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冬季奧運會的主辦城市不再下雪

再過不到一個月,第23屆冬季奧運會即將在韓國平昌揭開序幕,為了順利舉辦冬奧,韓國從數年前就開始準備,他們付出了龐大的人力和物力,甚至安排了近兩百人24小時待命,這些人的任務就是隨時清理積雪。

但是對冬季奧運會來說,這或許是個罕見的景象,因為溫室效應造成的氣候變遷影響,近幾年來冬奧主辦城市最大的煩惱反而是降雪太少。

1998年長野冬運,是人們第一次深刻感覺到溫室效應的影響,那一年因為暖冬,組委會負責人甚至前去有1,400年歷史的善光寺祈雪。總結報告裡這樣寫著:「臭氧層的消耗和全球暖化,是影響我們全球自然生態環境的兩個例證。因此,努力主辦冬季奧運且與自然和諧共處格外重要,我們請求國際奧委會和未來冬運的主辦城市要密切注意環境。」

在長野之後,每屆冬奧的主辦城市都面臨降雪不足的困擾。2010年時,溫哥華冬奧以平均攝氏七度創下史上最溫暖冬奧的紀錄,為了舉辦自由式滑雪和單板滑雪賽事,他們動用了超過350車次的卡車將雪從其他山區載來,然後使用超過300趟的直昇機空中灑雪,事後他們承認自己嚴重低估了氣候變遷帶來的影響。

但僅僅四年後,最溫暖的紀錄又被2014年的索契冬奧打破,位於黑海東北岸的索契氣候溫和,二月的平均氣溫是攝氏3度到10度,於是俄羅斯為此付出龐大代價,他們儲存了71萬立方米的雪,並且蓋上恆溫毯以防日曬,還使用了歐洲最大的造雪系統,佈置了四百個噴雪槍,使用水庫引來的水造雪,他們使出各種手段,甚至從西伯利亞請來薩滿教巫師祈雪。

在2014年,加拿大滑鐵盧大學和奧地利的因斯布魯克專業高等學院(Management Center Innsbruck)共同發表研究指出,在1960年到1990年間,過去19屆冬奧的主辦城市二月平均氣溫上升了3.1度,在2000年到2010年間更上升了7.8度,如果全球暖化持續惡化,到2050年時,這些城市中將有9個因為太溫暖而無法舉行室外冬奧活動,到2080年時,更只剩6個城市還擁有舉辦冬奧的氣候條件。

當然,溫室效應對氣候造成的影響,不僅止於冬奧的主辦城市而已。2016年11月,在加拿大舉辦的露易斯湖世界盃滑雪賽(Lake Louise World Cup)男子組部分賽程,甚至因為缺雪而取消,那是近三十年來的首次。

今年夏天歐洲受到綽號「魔鬼」的熱浪侵襲,讓加拿大越野滑雪代表隊取消在義大利的練習,改到美國奧勒岡州,美國滑雪代表隊則取消在猶他州的練習,舉隊拉拔到瑞士阿爾卑斯山,法國滑雪代表隊也因為冰河缺雪,所以縮短了訓練營的時間,各國教練得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金錢,只為了找到合適的練習場地。

「讓每個冬季運動員每天都膽戰心驚的是,狀況不像從前那麼好。你可以看到80和70年代人們在冰河上溜冰的影片,而其中一半的冰河已經不再存在。」在滑雪的空中技巧項目(aerials)得到世界冠軍的強.利利斯(Jon Lillis)說。

冬奧主辦城市面對的挑戰將越來越險峻,在韓國平昌之後,2022年的冬季奧運會將由北京舉辦,這讓該城市成為史上唯一一座曾經舉辦夏季和冬季奧運會的城市,對於中國來說,這將是另一次向世界展現國威的機會,所以必定是只許成功,不許失敗,但最大的問題在於——他們的降雪非常少。根據規劃,北京冬奧的山區比賽將分別在張家口和延慶縣舉行,但後者的平均降雪只有1到5公分,根據國際奧委會考察報告所附的照片,人們可以看到起伏的棕黃色山陵,但沒有一絲白雪的蹤影。

國際奧委會也知道這個問題,但是在挪威奧斯陸退出申辦的行列後,他們只能在北京和哈薩克的阿拉木圖(Almaty)中擇一,他們在考察報告中寫道:「張家口和延慶地區的年均降雪非常有限,冬奧將完全得依賴人造雪。沒有辦法將雪從高海拔的山區搬運到比賽場地,所以應變計畫得依賴儲存的人造雪。」

很難想像冬季奧運會將在不降雪的城市舉行,但這一天或許將比人們想像中的更快到來。

全球暖化不僅真實而且深刻,不下雪的冬奧或許近在眼前。(Jung Yeon-Je / AFP / Getty Images)
Previous Article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