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小時候是一位什麼樣的讀者?請與我們分享您當時對閱讀世界的想法。
我媽媽很有藝術細胞,多虧了她,我小時候才可以閱讀到比較特別的書籍。媽媽從年輕時就開始擔任刺繡講師,教許多學生刺繡,所以我家有很多刺繡時可以參考的圖書與教材,大部分都是從國外引進的專門書籍,包含許多當時很難買到的動物、植物與昆蟲的圖鑑。
用水彩精巧描繪出的圖鑑,帶給我從未體驗過的、充滿魅力的世界。我記得很清楚,小時候我都會自動自發看著圖鑑畫畫,或是隨意修改刺繡的範例圖案,就這樣度過了大部分的童年時間,那時的書本對我而言就像美術老師一樣。
是什麼原因讓你確定自平面設計工作轉向專業插畫作者?有發生什麼事情嗎?
大學的主修課,讓我開始對平面設計與插畫感興趣,兩個都是很吸引人的領域。畢業後,平面設計代理公司向我提出了蠻好的待遇提議,所以我開始從事平面圖像設計。原本的我很喜歡構思圖像與創作的過程,但是很可惜,因為隨著經歷與年資的增加,工作內容漸漸偏重於比案、發表等外務。我更想要把握時間,重新找回我想做的事情,因此最後轉為自由接案,從事插畫創作至今。
在這本書裡,你以錯視技法繪製的原因是?
這本書的主題是書,書是具有單純結構,既平凡又親近的物品,不過同時也是連結現實與想像世界的媒介,書的這個特點,很適合帶入超現實性的主題。可以帶來更多元與開放解讀的超現實主義視覺語言,例如錯視、扭曲、隱喻等等,都是我一直都很感興趣的範疇。因為,比起傳遞一項清楚的訊息,我更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讓每個看的人都可以對照自己的經驗,去做出更多元的解讀。
繪圖前你會做什麼準備?請您描述如何完成一張圖像的過程。
在時間允許的條件下,我會反覆檢查與梳理我的構思,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特別準備。正式著手創作時,我會先用黑白色,描繪出符合該型態與質感的元素,然後再掃描到電腦裡,上色與合成為一個圖像,實際的製作過程非常複雜,有許多變數,每次製作的過程也根據變數而有些不同。盡量多看完成的圖像,經過幾次修改的過程,一直到滿意為止,才算最終完成。
古典藝術和音樂對您的創作產生哪些影響?
有許多藝術家在比現今更惡劣的環境中,創作出許多優秀的畫作與曲子。他們的作品中蘊含著長時間的忍耐與熱情,幫助我從視覺與聽覺中獲得靈感,甚至是產生對藝術的敬畏之心。這份敬畏讓我在創作時,能夠如同眺望著遠處航海般,維持平常心,不患得患失。
在這本書繪製過程裡,哪些音樂曲子對你有些幫助?
平常我會聽許多不同類型的音樂,不過創作時我主要聽沒有歌詞的電影配樂,或古典演奏曲。這類的音樂幫助我徹底進入想要表達發揮的狀態,創作這本書時,我好像最常聽德國作曲家麥克斯‧李希特(Max Richter)《Sleep》專輯裡的曲子。
這本書的書名《Promenade》是取自我從小就很喜歡聽的俄羅斯作曲家穆索爾斯基(Modest Petrovich Mussorgsky)的絃樂曲《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中收錄的4首間奏曲〈Promenade〉。
不工作的時候你通常會去做什麼?
就算是不工作的時候,我也不自覺地習慣了構思作品,所以實際上我與工作分隔的時間並不多,平常我的休閒娛樂是散步,或看看電影,比較有空閒的時候,也會獨自去旅行,然後一整天就只看書,或是在能看到很多星星的晚上,躺在草地上看星星看個幾小時。
你接下來的工作計劃?
我想,就現階段而言,完成手邊正在創作的下一本繪本著作,是最最重要的工作目標。因為我想透過每一頁的圖像,表達出許多想法,如果條件允許,我計畫將一步步地慢慢體現我腦中的構思。我希望能長時間不間斷地創作書與繪本。
李炡昊 Jungho LEE
生於首爾,弘益大學美術學院主修視覺設計,畢業後擔任圖像設計師,自 2007 年起從事插畫創作。他從古典藝術和音樂中汲取靈感,在不同的媒介上作畫,並於 2014 年開始專注於繪本書籍創作。作品《Promenade》2016 年在英國插畫家協會(AOI)世界插畫大獎中獲得年度專業書籍類最高榮譽獎(Overall Professional Winner)。
採訪 林鈺雯
翻譯 Wang Yu Ying at Agency PK
本文感謝大塊文化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