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難的向度,日常的向度——《日常的中斷》
因為服役時成為消防替代役,而有機會稍稍接觸到之前未曾想像過的台灣消防發展史,才瞭解一些意外的事實,例如,台灣是遲至 1995 年,因連續多起公共場所大火(其中包括史上單一建築物死亡人數最多的衛爾康餐廳大火),引起社會民意壓力,才促使《消防法》的修訂與創立消防署,消防業務才開始從警察機構中獨立出來,有更完善的法規與更多資源。又例如,我所在的單位為特種搜救隊(簡稱特搜隊),這也是在 921 大地震時,由於看見國際來台搜救隊的先進技術與裝備,中央與地方才起而效法。總而言之,台灣消防體系成立時間之短,是為意外之一,而成立的契機則多與大災難息息相關,是為意外之二。
真要說起來,我和災難似乎也有些「緣分」。除了服消防替代役不免接觸到各種火災、山難、水難或急救外,此前兩度赴日本交換留學,第一次前往仙台,正好就在交換留學的期間碰上日本東北 311 強震,雖幸當時我人正好返台過寒假,沒有正面遇上地震,但看著新聞與網路的畫面、看見那些曾經去過或根本就是生活一陣子的場景,就這樣硬生生崩毀,還有兩個月後回仙台收拾宿舍,親眼見到大震威力依舊殘餘,心裡都滿是複雜又哀傷的情緒。第二次前往東京,沒有直接碰上災難,但一整年期間,在電視新聞上,經常看見有關「首都直下大地震」的專題,也讓我感到災難的形影相伴。
這些經驗,總是讓我覺得,台灣社會對於「災難」的認知十分淺薄。每年台灣遭逢的天災——大大小小的地震、風災、水災、旱災等都不在少數,然而防災的意識卻並沒有深植人心;或者應該說,普遍在台灣人的意識裡,都認為災難(無論天災或人為)離自身非常遙遠,是特例中的特例,所以人們很難將自身與災難連結。同時,由於大眾媒體敘述框架的僵固,使得社會普遍對於災難的想像也過度平板,一方面在視覺上要觸目驚心,一方面在情緒上要聲嘶力竭、血脈賁張,卻忽略了災難有多種向度,它所造成的傷害乃至改變,有大有小,有顯有隱,有淺有深;這也致使人們誤認災難的距離。
此外,災難與日常的關係不是對立的二元,而是彼此糾纏,難捨難分。巨大災難發生的當下,過往熟悉的日常確實會因此中斷,然而卻並不是把災難處理完之後就能「回到」日常,而是,在災難之後,人們必須在廢墟中重新建立、熟悉另一種日常。
在如此前提之下,《日常的中斷:人類學家眼中的災後報告書》出版,實在別具價值與意義。此書主要記述千禧年之後,東北亞、東亞、東南亞所發生的三場巨大災難——東日本大地震、中國汶川大地震,與印尼的南亞大海嘯——及其後。主要聚焦於地震與海嘯,大概是因為這兩種災難的特性:難以預測,突如其來,而且災難持續時間短,但破壞力驚人,故復原所需的資源、支援與時間,卻比任何其他災難都要來得更長。而其別具價值與意義之處就在於,首先,「大災難及其後」其實並不是台灣書市與知識分子長期關注的議題,然而要成就這樣詳盡的記述與觀察,並且提供廣闊之視野,不局限在一地一時,這都需費極大力氣多方考察、採訪;讀者自然能在其中進行跨地域、跨文化的比較,這是其一。
其次,作者阿潑的這份「災後報告書」,看得出她身為「記者」所欲呈現客觀事實的努力,並未落入台灣習以為常的單向度敘事模式(例如,台灣習慣一味稱讚日本在災難發生時的「守序」、「平靜」,卻忽略人們在情感上的壓抑,以及政府可能藉著人民的「守序」而遮掩事實;或者,對汶川地震的敘述並未刻意偏向共產黨的英雄敘事,也未受到國族意識型態的干擾,而能呈現真實的面貌,能展現災難的各種向度,這是其二。同時,她也展現「人類學家」(即使她自己可能不同意這個稱呼)的養成,能夠在災難現場的客觀事實之外,看見其中的「人」——人的生活、人的歷史、人的文化,以及他們在此前、此後如何自處。這是在災難的向度之外,展現了日常的向度。一如書封文案所述:災與厄,實是人類的定義,但對地球而言,這卻是再自然不過的現象。換言之,「災難」概念本身,原就是人類視角下的產物,是故考察災難,也不能忽略這一視角本身。而《日常的中斷》跨越了地理界線,正是藉由不同國族、不同文化的人們面對災難的態度與應變,去呈現「人類」的普遍共性。
可貴的是,在災難與其後,阿潑帶領讀者看見了「日常的中斷」,也看見了「中斷的日常如何被重建」:在 311 之後,在地人要靠在地的水、土、空氣來治癒震災的傷;在汶川大地震之後,讓成都建立起一個「開放」、「透明」、「全民參與」的「公民社會」;在南亞海嘯之後,當地的年輕導覽女性變得更積極、更想透過不同的語言,讓全世界都能聽見他們的故事。人類面對災難,能展現其韌性,能在絕望中找回希望,能在失去中習得教訓,就像台灣的消防體系,總是建立或進步於災後。書中稍微提及 921 地震,我想做點補充:事實上,為了提醒大眾的防災意識,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也於南投光復國中的地震原址設立「九二一地震教學園區」,完整且詳盡地保留了隆起的斷層,也藉由倒塌建築的分析來試圖傳遞各種防震知識,是非常值得一看、不輸國外的博物館。
透過《日常的中斷》,能夠讓讀者理解災難與日常的更多向度,拉近對災難的理解與想像。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讓人理解防災之必要,以及重新讓人體認到日常與生命之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