元素,在我對愈發精緻的「劇場」表演愈感困惑或疲憊時,獲得另一扇空氣新鮮、相對開放的出口。
最近的窗,開在基隆。這個我從小到大只寥寥數次廟口夜市、海門天險、野柳和平島觀光經驗的城市,在記憶中留下的僅有狹仄、潮溼、港口味。然而,自從三缺一劇團進駐基隆後,連年策劃展演的「海港山城藝術季」為我撐開了這個城市與劇場版圖的理解疆界。起初他們在藝術總監魏雋展的老家南榮路 73 號,一棟過去曾是齒科的五樓宅邸以小戲節形式展演,今年,在身兼編劇、翻譯和戲劇顧問的「劇場斜槓人」周伶芝加入,擔任連續三年的策展人後,海港山城和南榮路 73 號之間的關係,有了更深層綿密的關連。
碼頭工人宵夜劇場
「過去的海港山城藝術季,只是單純在老房子裡做藝文展演,但這房子本身就有濃厚的城市和時代象徵,所以我想在三年內透過策展,讓基隆的城市身世、歷史碎片、生活切面,藉由展演和房子對話出一種關係」,作為土生土長的基隆人,狹仄、潮溼、港口味,在周伶芝的記憶裡,演化成另一種熟悉又複雜的親密關係,沿著這層關係鋪展開的,是港口飄泊來去的碼頭工人史,是應運而生的漁市工人宵夜,是旭川河流經底下、宛如基隆心臟的傳統市場和各種商品流通的舶來品委託行,更是隨國際化而過早盛行的街角咖啡,是舊移民與新移工在這座充滿曲折巷弄城市裡上演的更為曲折的集體歷史和邊緣軼事⋯⋯
過去一年,周伶芝帶著參與藝術家們走遍基隆市集和公共空間,在街坊咖啡和理容院、美甲攤聊天做田野,也邀請《靜寂工人:碼頭的日與夜》作者魏明毅與藝術家交流基隆的城市庶民經驗。製作團隊戲稱,這是有史以來吃到最多美食的田調,說到這裡,周伶芝忍不住露出在地人的驕傲,「戲好不好看,人人感覺不同,但我可以拍胸脯保證,來看戲吃到的東西一定好吃」。
沒錯,不只有戲看,還有美食入口。這次的『2017「泊」——基隆海港山城計畫』不只在老宅內設置物件人偶劇場《繭》,結合攝影、文件、即場演出、物件裝置的「窺聽」展覽,還有一場午夜前在漁市場上演╱開動的《貴美的餐桌》,「藝術家準備了一桌碼頭工人料理給觀眾吃,邊吃邊讓觀眾體驗工人、食物與漁市場和城市的關係」,周伶芝笑說,這樣的「宵夜劇場」,才是基隆生活最地道的醍醐味。
這樣的表演不太存在票房問題,因為每場觀眾至多 2、30 位,「售罄」字樣雖不等於投入人力成本的回收,數字之外卻是扎實的人與城市、與土地關係的重新締結——以藝術為媒介。我不太確定,這類「接地氣」的展演會不會蔚然成風,但在厭世而封閉的城市╱劇場結構中,這股清新的氣息,讓我止不住地尾隨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