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報》分析多項研究,從全球販售的9,000種水產中,發現有近四成的產品都標示不實——這意味著,你吃的魚很可能不是你買的魚
《衛報》的「海景」(Seascape)專欄分析了近年發布的共 44 份研究,發現從 30 多國的餐廳、魚販和市場中取得的共 9,000 多種海鮮產品樣本中,有 36% 的樣本都與其產品標籤不符,揭露了全球性的大規模「海鮮詐欺」。
許多研究使用了相對新穎的 DNA 分析技術。其中一份研究比較了加拿大、美國、英國、新加坡、澳洲和紐西蘭的魚販、超市和餐廳販售標示為「鯛魚」的魚,發現約四成標示不實,其中英國和加拿大比例最高,達 55%,其次是美國,達 38%。
這些魚有時被標示為同科的其他物種。例如在德國,有 48% 標示為國王扇貝(Pecten maximus,即大海扇蛤)的樣本,實為不那麼搶手的日本帆立貝(Mizuhopecten yessoensis)。研究也發現,從義大利魚販和魚市場購買的 130 份鯊魚肉片中,有 45% 標示不實,實以較便宜且不受歡迎的品種,取代義大利消費者最喜愛的鯊魚種類。
另外有些海鮮實際上是瀕危或易危物種。在一項 2018 年的研究中,英國各地以笛鯛(snapper)名義出售的樣本中,有 67% 其實不屬笛鯛科(Lutjanidae),而是令人咋舌的共 38 個其他物種,包括許多珊瑚礁魚類,這些魚種很可能已因棲地破壞與過度捕撈而備受威脅。
還有些樣本甚至不全然是海洋生物,比如在新加坡販售的蝦球裡,經常發現含有豬肉,沒半點蝦肉。
長久以來,漁業詐欺一直是全球周知的問題。由於海鮮是國際貿易程度最高的食品之一,往往會經過複雜而不透明的供應鏈,因此極其容易有標示不實的情況——全球海鮮捕獲量的很大部分,會先從漁船送至大型轉運船進行加工,而在轉運船上要貼上不實標示相對容易,而且有利可圖。
非營利海洋保護組織 Oceana 的美國倡議專案副理貝斯‧洛厄爾(Beth Lowell)表示,在海鮮供應鏈中,有太多「將低價魚類刻意誤標為高價物種、或將養殖魚類標為野生魚」的機會,而一項又一項的研究不斷發現,標示不實在各地都極為普遍。
然而,這些研究有時是針對已知有問題的物種,意味著全球海產有 36% 必然標示不實的結論並不準確。同時,這些研究使用的研究方法和樣本各不相同,且漁產標錯也不總是刻意為之——雖然絕大多數的狀況都是低價魚替代高價魚出售,表明這是存心詐欺,而非粗心大意。
此問題在餐廳裡似乎屢見不鮮。在首度大規模檢驗歐洲餐廳標示不實程度的一項研究中,超過 100 名科學家暗中蒐集了從 23 國共 180 間餐廳點用的海鮮。他們將 283 份樣本連同菜單介紹、日期、價格、餐廳名稱和地址,一同送往實驗室,逐一分析每個樣本以確認物種,然後對照菜單上的名稱。結果發現,有三分之一的餐館販售了標示不實的海鮮。
西班牙、冰島、芬蘭和德國的餐廳標示不實的比例最高,從四至五成不等。烏鰭石斑魚和刺鯧(俗稱肉魚)等是最常被貼上不實標示的物種,此外,客人所點的白梭吻鱸、比目魚、黑鮪魚(藍旗鮪魚)和黃旗鮪魚也有五成機率不是真貨。
有時魚類會以相似的物種取代,例如用一種鮪魚代替另一種鮪魚出售。然而更多時候,替代的魚種是截然不同的物種。
一種十分普遍的「偷天換魚」,用的是鮮為人知的廉價𩷶屬(pangasius)魚類,如巴沙魚;這些在越南和柬埔寨廣泛養殖的𩷶屬魚類,和其他白肉魚(如鱈魚、比目魚和黑線鱈)的味道與肉質相似。
其它替代品則更令人坐立難安。在新加坡市場購買的蝦球等混合海鮮加工產品,標示不實的比率為 38.5%。研究員在一個個蝦球樣本中,也一再發現豬的 DNA。
而在中國,研究員從當地市場購買了 30 家市售品牌 的153 包燒烤魚柳產品,檢測發現「標示不實的比率驚人,令人堪憂地至少有 58% 」,部分產品甚至以有致命劇毒的河豚替代。
替代用的魚可能有害健康。各種鮪魚的替代品中,常見的有玉梭魚(異鱗蛇鯖),一種難以消化的油魚,而其它替代魚類體內則有可能危害健康的寄生蟲。還有一些替代品營養價值較低:當吳郭魚冒充紅魚(赤鰭笛鯛)出售時,人們吃下肚的營養也較少,包括較低的 Omega-3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
針對海鮮標示不實的狀況,曾獨立執行近 20 項調查的 Oceana,在 2016 年對 55 國共 200 項研究進行全球性的文獻回顧,發現從魚販、超市和餐廳取樣的魚中,平均每五條就有一條標示不實。
情況不見好轉。2019 年,Oceana 檢測在加拿大六個城市的食品零售商和餐廳取得的樣本,發現有 47% 樣本標示不實。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海洋與漁業研究所的漁業經濟學教授拉希德‧蘇邁拉(Rashid Sumaila)表示,以低價魚冒充更熱門且昂貴的魚販賣,經濟誘因相當可觀——甚至還能透過「洗」非法捕撈的漁獲,來賺取更多的錢。
在 2020 年的一項研究中,蘇邁拉計算出每年非法捕撈的漁獲量有 800 至 1,400 萬噸。他表示,以重量而言,這「相當於每年偷走 1,500 至 2,000 萬頭牛。」
「洗魚」往往與大型「遠洋」船隊的非法、未報告、不受規範(Illegal, unreported and unregulated,簡稱 IUU)捕撈有關,這些船懸掛著他國國旗,在非洲、亞洲與南美洲的海岸附近作業。通常,漁獲會送至大型轉運船上處理,而在轉運船上,摻合合法與非法漁貨、貼不實標示等行徑,都相對更為隱密。被抓包的風險很低,因為海鮮供應鏈的監管與透明度都十分薄弱。
「這樣做可以撈到很多油水,」蘇邁拉説。
吃虧的是其他人。蘇邁拉的研究結論是:洗魚每年導致 260 至 50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因為非法或貼上詐欺標示的魚類削弱了合法產業的競爭力,使正當的從業者難以競爭。「這會腐蝕整個產業,」他說。「如果不加以制止,非法捕撈只會持續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