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大山位於南投縣信義鄉望美村,是台灣百岳「八秀」之一,海拔標高 3,263 公尺,屬玉山山脈,稜線上的步道抬頭可以清楚遠眺玉山群峰,往下則可俯瞰蜿蜒的陳有蘭溪谷與新中橫公路。登山口在郡大林道 32K 處,由此出發往返郡大主峰的距離不長,平均健行時間約五至六小時而已,加上稜線視野遼闊,天氣好必有大景出現,是很受山友歡迎的入門百岳;而林道風景優美,路況頗具挑戰性,因此本身也是越野單車騎行的熱門路線。
郡大林道
因為全長 32 公里林道的路況並不是很好,而且時常有落石或零星坍方,行車時間至少兩小時起跳。加上起點的管制哨通行時間是早上八點到下午五點,所以扣掉車程後,若想在白天完成單攻路線的往返,實際上能走的時間大概只剩五個小時,因此通常是一趟不得不趕路的行程。而且受限路況,抵達登山口必須搭乘高底盤的四輪驅動車,這也因此刷掉不少登山客過去走踏的意願。
可以稍微想像一下,天還沒亮便要搭車出發、在崎嶇的林道搖搖晃晃至登山口後立刻起登、趕著起點柵欄關門前登頂後折返下山,接著再忍受顛簸難行的林道才能回到平順的公路上(這還不包含回家的車程),也因此,郡大山常被形容是「坐車比爬山還累」的百岳。
記得 2009 年,也就是距今十年前我第一次爬郡大山,當時天還沒亮就從彰化搭得利卡貨車接駁至登山口,因為路面太顛簸且坐在靠窗位置,我的頭沿路都在撞車窗玻璃,甚至幾度因路面起伏太大而彈起撞到天花板。一邊昏睡一邊撞擊,撞到登山口時已經暈得七葷八素,而下山回程時依然靠窗,依然繼續顛繼續撞,當時開玩笑如果下次再有機會爬郡大山,一定要在車子裡戴安全帽。幾年後和朋友相約再去一次郡大,同樣以得利卡接駁車入山,卻在進入林道不久後因落石太多而撤退,這因此讓我對重返郡大山更望而卻步。
還好在 2017 年底,入口的檢查哨已經撤到 22K 的望鄉工作站,進出起點閘門的時間不再受限,只要申請入山證,並在工作站開放的時間通過即可。這因此增加健行郡大山的時間彈性,當日出發的話,登山時間可以從五小時增加為七小時。但若覺得七小時還是不夠,想要走得更悠閒一點的話,可以提早一天進入林道的登山口紮營,那兒腹地夠大可停車可搭帳,還有遠山的風景可以看,而且隔天想要幾點起登都可以,起床後慢慢走路、慢慢拍照,輕鬆享受兩天一夜的野營加健行。
2019 年秋末再度安排一趟兩天一夜的郡大山行程,相較當時搭乘接駁車的窘況,十年後開自己的車上去,舒適多了,過去覺得又臭又長的郡大林道,現在兩個小時就能輕鬆開完,不需要趕時間,心情和景致都因此風光明媚了起來。
清楚記得車子行駛在某段濃密的針葉林道裡,音響正好播放謝銘祐《舊年》專輯裡的〈桃花過渡〉,一抬頭正好看見對面的西巒大山與整條稜脈突出於雲海之上,再過幾個轉彎,一頭壯碩肥大的水鹿悄悄快速通過並消失於樹林裡。傍晚,漫步的藍腹鷳隨著夕陽落下隱身於黑暗後,一輪明月照亮了整個被雲海籠罩的山谷。我挨著營燈和暖爐閱讀一本和山有關的書,書中說:「活著的人都正趕赴一個地方」,但作者的生命卻已奉獻予山,葬身於尼泊爾納查特河谷(Narchet Khola)紛飛大雪中的岩石洞穴。
郡大山
距離上一次走郡大山正好已過了十年。印象很模糊,只記得林道的車程好漫長、好顛簸,山上的箭竹林好高、好密,稜線的風景很美,然後走到了山頂,接著搖搖晃晃搭車下山,其它記憶則是一片空白。這次再訪郡大,特地抓了僅存一張尚可辨識背景的舊照片,沿途拿著手機比對,想要回到一樣的地方取景合影,終於在抵達郡大北峰的時候找到當時拍照的地點。
十年前的回憶漸漸重建,我陷入膠著的深思,比對照片和眼前的風景,發現草差不多一樣高,就連每一棵樹叢的分布位置都沒變,但是我不一樣了,變了很多,而山在心裡的分量愈來愈重,也彷彿愈來愈輕。十年前我仍沉溺在登山帶來的感官刺激與自我滿足,就像娜恩‧雪伯德(Nan Shepherd)在《山之生》書裡的自述:「當時的我對山不感興趣,只在意它在我身上產生的影響;就像一隻在男人褲腿邊蹭來蹭去的貓,愛撫的是自己,不是那個男人。」在歷經十年的山旅後,我已能將感官稀釋得澄澈一些,總算能夠暫時放下疑惑和矜持,並將對山的慾望轉化為生活的基本需求,如同上街吃飯或在家發呆。雪伯德說:「被探索的一方會隨著探索者一同成長。」再過十年,郡大山步道上的那棵冷杉應該會再長高一些,而由我開拓的山徑則會持續延伸,無論向內或向外。
另一個從沒預料的改變,則是十年前一位同行的隊友已在今年因病辭世。他是父親的山友,體力很好,大家總笑稱他是「一個沒有心臟的人」,因為他走路速度超快,上下坡彷彿都不會喘,而我是剛開始登山的菜鳥,懵懵懂懂,得緊緊跟在大家身後。聽說他過世前變得很憔悴,但在我記憶中他永遠是個強壯的人、是一位登山愛山的人。印象中他似乎已完成百岳的壯舉,或者沒有,反正數字很接近。但其實,零或者一百的差別已經不大了。
有時候會聽到一種問句:「你們把山都爬完了吧?」而這句話始終讓我覺得很不對勁,反覆思索著把山都爬完了究竟是什麼意思?是把每一座有名稱的山都爬完了嗎?那沒有名字的山呢?難道只是走到山頂就算爬過了嗎?有沒有試過別的路線或在不同的季節上山呢?一座山千變萬化的容貌都看清楚了嗎?我的疑惑很簡單:「山怎麼可能被爬完呢?」
相較於山的無垠,人類的足跡僅只是螞蟻走過摩天大樓的路徑,甚至更微不足道,無法用任何尺度衡量。那麼既然山是那麼無窮無盡、無法用數字量化,我漸漸認為登山這件事情只能劃分為 0 和 1:沒爬山和有爬山。然而廣義來說,我們所有人都生活在大小不一的山上,也都曾經用不同的方式經過、抵達,或攀越一座山。所以登山或不登山只是一種心境罷了,換句話說,這世界只分成自認為登山的人與不登山的人,沒有「爬完」幾座山這回事。
登頂後,我站在郡大山頂往南方的邊坡觀望,發現遠處有一座小水塘,還有幾條細細的獸徑,看來似乎還能繼續走下去,走到另一處尚未被我闢開的境地。但我終究沒有過去看看,三角點這道終點線緊緊把人綁住,讓人產生往前已無路可走的錯覺。原來路還很長啊,山與山、稜脈與稜脈,彼此緊緊相連,甚至深入海底、通往世界,怎麼可能走得完。
下山後過了一段時日,腦中突然開始思索一個問題:有沒有可能不為一段旅程設下終點呢?畢竟按照常理,所有的旅程終究都得返回起點,否則便僅是漫無目的的流浪。坐在快速運轉的高鐵上,我忽然想通了什麼,原來這段旅程叫做「人生」,因為大多數人並不會預設,也無法預測自己的人生旅途將通往何方。既然如此,為什麼不走慢一點、不多看一點呢?是害怕天黑嗎。
如何準備郡大山行程?
入山證需要事先上網申請,或者當天到南投縣信義派出所現場辦理。車子可逕自進入林道起點,約一小時抵達 22K 望鄉工作站後才需要停車受檢,接著再花一小時車程便可行駛到 32K 登山口。林道 0 到 20K 皆有水泥鋪面,跟一般產業道路的路況接近,20 到 22K 是未鋪面土路,22K 之後需要高底盤的車子才能順利通行。工作站通行時間是上午 8 點至 12 點,以及下午 1 點至 5 點,務必把握通行時間。登山口海拔約 2,900 公尺,夜間溫度很低,記得攜帶足夠的保暖衣物;路邊有活水源,但不穩定,建議車上帶足飲用水。
起登約半小時抵達望鄉山後便一路走在開闊的稜線,晴天陽光曝曬強烈,需要做好防曬工作並隨時補充水分。除了顛簸的郡大林道以外,郡大山的另一挑戰是濃密的箭竹林,布滿朝露的箭竹林會讓全身的衣物濕透,即使沒有下雨仍須備妥防水衣褲,並注意不要外掛太多裝備或物品在背包外部,以免被箭竹或樹枝鉤到而掉落、遺失。
圖 楊世泰、呆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