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景的隱義不可見的台灣:農航影像下的異視界

林務局農林航空測量所至今累積四十五年超過百萬張的航拍檔案,照見台灣社會巨變的每一個角落,本文轉載自《不可見的台灣:農航影像下的異視界》,2018 年 12 月由林務局農林航空測量所與暖暖書屋共同出版


傳統攝影測量學是建立在可見光及照相機的基礎上,而在戰後全球科技發展的大潮下,隨著彩色紅外光底片的沖洗與應用精進,及美蘇兩強間的太空競爭白熱化,涵蓋不同光譜、不同取像儀器,甚至不同載具的遙感探測學應運而生。1943 年,彩色紅外片始被美軍用以區辨天然植被與人為偽裝,並於越戰期間頻繁運用於熱帶密林間的偵察;不僅僅是軍用設施,其對於農作物、水域與植物受害的特殊觀測能力也漸被開發與重視。

第一次的台灣土地利用及森林資源調查中,空軍即是以黑白紅外光片進行航空攝影,林務局則於 1973 年購入多譜照相機與加色檢視儀。1975 年出版的《林務局空中攝影業務》中已有彩色紅外片及彩色底片的記載,但當時國內尚無彩色航空照片沖印設備,相關拍攝需送往國外,不利遙測技術發展。在農復會加速農村建設重要措施的計畫支援下,隔年二月林務局成立照片沖印室,由美籍專家 K. Leonard 及 C. Rudder 等人,分別指導彩色暗房技術與彩色航照判釋,這也宣告了農林航空測量隊正式踏入遙感探測領域。

不可見光下的台灣異視界

紅外光底片對於藍色、綠色、紅色及人眼不可見的近紅外光皆有感光作用,搭配黃色濾色鏡,在底片的三層乳劑上,傳統的紅瓦厝顯現出黃綠色,而鋪設 PU 防水材料的樓房平屋頂則為藍色;水體因吸收大量紅外光而呈深藍,反射大量紅外光的葉綠素,則使農作與樹木呈現程度不等的紅色或洋紅色。這些迥異於日常的景像,顛覆了我們的視覺。比對至 1976 年止的林務局航空攝影業務一覽,遙感探測先驅計畫、航照遙測應用於林業調查、航照遙測應用於地質礦產調查、航照遙測應用於漁場環境調查等四項遙測業務,計畫拍攝面積超過 1,700 平方公里,是除了全省森林及土地利用航測調查與基本圖測製航攝外,拍攝最廣的業務。

在農復會代管中央農業發展計畫下,當時農林航空測量隊執行的數項先驅計畫皆有報告出版,其中細載調查方法、結果與分析,也可讀到針對調查設計缺失而做的檢討與修正建議。相關拍攝與研究還連結了工業技術研究院礦業研究所(日後的能源與礦業研究所、能源與資源研究所,及今日的綠能與環境研究所)、經濟部遙感探測技術發展策劃小組(後移轉至農委會)、中華民國航空測量學會(後改名航空測量及遙感探測學會),以及國內各大專院校相關科系。以八〇年代農委會遙測小組為樞紐,農航所參與了台灣遙感探測事業的應用與研發。

迥異於既定印象中的黑白全省航攝影像,或台灣百年歷史地圖上操作方便的當代彩色正射影像。閱讀 1976 年至 2000 年間的攝影紀錄文件,此間的農航拍攝任務多元,且反映了台灣社會的劇烈變化與不同時代對應的環境課題。

七〇年代下半葉,以彩色紅外片拍攝的水稻與甘蔗遙測任務,密集地照見從龍井至斗六間的水田以及蔗園。地質礦產遙測任務拍攝了金瓜石、大屯山等地,石油遙測任務則攝下了苗栗淺山地帶,林業遙測任務攝影地區涵蓋西海岸的防風林到花東縱谷的泡桐林地。天然彩色片(負片)與彩色反轉片(正片)在 1976 年頻頻於台中上空進行試照,改進沖洗技術。1977 年,航照遙測首次應用於汙染調查,彩色紅外片與彩色反轉片皆被用以拍攝基隆外海與大肚溪。

1982 年,新購置的空載多譜掃描系統已應用於天然災害調查上。1984 年,桃園海岸防風林的紅外光拍攝與後續報告,解開了長久以來北桃沿海不明公害成因;同年,彩色紅外片還被用以調查林邊地層下陷及拍攝嘉義的玉米專業區,後者實已預見台灣以稻作為主的農業生產,在八〇年代遭逢的巨大挑戰。1987 年的台灣西部水汙染普查航空攝影,彩色反轉片攝下的大甲溪,成像色彩已接近肉眼所見。1989 年的台灣離島航空攝影,除釣魚台列嶼外,包括彭佳嶼及棉花嶼等七十七座離島,自此皆有紅外光影像紀錄。

九〇年代初,彩色紅外片被用以進行澎湖造林地內的鹽霧災害調查,且拍攝玉山塔塔加、八通關,以及濁水溪與大甲溪事業區內的森林火災跡地;記錄下蔓延北台灣山林的松材線蟲病害,以及東台灣大濁水溪流域的水泥盜採。而以 1997 年溫妮颱風後台北災區拍攝,比對 1987 年琳恩颱風以降的兩回紅外光影像紀錄,可以清晰判讀基隆河谷山坡地的住宅擴張與崩塌災變。

九〇年代不可見光下的台灣地景,最醒目的應是 1993 至 1994 年間,農航所以彩色紅外片拍攝的四座發電廠與七處工業區。高聳的燃燒塔、巨大的儲存槽、繁複的金屬管線,大高雄石化工業地景在紅外光航攝中極為震撼。而包括台塑仁武廠或林園工業區、大發工業區這類場址旁,我們仍可見圳道川流、稻穗高搖,以及一處處彼時已長期處於空汙及土壤汙染威脅下的傳統聚落。

從影像到真實

航空相機毫無保留地凝住當時光影,但嚴格說來,人們卻非直接看見地面事物。

垂直航攝迥異於常人的地面水平觀看,判釋人員實是逐一比對目標物的大小、形狀、組織、排列、色調與立地條件,通過逐級的分類與檢索表來判斷所見。不同專業的判釋人員,可以根據所見來分辨軍事設施的性質,或工業廠房之類型。以農林專業來說,調查課同仁可以判定農田作物、農事週期,判定針葉樹樹種及區分造林地樹齡;而樹冠與色調遠為複雜的闊葉林,今日仍得不斷累積像對與判釋經驗,除常見闊葉樹種外,少有做直接的細分判定。建立在光學所見的資訊上,判釋者可以進一步推定土壤、排水、植物健康狀況,乃至於動物棲地環境。當代的遙測發展更從光學上的看見,演變為數值上的光譜分析。某種程度上,航照判釋已類似醫師從核磁共振成像窺探人體病癥,或天文學家利用望遠鏡分析十億光年外的星體元素。然而,這一切的觀看與知識積累仍有其極限。

1978 年的楠梓與 2008 年的潮寮,都是值得思考的案例,居民承受的汙染源並非航拍中可見的工廠排煙,而是幾難拍攝並確偵源頭的有害氣體外洩,這是觀測之難。而從 1972 年初委託遠東航空所攝,到 1980 年林務局以彩色紅外片記錄農災,鏡頭清晰照見林口電廠排煙往蘆竹、大園方向吹送,但燃煤所致的二氧化硫空汙卻非該時空北桃沿海地區長期不明公害的致災主因,這是公害因果鑑識的不易。

八〇至九〇年代間的相關農航調查影像,其所代表的視覺路徑並非立即性的「眼見為憑」,觀看並不能直接顯示出事實;而是在可信的視覺資料基礎上,經由長時間的資料累積與數據分析,才得以達至真實。比如前述的北桃沿海不明公害,實是藉由分析不同時期防風林帶及不同季節稻作的受害範圍與分布狀態,以及台大植物病蟲害學系環境病害研究室的鑑定,才終於確立致災主因為長期防風林帶縮減趨勢下的鹽沫為害。

在當代關於影像傳播的批判思考中,所謂的眼見為憑更常是所信導致所見,或者因眼前所見而直接蓋棺論定,人們忽略了對影像脈絡及全部資訊進行分析,導致錯過通往答案的可能路徑。

九〇年代初震撼的工業場址彩色紅外片拍攝,任務正式名稱為「重大敏感公害糾紛地區航空攝影計畫」,農航所的角色並非特定汙染的監控者,而是台灣環境資訊的全面記錄者。因為基本航照影像資料的建立,有關單位始可清楚掌握工業區周邊的土地利用狀況,監測已知汙染源及其對當地生態環境的影響範圍。相關努力至今未止,廠商排放資訊的充分揭露、汙染指紋資料庫與檢索系統的完備,我們才能一步步達至澄澈的「看見」。即是因為如此,過去的每一筆影像資料,在時間線的遠方,皆有可能湧現巨大的意義。

而即使已認知到影像所代表的事實與意義,也不必然指向行動策略上的必然。閱讀農航檔案,常會感受到歷史中不同行動意識的衝突或國土規劃上的矛盾。

1970 年,農林航空測量隊已針對大甲溪中上游的農業開發示警,1978 年德基水庫集水區禁種勤耕作物後,開墾潮沿中橫霧社支線往南轉移,1983 年後高山茶園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1988 年至 97 年間的三份霧社水庫集水區調查報告中,航測技術精確地掌握土地利用與崩塌地狀態,但因管理單位眾多、人力及財力的不明與重疊、相關法令的嚴鬆各異,調查區域內超限及不當土地利用的情況仍日趨惡化。

1980 年由衛生署委託的北桃沿海農災調查航攝,更直接的目的是為行政院工業區劃分根據之需要而攝,當時觀音樹林子一帶災區,在四年後的再度拍攝中,已然推平且正劃上觀音工業區;而 1984 年彩色紅外片還攝下的大潭高銀化工廠鎘汙染農地,日後則成為大潭天然氣發電廠與大潭濱海特定工業區場址。航拍所見實隱喻著台灣整體發展路徑的傾斜,以及人地關係的崩解;因石門水庫興建而輾轉遷徙大潭移民新村的泰雅族卡拉社原住民,如今已四散各方。

沉靜的記錄者

因為記錄者的沉默性質,即便農林航空測量所照見台灣社會巨變的每一個角落,即使其至今累積四十五年超過百萬張的航拍檔案,在當代的媒體傳播情境與公民社會的關注習慣間,這默默拍攝但並不生產新聞熱點的機構,也成了一個最不被看見的機構。但從歷史研究的角度看,農航檔案實為無比龐大且珍貴的視覺史料寶庫,它既是台灣戰後經濟成長軌跡的全紀錄,亦珍藏了這高速奔馳中社會集體失落的風景。


健康植物對紅外光的反射量為對綠光與紅光反射量的五倍,利用彩色紅外光攝影可以快速辨別樹木的受害。圖為 1994 年 5 月 14 日北縣石碇鄉柑腳坑一帶,北宜公路兩側松樹因感染松材線蟲,大量枯死,在底片上呈大面黑褐色。特定疾病的地理分布揭露了地景生態的馬賽克拼花樣貌,及疾病發生的條件和它在地理空間上的潛在後果。
1994 年 4 月 25 日,為重大公害糾紛地區資料庫建置而做的拍攝,照見林園的石化工業地景與碩大無比的半球狀室內儲煤廠。堤防外可見三座以橫梁連結伸入河道、用以掛淤造灘的排樁丁壩,及河心進行中的抽砂船作業與砂石車路徑;八八水災時,洪水與漂木衝擊堤防基腳,如今岸際則建構了大型丁壩群,避免水流再次直襲。
1980 年 7 月 25 日,甘蔗遙測任務攝下埤頭鄉元埔農場,圖面右方則可見舊日香取移民村四號聚落。不似車行道路可以直角轉彎,鐵道設計需一定曲線半徑,從空中觀看,大面蔗作間弧形彎曲路線即為糖業鐵道。今日元埔農場多經營景觀作物的種植與銷售,糖鐵轉彎處如今疊覆高速公路閘道,圖面左下方蔗田則為明道大學取代。
1977 年 1 月 19 日,林業遙測先驅計畫在拍攝林務局魚池苗圃前,同段航線攝下了魚池鄉田螺溪一帶。圖面下方坡地大部分屬埔里事業區第七十三林班,可見大面積的杉木造林;接近谷地處,坡地上壟狀密集排列的灌木則為茶樹。魚池紅茶曾盛極一時,而今茶園地景已改,航拍當時谷地間的美麗水田,今日土地亦多轉作檳榔。
1980 年 2 月 28 日,衛生署委託的北桃沿海農災調查航攝任務,照見觀音鄉半蓄水的埔頂埤與周邊田疇。今日埔頂埤地景未有改易,但接壤的白沙屯一帶,海岸林內側農地皆已為工業園區。當前社會對台地上埤塘價值的重新發現,是公民的地景認知與開發思維間的辯證結果,但我們仍不知此一歷史文化地景的最終命運如何。

審訂 雷鴻飛
圖 農林航空測量所

Previous Article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