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夫・沃爾鏡頭下繪出的現代生活縮影

在前往巴賽隆納北方的公車上,32歲的傑夫・沃爾(Jeff Wall)不斷回想這趟旅行所見到的藝術大師——維拉斯奎茲、提香、哥雅和馬內,心中激昂不已。正當腦海輪流播放藝術史幻燈片,他瞥見窗外的背光公車站牌廣告,如此再平凡不過的物件激起他心中的一段辯證:「那不是單純的攝影,不是電影影像,更不是繪畫,卻具有綜合這些形式的強烈特質,又同時是人們生活的一部分。」沃爾因而重拾創作,期望解開他糾結已久的問題:如何讓藝術與我們所身處的世界產生對話?

現年72歲的沃爾自創作以來從未停止思考攝影如何跳脫既有框架,探尋圖像製作(picture making)的新方式,擴展攝影媒介的可能性。在倫敦白立方藝廊的最新個展中,沃爾展示了他近年製作的9件作品,主題橫跨都市環境的平凡角落內容及殘垣景象,其中新作《復原》(Recovery, 2017-2018)是沃爾初次結合繪畫、攝影與電腦修圖技術的作品,既不是繪畫也不是攝影,但也可以說兩者同時皆是,延續沃爾長期對圖像製作與其歷史、傳統的探索。

沃爾的作品以大畫幅攝影著稱,內容雖多描述生活中微不足道的事件,整體卻極具19世紀繪畫的視覺張力。如此融合現代與古典的概念源自沃爾的藝術史背景,他在家鄉溫哥華攻讀藝術史後,又在倫敦考陶爾德藝術學院(London’s Courtauld Institute)取得博士學位,求學期間的研究與歐洲旅行強烈影響其創作,他試圖在藝術史中照鑒當代社會的連結,展現過去藝術在當代的意義,同時將之與現代生活連結在一起。

 沃爾稱自己為「現代生活的繪者」(Painter of Modern Life)——這一短語出自19世紀法國詩人暨文學批評家波特萊爾(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最具代表性、奠定並開啟現代性思潮評論著作。沃爾曾多次形容自身作品為波特萊爾式的「散文詩」,而他那些借鑑於繪畫的作品如《女人像》(Picture for Women, 1979)之於馬內的《女神遊樂廳的吧檯》,抑或《珍珠母》(Mother of pearl, 2016)之於維梅爾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何嘗不是在波特萊爾美學引領下對現代繪畫的致敬?

《家長兒童》(Parent Child),2018,噴墨打印,86 5/8 x 108 1/4 英寸。(© Jeff Wall. Courtesy White Cube)

沃爾曾將攝影者比喻成獵人與農夫:前者追蹤、捕捉畫面,後者則花時間培植場景,他自己便屬於這一類型。他的照片多經長時間拍攝而成,畫面中人物皆為他找來的演員,即使是他極似不經意抓拍的經典作品《路人》(Passerby, 1996)也是編導而成的。沃爾拍作品的過程如同拍片,攝影者需要演員、助手和技術人員輔佐以完成作品,此手法挑戰了攝影家獨立作業的概念。沃爾的照片向我們展現一位藝術家如何經過長期研究,詳細理解圖像的運作、構成方式,細心編導才進行拍攝的執著。

沃爾如畫又如劇的攝影創作被理論家稱為「劇畫攝影」—— 「劇畫」(tableau)一詞出自17世紀法文,意指「圖象」或「如畫般的描述」。在20世紀中葉,攝影敘事多半都是圖片報導或照片散文,印在圖文雜誌上,依序以編排好的順序呈現,劇畫攝影則將敘事融合在單一畫面,故事的完成全賴觀者的想像與詮釋。在雙連作《室內的一對》(Pairs of Interiors, 2018)中,身著睡袍的男女坐在客廳沙發上,不發一語。兩人的視線朝向不同方向,似乎刻意不與彼此交談。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事?為了瑣碎的家務事鬥嘴?有趣的是,畫面中這對男女其實在兩幅照片中是由不同人所演出,若非我像偵探般仔細考察蛛絲馬跡,大概也會被影像所矇騙了。如此「擺觀者一道」,其實是藝術家期望觀者能仔細觀看並沉浸其中,主動地提出問題:「這些物件告訴我們什麼?」,給予多重詮釋以完成敘事。

作品尺幅是有關沃爾的文章中頻繁被提出討論的另一特質。沃爾的作品皆為攝影輸出,細節卻並非畫冊可完整呈現的,觀者必須親自站在照片前,才能夠沉浸在畫面中,感受真實的衝擊感。沃爾當然不是唯一挑戰此傳統之人,但其大尺幅確實將攝影從新聞紀實領域解放,獲得和繪畫相等藝術地位的功臣之一,許多當代知名藝術家如格斯基(Andreas Gursky)、魯夫(Thomas Ruff)和提爾曼斯(Wolfgang Tillmans)均受其攝影創作影響深遠。即使如此挑戰攝影傳統,沃爾卻從未否定繪畫的價值,他曾表示:「我不是畫家,也不畫畫,但我始終在作品中體現繪畫的空間和意識。」

對沃爾而言,繪畫這樣複雜而古老的藝術實踐從未死去,反而因科技發展而替自己增添生氣,永遠不會被其它形式所替代。在某種程度上,沃爾認為我們在藝術上的經驗依然停留在19世紀,沒有改變太多。同樣地,攝影術自發明以來,雖劇烈地改變人們觀看世界的方式,卻並未使自身成為這個時代「最合時宜的媒介」——所有媒材都可能成為有意思的創作,這取決於你怎麼運用它。

沃爾的作品總帶給我一股難以言喻的力量。當我站在《復原》前,我看到的是那個透過玻璃窗看到另一個世界的青年。沃爾描繪的是怎麼樣的現代生活?那些再平凡不過的生活景象,「栩栩如生」地被再現於我們面前,卻又帶給我們無限的敘事謎團,邀請我們仔細探索畫面中的真與幻。他的現代生活縮影源自想像,但那想像又來自於此時此地。何為真實?全賴你自行解讀。

Previous Article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