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政局不公——韓國上乘推理劇《圈套》

論起描寫社會的寫實與黑暗面的力道,韓劇近年的確有超英趕美的實力,從傑出的犯罪電影,現在到戲劇都開始席捲亞洲市場,完全讓亞洲社會因密集競爭下的扭曲人心浮上檯面。

這兩年,從《秘密森林》揭穿政治與司法同床的真相;《李屍朝鮮》以活屍為包裝,諷諭著國家都可以因為官僚敗壞而活屍化;《天空之城》更直攻韓國的功利主義與階級至上;最近新劇《圈套》以一起懸疑命案帶出富裕階級的目無法紀,讓台灣曾發生的富二代駕車撞死人、讓小模暴斃在五星飯店等荒謬現世也現形在戲劇,呈現了朱門酒肉臭,且權貴隻手遮天的一面。

《圈套》高明在懸疑氣氛濃厚,推理線索布得好,以看似罪犯的人混淆視聽,之後才能抽絲剝繭到兇手現形,過程讓觀眾能享受推理的樂趣——這是日劇中逐漸流失的特點,這齣劇做得到位,很有日本推理小說早年的神采。主角一家人置身在荒山上被追殺,形同密室般逃不出去,既不知道兇手在哪裡,也不知對方有幾人與用意為何,光是這樣的開場,驚悚氣氛就被營造出來。

而且編劇筆下的受害者不再是傳統無辜的弱勢者,而是設定為知名主播一家,一名在社會擁有相當聲量的人,這樣的受害者在戲劇中較少見,更顯得任誰也逃不出那由巨富支配的犯罪羅網,令觀眾感受到兇手的勢力跨越政商,無所不在。此劇的反派角色營造得好,包含了包庇吃案的警察、不得已必須在共犯結構裡生存的警察,以及罔顧人命的權貴人士,如《秘密森林》的縝密,它讓人物反轉再反轉,人性如魔術方塊般難分,善惡只有在權勢威迫當下的選擇而已。

美國劇的刑案通常相當血腥,這齣不走血腥,但著重在關於刑案的驗屍與心理側寫。劇中雖沒刻意秀出屍塊或案發現場,以專業的科學判案推測出案發過程,兇手的動機為享樂殺人,為增加驚懼感,刻意讓右腦先死,延遲了主角孩子的死亡。過程描述比血淋淋的畫面還駭人,《圈套》結合了犯罪心理與科學查案的兩大元素,讓劇情有了更大的張力,

在人性方面著墨也深,考驗著名流家庭的親情。受害者一家人並不討喜,劇情故意讓觀眾覺得他們只是虛華的勝利組,夫妻各自懷有祕密,一路讓觀眾起疑心,也令觀眾難以同情受害者,一路鋪陳的線索,反而更加深是否是夫妻窩裡反的疑點。另一位年屆退休的警察同樣身為受害者的父親,劇中的兩位受害爸爸社經地位不同,卻被巧妙串聯。知名主播打著道德與正義的旗號,一家人宛如網紅的操作而聲名大噪;另一名雖是警察卻被吃案的父親,曾經求助這正義主播揭露真相,卻因兇手後台太強而被拒絕,直到自己的兒子也被同一群獵殺組織盯上,這兩位爸爸才各自顯出不放棄的勇氣。

整齣劇案中案,謎中謎,驚悚也到位,對推理迷來說相當過癮。而對社會的批判,並沒有因為探案而減少力度,有如《秘密森林》帶觀眾進入了司法的盤根錯節,《圈套》也讓我們進入了警察系統的黑暗龐雜,一名初生之犢不畏虎的警察是如何抱著信念探案,又是如何因此被同僚打壓與犧牲,這故事完全不留餘地讓人體會小人物處境的艱難,以及在階級下,韓國人民是如何的反抗不能。

其中一段台詞令人印象深刻,老警察找到可疑者,卻因為是權貴人士,同僚無法支援,他一人與兇手父親談判,那位富可敵國者傲慢地說:「一個保護不了自己兒子的父親,想來告訴我如何教育孩子?真是臭蟲不如。」如同古代貴族的傲慢,料定通天的財富,政府體制無法制裁,這受害父親一路的哀鳴,內心戲強大,令這齣戲飽滿且深刻。

韓國近年來不斷地以影視、小說來控訴在 1997 年國家瀕臨破產後,造成人們的拜金主義與人人自危,階級已不是我們以前所認知;韓國的企業包山包海,財富如同城邦一樣,彷彿回到了古代貴族體制,如此的不公,造就了強大的影劇能量。

愛奇藝台灣站提供
Previous Article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