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距離徒步的美好經驗是否能夠在故鄉台灣重新複製?我時常在異地徒步旅行時思考這個問題,但後來發現,重點也許並不在能否複製,路已經在那兒了,就在身邊,像血脈一樣擴展在這座島嶼的每個角落,不需要花太多時間找答案,最快的捷徑就是走出去,踏上看來稀鬆平常的原野、故土、舊路,理解家鄉和世界的線索就在其中。
節自《折返》
山海圳國家綠道以台江國家公園的鹽水溪口濕地為起點,沿嘉南大圳上溯至烏山頭水庫,經烏山嶺東西口步道翻越到曾文水庫,隨後途經幾個阿里山的鄒族部落後,穿過特富野古道銜接台十八線公路至塔塔加,最後抵達台灣最高點的玉山主峰。起終點海拔落差 3,952 公尺,全程 177 公里,是一條適合使用多元載具的路線,可以徒步、騎單車、坐公車,甚至用搭船或搭便車的方式去完成。
若由海走向山,這會是一條曾文水系與原民遷徙的溯源之路;若從山走向海,則是一趟複製水滴旅程的生態廊道。由於去年已經走過類似的路線(從鹿港海岸線走到玉山主峰),所以這次計畫逆向而行,用七天時間,以玉山登山口的日出和台江濕地的夕照為起終點,用雙腳複製水的旅程,串連台灣的大山與大海。
這條路線的公路占比很高,一路上不會一直都是高山百岳的大景,但能用雙腳深入的日常風景其實更吸引我們的目光。因為林道和街道的本質並無不同,都是為了「連結」,連結文明和荒野,連結內在和外在,連結過去與未來。至於具體能夠連結到什麼呢?那得用雙腳找出答案了。
聖山之路
9 月 29 日,在世界步道日的這天清早,我們從東埔山莊出發,走到玉山登山口後,山海圳國家綠道的徒步之旅正式啟程。陽光燦爛,一掃昨夜大雨不停的陰霾,露珠和雨滴凝結在樹梢發出刺眼的光芒。我凝視其中一顆理論上應該很快就會蒸發的水滴,想像它從天空落在山頂之後,隨著我們的腳步從台灣的屋脊出發,走過山徑、古道和公路,在原鄉與山林之間盤繞,接著一點一滴匯聚成河流、水圳,蜿蜒穿越溪谷、流淌農地,最終流向大海。
山海圳的「聖山之路」範圍涵蓋塔塔加至曾文水庫,距離 95 公里,約占綠道總距離的一半。若是把地圖攤開來看,可以發現路線其實和曾文溪大致並行,沿途經過的幾個鄒族部落,如特富野、達邦、里佳、山美、新美和茶山是這段路線最具特色的人文景觀,部落的神話、歷史令人著迷,與當地居民對談後,更對鄒族的生命觀和價值觀有了新的認識。
鄒族人相信,在上古時代大地曾有洪水來襲,部落的人們和動物一路往曾文溪上游逃難,最後逃到了玉山和阿里山一帶。但眼見洪水遲遲不退,鄒族人便派一隻小鳥去下游查看,這才發現有一尾大鰻魚堵住出水口,大水因此遲遲無法退去。族人因此拜託一隻大螃蟹去夾了鰻魚的肚臍,鰻魚身子一痛就呼溜溜地跑走。洪水終於退去,鄒族人便在現今的達邦建立第一個部落,也蓋了一座庫巴(Ku-Ba,男子聚會所)。
當晚我們便在達邦部落過夜,晚上經過一戶人家正在處理曬乾的愛玉籽,好奇打了聲招呼後被邀請入門。主人莊先生很親切也很熱情,端出一鍋愛玉凍請大家吃,還讓我們實際練習如何將剖半曬乾的果實由內往外翻的技巧。在輕鬆的言談中,莊先生提到,部分鄒族人過去的生活範圍其實在台南的安平,幾百年來因為外來政權和政治版圖的重劃,族人才慢慢遷移至現今阿里山一帶。我很驚訝,因為這條四百多年來的遷移路線,正是山海圳一路穿越的所在。
隔天從達邦部落出發,一六九縣道是通往里佳唯一的聯外道路,這因此讓這座只有兩百多人居住的部落顯得格外脫俗。有人說,這裡就是台灣的世外桃源,有湛藍的天空、清澈的溪水,人們稱它為「藍色部落」。里佳位處群山環繞的溪谷,入夜後幾無光害,可以看見螢火蟲,也能用肉眼觀賞夏末的銀河與星空。民宿主人翠蓮姐說,她在部落待了近四十年,最難忘的就是九二一大地震後無水無電的日子。我好奇問道:「是因為生活很不方便嗎?」
「不,不是這樣的。」翠蓮姐解釋沒水沒電不打緊,舊時的山居生活早如此過慣,她最懷念的是入夜後,整座漆黑山谷被閃耀星光填滿的模樣。我抬頭望向天空,看見一道淡淡的銀河和閃爍的木星。
看過星星,我們挨著新架設的路燈在部落裡轉了一圈。突然在沒有預期的狀態下,聽見不遠處傳來的美妙歌聲,走近後發現是村子裡的母語教學課堂,男女老少正在合唱動人的歌曲,以鄒族語言傳唱的民謠聲聲迴盪在山谷裡。雖然地處偏遠,但其實台灣許多山區部落的收訊品質甚至比平地還好,手機收訊滿格,還有免費的無線網路可用。我錄了一段合唱上傳到社群網站,幾秒鐘的時間就能將這份感動傳送到千里之外,但其實心裡很希望大家能親自過來一趟,因為這裡很「緩慢」,是再快的網速也抵達不了的地方。
南方澳大橋在這一天的早上因故倒塌,那怵目驚心的畫面透過手機持續播放,也看見許多人在網路社交平台張貼與大橋的合照,訴說當時的點點滴滴,如同巴黎聖母院發生災難性大火時,世界各地的人們用照片憑弔一個可能無法還原的美好回憶。
我想大家之所以會感到如此痛心,是因為曾經和這些地方產生過一定程度的「連結」。走過、看過、撫摸過,使得原本毫不相干的名勝、建築或風景,因為有了腳步的介入而成為記憶的一部分。哪怕僅是匆匆一瞥或擦身而過,都能引起心裡一片漣漪。所以我們會慨嘆某一片森林消逝、某一座山屋燒毀、某一條林道坍塌;也會為了被拆除的舊建築、自燃的古蹟,甚至是不再經營的老麵攤而感到惋惜。我突然發現,去過愈多地方,愈能發現自己和環境息息相關,無論那個地方有多高深、有多偏遠。
大圳之路
山海圳國家綠道的前身是「台江山海圳綠道」,那是一條全長 45 公里,自台江國家公園出發至烏山頭水庫的單車路線,由台南社大台江分校在 2007 年發起,經台南市政府支持,於 2016 年規劃完成。2018 年,各相關組織倡議將綠道延伸至玉山,才因此有這條山海圳國家綠道的誕生。為了將路線延伸至阿里山和玉山山頂,從烏山頭水庫串連到曾文水庫這路段,必須取一七四縣道後銜接昔日的東西口健行路線才能打通。至於為什麼路線非得要如此規劃?這得從「大圳之路」背景故事的嘉南大圳說起。
日治時代,為了嘉南大圳(舊稱官佃溪埤圳)這項有利農耕的大型水利工程,八田與一在興建烏山頭水庫之時,有感官田溪的流量不足,遂計畫引入曾文溪充沛的水量,於是他用七年時間鑿通烏山嶺建成了 3 公里長的「烏山嶺引水隧道」。
嘉南大圳整體工程於 1930 年竣工,但因為取水量仍舊不足,所以八田與一曾於 1939 年提出在上游大埔溪興建水庫(也就是曾文水庫)的想法,但這計畫因為戰爭擱置。後來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的隔年,八田與一因搭乘郵輪大洋丸被美軍潛艦擊沉而罹難,水庫工程因此停擺,他的骨灰於同年下葬於烏山頭水庫旁。一直到1967年曾文水庫的工程計畫才重啟,1973 年完工,成為台灣第一大水庫與湖泊。
登山界著名的「東西口健行」(烏山嶺東西口步道),位置就在引水隧道上方跨越烏山嶺的那條山路,是六〇年代許多大專院校生的團康路線。但因為多年來的天災摧殘,加上後來興建了水力發電廠,因而讓這條紅極一時的健行路線消失在荒煙蔓草中。步道只有 4 公里,是這幾天來徒步最短的距離,卻是走來最狼狽辛苦的一段路,然而這也是將「山」與「海」貫通的重要通道,意義非凡,是連結大圳與內海的關鍵。
內海之路
山海圳的主要倡議者吳茂成老師兩年前曾為文寫道:「在台灣山海圳國家綠道倡議之路的提醒——走路就是寫作,更是研究,為台灣而走,為環境而行!歸來,如何把經驗化為知識,這是另一條義行反思之路。把走過的路,化為魚眼地圖的圖像,化為文字的情景,翻轉走路經驗的長度與廣度。」
走路就是寫作,這短短六個字讓我反覆思量。去年也是差不多這個時間,我們從鹿港海岸線出發走到玉山山頂,完完整整地從海走到山。那段徒步因獨具個人意義而在心裡鑿斧甚深,是思考自己從何而來又該往哪去的旅程。這次有機會挑戰從山走到海,再一次用腳、用心去丈量山與海的距離,視野獲得了更新,也感受到身體深處生鏽的齒輪又重新運轉了起來。
徒步旅行第七日,也是迎向山海圳終點的最後一天,我們切換成單車模式,要用雙腳踩踏完成最後的路程。前幾日從高處俯瞰深遠的溪谷,曾文溪看起來只是寬度幾公分的水流罷了,但下午行經曾文溪渡槽時,從大橋上看見曾文溪和兩岸的芒花,不禁驚嘆竟然已是如此廣闊的河道,內心激動難以平復。山與海的距離很長,也可以很短,端看用什麼尺度去衡量。曾經以為很遠的距離,也是憑著一個又一個累積的步伐所完成。如同一顆水滴,看來微不足道,隨時都有可能蒸發,卻能從涓涓細流形成百倍、千倍大的滾滾河川。
如果想要實踐這樣的徒步旅行,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打開地圖,設定一個想去的地方,那可能是一座山或一片樹林。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就是走出家門。走路就是寫作——去寫一篇屬於自己的故事吧。
山海圳路線資訊
地理領域橫跨兩個縣市、十個鄉區、三個國家風景區、兩座國家公園、兩座水庫、三大河川流域;人文領域串連台江、西拉雅、鄒族等三大族群文化圈,是一條承載著台灣歷史、自然環境、族群文化之特色,串連海——圳——山的國家級綠道。全程可分成三個路段:
‧歷史人文的「內海之路」:台江海口至善化茄拔,距離 30 公里
‧水利遺產的「大圳之路」:善化茄拔至曾文水庫,距離 52 公里
‧原鄉生態的「聖山之路」:曾文水庫至玉山主峰,距離 95 公里
國家綠道計畫
以 2017 年國發會「建構綠道網絡之策略規劃」計畫為基礎,加上千里步道協會十年來推動環島步道路網的經驗,結合公部門與相關民間單位的力量,經行政院召開跨部會會議,審議結論原則通過七條國家級綠道的主題軸線,分別是淡蘭百年山徑、浪漫台三線樟之細路、台灣山海圳綠道、糖鐵綠道、水圳綠道、南島綠道、脊梁山脈保育綠道,並將其中的由民間倡議發起的「淡蘭百年山徑」、「山海圳綠道」,以及客委會統籌推動的「樟之細路」,列為三條優先示範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