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的立體主義IMAGE

語言的立體主義—— 周育正的「衛生」思考

這次的《刷新》展系列所呈現的,是周育正圍繞著「衛生」的思考,然而他把「衛生」放在更為複雜的語言架構下來處理。藝術家採用了數位網路社會的認知模式,展名的概念之間與展場的物件之間是網路關鍵字的統計關係,而非理性語言結構的推論關係。

家屋和天地 迪米特里斯・帕派約安努作品《Inside》

自從 COVID-19 疫情爆發後,居家檢疫與隔離引發的一系列身心理現象,對於空間的討論也一一展開。與從前相比,生活在現代社會的人們在居處空間的選擇上更多元。乍看之下,獨處的需求似乎也更容易達到,但城市的生活方式使人隨時暴露在大量訊息交換中,真正的獨處成為極為難得的經驗。

以美好年代為起點的法國視覺設計

當台灣己經可以享受較好的物質條件,我們應該開始讓生活美學、生活質感,甚至視覺文化可以得到更好關注。台灣有很多藝文活動,但卻沒有相對成長視覺設計的舞台,我們只有捷運階梯旁的海報框,沒有像法國地鐵海報牆、海報柱及廢棄建築物牆上違反張貼海報的環境。

《如何在北極生存 How to Survive in the North》

對我來說,只要你向下探尋得夠深,幾乎任何主題都可以變得很有趣,因此我偏好以現實世界真實發生的事件或者第一手經驗來當我的發想主題。即使當我訴說的故事發生在特殊的地點、不尋常的情境,我也試著去叩問那些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