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秀影城去年開始引進「英國國家劇院現場」系列,將許多台灣觀眾沒有機會看見的劇作放入電影院,並吸引平常沒有看戲習慣的觀眾走進電影院一探究竟。今年的劇碼中,我們看見電影《猜火車》導演丹尼‧鮑伊(Danny Boyle)所執導的《科學怪人》全新版本,為舞台劇版本重新寫成的劇本將重點放在兩位主要角色:法蘭柯斯坦(Frankenstein)與怪物身上,尤其是怪物的角色,有了大量獨白的表達空間,怪物不再是無聲的。
開場,舞台中央一張半透明的膜漸漸透出光,空間上方懸掛無數 LED 暖光燈泡,這些小小的亮點在全劇中跟著場上節奏忽明忽暗,是群星、是電也是火焰,而在此它們配合著低沈的電音鼓聲閃爍,怪物就在這獨特的、電與光的呼吸韻律中從膜中誕生。觀眾一開始就與他在一起,看著他在燈光明滅中如嬰兒學習第一次走路,體驗雨水、日出、寒冷與人性醜惡,這開場就建立的聯繫使觀眾能夠傾聽他的情感。
為了強調兩位主角的兩面性,導演做了很有趣的演出安排,在一場場的演出中,演員班尼迪克‧康柏拜區(Benedict Cumberbatch)與強尼‧李‧米勒(Jonny Lee Miller)在不同場次中分飾法蘭柯斯坦與怪物,在創作者與表演者的簡短訪談中,強尼分享他如何將班尼迪克在飾演怪物時的習慣動作加入法蘭柯斯坦角色裡,例如怪物的口吃行為在法蘭柯斯坦那裡就變成因陳述理想、因雄辯而激動的單字重複。他們互相是對方,因此愛與恨、嚴苛與寬容的情感混雜在一起。
其實法蘭柯斯坦與怪物的互相滲透也表現在人們對他們的普遍理解中,原著小說被翻譯成眾多語言、電影改編的版本也有好幾部,人們對這個故事相當熟悉,但當談論怪物時,卻常誤以「法蘭柯斯坦」稱之,而扮演上帝、創造了怪物的科學家,在本質上不是比怪物更像怪物嗎?
《科學怪人》成書的年代是工業革命正發展蓬勃的 19 世紀初,經過了文藝復興與科學革命的理性洗禮,西方人頭頂上的神之光被科學與理性之光給取代,瑪麗‧雪萊(Mary Shelley)就是在這一片向科學、向科技的崇拜中創造了「怪物」,指出在理性探照燈的範圍外,有著無法被照亮、被理性理解的「人之本質」。
丹尼.鮑伊的《科學怪人》改編很吸睛,演技、技術之間的完美配合、演員的發揮和焦點清楚的劇本,它在許多方面都令人驚喜,但就一個「改編」作品來說,它忠於原著、卻也被原著困住。如果要說此版本有什麼美中不足的地方,也許就是:在 21 世紀做這齣戲,它缺乏一個新問題。演出固然精采,但其開展的感受與思考空間並沒有超出原著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