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神賜予的禮物

Planets Encounter 一個人的小宇宙

專欄作家_李明璁

大清早五點的南方澳小鎮,像一個即將開演的劇場,黑夜簾幕揭開,晨光淡入,漁船一艘緊接著一艘靠岸、下錨,漁獲準備進港。

與海搏鬥了一整夜的疲憊漁工們,用電動升降魚鉤伸進船的肚子裡,把大魚一尾一尾搬上來。隔壁船的船長、以及港邊準備採買的職人,開始緊張地打量,竊竊私語。我聽到左邊有人說:「這尾有夠大,金讚!」,右邊卻同時傳來惋惜的嘆氣:「昨晚不知安怎攏袂順。」(昨晚不知為何都不順。)

拖下來的大魚們,被整齊並排,待價而沽。不斷鏟來的碎冰,鋪在四周,使漁獲持續保鮮,也讓全場冷煙瀰漫,像在預告:真正刺激的劇碼才要開始。

漁獲拍賣,不單是熱鬧激烈的市場交易,也可被視為一種文化儀式。參與的人們靈巧使用彼此熟悉的術語口條與肢體動作,並遵循著共有默契的競爭規則和互動禮節,讓這每天例行的工作,極有效率地被協力完成。

當拍賣員一聲啟動,每個人的行為就彷彿瞬間調快兩倍。我這個旁觀者努力想聽懂或趕上,根本就沒辦法。競標的職人喊價之快,好像都沒經判斷思慮,殊不知,他們眼神犀利、身經百戰,早已估算有譜。

拍賣隊伍分成兩群,前軍一路挺進喊價,這尾大魚如果沒標到,下一尾就想辦法要買下。成不成交,在那當頭,根本沒有多餘時間讓人開心或遺憾。緊接著的後軍,拿著大刀尾隨在旁,只要一成交,立刻就砍魚鰭、清魚肚。那真是我所見過最快速、精準、說剽悍也不為過的解剖身手。因為實在太俐落迅速了,甚至不太有凌亂可怕的血腥感。好像只是在幫忙海神,處理祂每天送給人類的禮物罷了。

之所以用禮物這個概念,是因為在港邊,沒有人敢白目地說他要「事先預訂」什麼海產,這其實是對老天的不敬。從漁民、魚販、廚師到當地居民,大家都只會有一種「看看今天、我們會被海神賜予了什麼」——這樣一種謙遜的期待。

清晨的漁港拍賣,還只是大買家選購大漁獲的第一回合。要直到每天午後才開始營業的港邊市場,才是湧現人群採買各色海鮮、或者可說是前來領收海神今天所送禮物的高峰時刻。彼時,整個熱鬧魚市場,都會瀰漫著奇妙的「拆禮物」氣氛。

禮物是一層一層拆的,從午後陸續回港卸貨的三腳虎漁船,開始拆起。當漁工從艙內、一籠一籠把各種海產搬上岸邊(亦即市場外緣)的瞬間,大大小小的騷動就此起彼落。每當出現罕見漁獲,驚喜讚嘆和喊叫出價,就會一起出現。相對的,如果老天不夠賞臉,海鮮質量不太理想,叫賣的氣氛便截然不同。

魚販們對漁獲進行的分類和處理,是拆禮物的第二步,這影響著採買顧客,如何領受大海恩賜的意向。比如一邊快速剝蝦、一邊歡樂聊天的大姐們,她們在魚市場的存在感就很強烈,讓每個經過的人都忍不住停下腳步,看一眼、試嚐一口。

拆禮物的最後,仰賴採購者犀利的挑選眼力。當天跟我一起採買的地方媽媽秀如姐,她不但廚藝好,對各類海鮮的品質判斷,都如數家珍,我想這也是要和魚販們討價還價的基本尊重吧。當然,像我這樣的漁市入門者,最好的溝通語言,無非是開放的好奇心、還有蹲低身子詢問的笑容。

午後的選購中,陸續一直有漁船靠岸,一陣陣的忙碌節奏,讓漁市場並不如觀光客從表面上看來的一派悠閒。相反地,分秒必爭的速度感、與間歇傳來的吆喝聲,這裡總有著一股微妙的緊張氣氛。

於此從事不同分工的每個人,體內好像都有一個彼此連線的無聲鬧鐘,滴答滴答地引導著他們,必須在短促時間內,將漁獲海鮮處理好,各就定位。不管是為了直接零售、或者送上貨車前往其他市場或餐廳。必須夠快,甚至更快,這都是為了盡可能保持新鮮。新鮮,是魚市場百年不變的唯一真理。

秀如姐的先生今天生日,我陪她特別採買了新鮮魚蝦貝類。這些下午才剛從漁船上岸的食材,甚至連冰箱都用不到了,活跳跳就直接下鍋。地方媽媽對海鮮的豐富知識,不只反應在挑選的眼光,更表現在她從廚房端出的一盤盤美味佳餚。不過秀如姐很謙虛,當我稱讚她好廚藝時,她笑咪咪地回答,「沒有啦,只要老天賞臉、海鮮夠鮮,就不用複雜的料理方式、甚至不需要太多調味。」

是啊,只有最新鮮的市場,才能造就最厲害的廚房,無論這個廚房是在高級餐廳或庶民家庭裡。

吃完晚飯準備道別的時刻,港邊漁船閃著燈光準備出海。地上人們一天即將進入尾聲,正是討海人們一天又要拼搏勞動的開始。沒有任何人可以預期,今晚,海神會為我們送上什麼禮物,大家都只希望,一帆風順、平安歸來。

位處在海與陸、神與人的交界處,繁忙的市場暫且小憩,靜靜等待日出的驚喜。

Previous Article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