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配樂的工作對許多人來說常常是個謎,一來電影這行本來就是個黑社會,在沒取得門票前外人實在很難理解業內面貌;二來電影配樂技術繁瑣、創意多元、執行又常因為商業需求與製作考量產生各種變數,因此得要擁有足夠的專業知識、技術、加上江湖歷練,才能略為參透一二。
一般來說大家最好奇的往往是配樂家如何開始進行作曲工作,以國際產業標準(也就是好萊塢)而言,大部分的配樂都是在拿到定剪(screen-locked)的影像後,針對影像量身訂做與每個鏡頭、每個人物表情都完美契合的原創樂曲。在這之前,會有專人(music editor)提供剪接師合適的參考音樂(temp music)進行影像剪接工作。有些時候參考音樂選得太好、或是導演製片聽參考音樂聽得太習慣,偶爾也會造成作曲家工作不順暢,作曲家或許逼不得已必須寫一段跟參考音樂很像的新曲;最糟的狀況下,有些導演甚至會選擇直接購買參考音樂版權(若製片方預算允許)、放棄作曲家新寫的原創樂曲。
《2001:太空漫遊》(2001:A Space Odyssey) 這部上映於 1968 年、被譽為人類電影藝術史上最具影響力的經典之一,無論題材、形式、攝影、運鏡、剪接、配樂選用、音效在當時都為跨時代創舉,即便用今日技術與美學觀看依舊前衛,箇中細節與辯證隱喻之多,每隔一段時間總是引起不少藝文評論家重新討論。
導演 Stanley Kubrick 在片中選用多首古典音樂以及現代音樂(contempary music),影片開場由 Richard Strauss《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德語:Also sprach Zarathustra, Op. 30)的磅礡樂音帶領觀眾進入浩瀚宇宙,中段隨著 Johann Strauss 的《藍色多瑙河》(德語:An der schönen blauen Donau op. 314),我們與主角們一起在太空站與人造衛星內漫步起舞,此外由匈牙利當代聲樂作曲家 György Ligeti’ 所創作的《安魂曲》(Requiem for Soprano, Mezzo-Soprano, 2 Mixed Choirs and Orchestra)更是描寫片中神祕黑石的關鍵主題。這些配樂選用以及與影像搭配後產生的效果極為驚人,音樂不再只是服務影像的情緒配樂,反因為其本身存在的意義及藝術性與影像及文本概念相互撞擊,產生了「乘法」,進而被後世譽為神作。
但是接下來筆者要揭露的事實可能會讓許多影迷心碎,雖然 Stanley Kubrick 的確非常有品味與遠見,挑選了《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作為剪接的參考音樂,甚至拍片期間就在片場播放以培養現場氣氛,但其實當初他已指派頗負盛名的好萊塢作曲家 Alex North 為該片創作原創配樂(Alex North 是誰?簡單來說是比 John Williams 還資深一輪的前輩),且 Alex North 也完成了大部分的樂曲創作,甚至進了錄音棚錄製了管弦樂團。無奈 Stanley Kubrick 並不滿意這些新曲,且一直覺得它們比不上《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只能說,畢竟它是 Richard Strauss 寫的…要打敗他應該是真的很難),於是 Stanley Kubrick 開始尋找更多合適的古典樂曲,最後的結果便是今日我們所推崇的神作了。
至於 Alex North 的曲子則一首都沒被使用,傳聞他本人更是直到片子首映當天才知道這件事情;Alex North 的好友 Jerry Goldsmith(同為好萊塢傳奇作曲家)為此結果感到相當不滿,他認為 Alex 創作的樂曲極為戲劇化、可以為此片大大加分,甚至評論 Stanley Kubrick 使用《藍色多瑙河》是非常庸俗的選擇(Jerry Goldsmith甚至在 2007 年取得當時已過世 Alex 家人的同意,親自指揮管弦樂團重新錄製這些樂曲並出版發行)。但同時也有人認為 Stanley Kubrick 選擇這首極為平易近人、甚至可以稱作古典樂中的芭樂曲作為片中太空站與人造衛星場景的配樂是極為高明的手法,它嘲諷了人類對科學與工具的盲目追逐,暗喻著由宇宙中更高智慧的生命體來看,我們的文明或許充其量只是一場兒戲。
So which story do you prefer?
在 20 世紀初的無聲電影時代,每個戲院都配有一個管弦樂團,戲院的音樂總監在螢幕面前指揮樂團,演奏上個世紀流行的古典音樂做為電影配樂。因此以筆者觀點來看,反覺得 Stanley Kubrick 其實頗有與早期默片致敬的意味。但真相為何早已無從考究,而歷史與評論之間的模糊地帶與再詮釋權往往也讓我們離事實越來越遠,然無庸置疑,《2001:太空漫遊》對每一個創作者而言,絕對都是神片中的神片、經典中的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