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絕對值:街區活化的典範學習

A Bite of Trend 潮流考現

專欄作家-v3-4_林承毅_潮流考現

每次在各地演講,總會有一群聽眾交流,而最常被詢問的問題是:「能不能告訴我,任何台灣或日本的地方創生成功案例?」我會這樣反問:「能不能告訴我——你的成功定義?現況與期待?」當看得案例愈多,寫的個案數量增加,便會陷入一種沒有最佳解法的境界,覺得難以一言道盡。

隨著創生浪潮崛起,傳媒的推波助瀾,讓案例更見於世,尤其日本地方各式案例只要一推出,總能在社群間引起許多討論及熱潮,而日子一久也許看多、看膩了,漸漸出現一種聲音,那就是「怎樣看,都是一片美好,是否有失敗案例?」我想這是以前求學時期深受「失敗乃成功之母」的概念影響所致。

而為了這樣的思考,在今年3月,特別與合作夥伴——日本地方創生代表人物木下齊先生,一起展開一趟「地方創生失敗案例見學之旅」,用一週的時間,從東京搭乘新幹線往西,一站一站拜訪近年日本國內知名的創生實踐案例,一路到九州福岡為止。而這裡對於「失敗」的定義,是曾遭逢一段失敗的過往,而後很努力嘗試力求以不同方法反轉,有些有所起色,抑或還一時無成,透過與第一線的主事者面對面交談,聆聽整個專案的脈絡梗概,給了我許多的省思,而更能堅定一些心中所想。

首先,在「地方創生」領域,恐怕難有一則可以拍胸脯宣稱是「成功案例」,這其中關鍵在於「該如何清晰的定義成功」?是從被認為最具體客觀的量化指標來證明?當組織人數增加、機構營收成長、媒體報導次數暴增、主事者獲得獎項、地方回流人數增加,或觀光人數增長,就可算成功典範?還是從質化角度研究,以過去三年、五年、十年時間軸的發展脈絡來看,就更可以清晰發現當中孰是孰非,這樣案例才具有其價值與意義。

以近年在街區活化上享有盛名的「正興街」作為案例,一個月前於某次文化部培訓場合有學員問我,近期那邊似乎出現狀況,如房租上漲、知名店家撤出等,而這樣一個案例,到底算是成功或是失敗?必須說,一段街區活化的過程,通常有跡可循,參與者包括一位具源源不絕創意的靈魂人物、一位支持年輕人的地方仕紳長輩、一群願意共襄盛舉的鄉親,大家化整為零,透過一場又一場的活動,讓這座充滿窒息感、商業氣息的街區,內容被擦亮,魅力被激發。

但大家也知道,街區本身就是一個小社會,處於其中的人事物,在商業邏輯的驅使中,每日不斷地在流動著,尤其街區當中的利益總會引來各界的注目,從而引發後續的許多不可控制性,如租金上漲、街區移轉、店家替換⋯⋯這就代表失敗嗎?其實不然,因此絕不能從短期、單一時間點或切面來判斷成敗,而是自問這樣的變遷發展是否有可供借鏡之處?

畢竟用非成即敗的二分法思維來看這一個個須審視全部脈絡的個案,不見得好,但卻如此受重。不得不說這與我們的教育,甚至與整體社會及產業發展有關,除了功利主義與現實主義,社會長期讓我們不習慣模糊、混沌及等待,只盼短期即可衡量的思考方式,造成我們不習慣自行探索,總覺得透過典範學習,能找到成功的明燈,能走一條捷徑。

回到地方實踐案例,多半需要漫長投入及累積等待,絕對無法光憑一年就來判斷,地方極高度的不確定性,還有許多非專業可及的互動邏輯,因此少說三年打底、五年營運,都還不夠拿出來提;綜觀台日近年的現況,許多媒體或專家認定的「成功案例」,常屬十年磨一劍,才緩緩在土地上生根發芽,最終成為鎂光燈注目焦點。但這樣就真正是成功案例?也許你不知道某位實踐者兩年前經歷破產危機,五年前面對一群經營夥伴離去,因此,光以現在進行式就斬釘截鐵判斷,他就是「成功者」如此去脈絡式的詮釋,是否也造就了另一個價值觀,讓我們以為一切案例都來得如此輕鬆自然。

最終,我的腦海裡依舊不存在任何可稱為成功及失敗之案例。反而當在不同場合有人再問起,我會依照對方的狀況、想望、戰鬥位置,提供幾則類似或可參考的案例給他們學習,但給予藥方之前,我都會隨口帶上警語——案例的發展模式、決策轉折,及實踐者初心絕對值得你好好師習。在過程中請深入理解,當你理解得愈深,你更會發現過程中的艱辛及轉折,還有得到的回饋,這都是獨一無二、不容複製,也無可比擬。也許可以試著去感受實踐者的使命與熱情、大無畏的奮鬥精神,與地方勢力纏鬥的智慧,以及做任何選擇時的決斷。 

面對無法預測的未來,諸多未知的挑戰,我們更應該放下過去經驗,嘗試與諸多的不確定性共處,尤其當少子化、高齡化,都是時代演變之下的頭一遭,更應該打破過往成功及失敗的定義,用更嶄新的眼光來看到投入的一切。當然量化指標與質化指標都各有其意義,但最終還是得回到行動本體,學習再多的方法,參考再精采的案例,都比不上自己找到一片自己深愛的土地,將懷抱的初心種在哪裡,這樣才能建構案例之外,本格實踐的意義。

Previous Article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