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球日 50 周年:什麼變好了,什麼又更糟了?

1970 年 4 月 22 日,首個「地球日」示威活動改變了美國的當務之急,催生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法案,進而推動全球共同的環保條約。半個世紀過去,這些先進的立法改變了部分環境,但其他威脅持續與日俱增,而利益導向的人為開發對生態的傷害未曾停下腳步。

自從數百萬美國人上街頭要求更乾淨、健康的環境以後,全球人類在 50 年間都做了些什麼?


(圖:Mathilde Aubie / The New York Times)

自然保留區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環顧世界各地,建立寬廣生態保護區的腳步已逐漸加快。

哥斯大黎加和肯亞等國已意識到,野生動物保護區,能搖身一變成為旅遊熱點和觀光金雞母。 1992 年,全球有 168 國共同簽訂《生物多樣性公約》,宣誓為地球盡一己之力;時至今日,藉著成立自然保留區和荒野保護區,各國保護了地球上超過 15% 的土地和 7% 的海洋。

與此同時,部分國家景觀復育有成,衰頹的土地回歸自然風貌。歐洲的森林自 1990 年以來增加了約 3 萬 5,000 平方英里,相當於整個葡萄牙國土面積。近數十年來,中國也致力推動大範圍植樹造林計畫。衛星影像顯示,1982 年迄今,全球的森林覆蓋率呈現淨上升的趨勢。


(圖:Mathilde Aubie / The New York Times)

絕種危機籠罩

儘管在拯救單一物種免於滅絕上,我們取得了成功(如美洲鶴),但地球仍在以驚人的速度失去自然棲地。世界自然基金會估計,自 1970 年以來,有數以千計不同野生物種的數量減少了整整六成。科學家警告,由於全球不斷擴張的農、林、漁、牧和礦業,多達一百萬種生物或在幾十年內面臨絕種。

在印尼,棕櫚樹取代了熱帶雨林,已瀕臨絕種的紅毛猩猩和蘇門答臘虎的棲地慘遭破壞。在莫桑比克,單就2009到2011年間,象牙盜獵者就協助獵殺了近 7,000 頭大象。

而新危機卻又出現:全球暖化改變了各地動植物賴以為生的當地氣候。去年,聯合國的一份評估報告顯示,除非各國加倍保護餘下的自然棲地,否則可能目睹四成兩棲類動物、三分之一海洋哺乳類動物,以及三分之一造礁珊瑚消失殆盡。報告作者群指出,生物多樣性面臨的風險已如此嚴峻,保護單一物種已不足夠,他們呼籲「全面改革」:包括減少燃料的消耗和農業的生態足跡,並打擊非法獵捕。

2020 年,世界各國計劃重新協議《生物多樣性公約》。專家警告,生態保護區的範圍亟需擴大,以避免物種滅絕危機。這或意味著,要為大自然騰出三成、甚至五成的地球面積,但即便比這小上許多的規模都很難做到。而且,仰賴這些土地維生的人又怎麼辦呢?

而再造林的風潮也不全然是正面的。一些近年新植的樹林,其生物多樣性遠不及舊有森林。此外,因全球暖化,讓一些樹木在原本無法生長之處茁壯,造成某些地區的森林持續擴張。

而,無庸置疑地,熱帶雨林面臨日益嚴峻的破壞。


(圖:Mathilde Aubie / The New York Times)

推土機和大火正摧毀熱帶雨林

熱帶雨林是地球上至少一半物種的家,在調節地球氣候上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但它們遭砍伐的速度卻驚人地快。2018 年,約 1,214 公頃的雨林消失,相比於 2016 和 2017 年,僅微幅下降。對減緩雨林消失所付出的努力,實際上也毀譽參半。

在巴西亞馬遜雨林,由於政府加強監管,農人只好另尋伐林取地以外的方法提高產量,所以林地的採伐在 2005 到 2014 年之間降低了 70%。從 2016 年起,印尼致力趨緩油棕樹的燒墾和種樹造紙的情形。

但這些成就背後透出一絲腐敗的氣息。在巴西總統雅伊爾·波索納洛(Jair Bolsanaro)誓言大開亞馬遜的商業門戶後,雨林濫墾的情形捲土重來;而印尼保護雨林的成果,已被近期迦納、象牙海岸和其他地區的損失所抵銷。科學家指出,若不限制熱帶森林的流失,減緩暖化會是更棘手的課題。樹木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並儲存在木頭或土壤中;砍伐和焚燒森林則會釋放碳,加劇暖化。目前熱帶地區每年伐林造成的碳排放量,比整個歐盟總排放量還多。

挪威和日本等國已提供數十億美元的資金給熱帶國家保護林地,但成效相當有限。世界資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研究員弗朗西斯‧西摩(Frances Seymour)便曾表示:「我們做的,不過是杯水車薪。」


還記得臭氧層破洞嗎?它正「康復」中

在地球日展開後的第四年,科學家提出了威脅地球的新警訊。這個威脅來自髮膠噴霧。

科學家表示,噴霧釋放的氣體會「破壞臭氧層」。臭氧層包覆著地球,使地球免於紫外線的侵害,降低皮膚癌和農作物損壞的風險。1977 年,美國政府明令禁止噴霧罐中的特定化學成分。但想當然耳,噴霧罐並非臭氧層的唯一威脅;在冷氣機、冰箱和其他地方都能看見氟氯碳化物的身影,所以禁止噴霧罐並不足以保護臭氧層。

1985 年,研究人員發現臭氧層破了一個「洞」,促成了歷史上全球一齊保護環境的偉大時刻:1987 年,世界各國共同簽署《蒙特婁議定書》,逐步禁用氟氯化碳物。該協議發揮了極大成效。2018 年,美國太空總署表示,根據多年的衛星報告分析,《蒙特婁議定書》的確促成臭氧消耗量急遽下降。

不過,復原速度仍相當緩慢。由於臭氧分子會在大氣中緩慢分解,因此讓破洞癒合需要耗費很多年的時間。

而且,作弊是人類天性。2013 年的監測顯示復原速度趨緩;中國的工廠似乎在製造更多氟氯碳化物。但於 2019 年,數據再次下降,顯示當局已嚴加取締工廠排放量。


(圖:Mathilde Aubie / The New York Times)

同樣的處方箋卻不適用於氣候變遷

各國協力修復臭氧層破洞,但為何他們無法聯合抵擋氣候變遷?換言之,為什麼不讓所有國家都同意漸進式地減少導致地球暖化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就像對待造成臭氧層破洞的氟氯碳化物那樣?

2015 年的《巴黎氣候協議》試圖達到這個目標。為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200 多國齊聚一堂,確立治理氣候的大方向。但有一些關鍵差異:和《蒙特婁議定書》不同,《巴黎氣候協議》並未強制設定減緩的期限,而是讓各國自行訂定目標。部分國家仍極力遵守那些審慎、自決的承諾,但美國總統川普卻決定退出該條約。

事實證明,逐步減緩溫室氣體的排放是個極為複雜的任務。在各國準備好禁止氟氯碳化物時,已經有現成的替代品讓各公司能相對輕易地取而代之。相較之下,遠離石化燃料會改變全球產電,和人類及貨物運輸的方式。這意味著人們耕作、吃飯、打扮、建造等更多其他事物的模式,將有所改變。

並沒有一個簡單的方法能夠解決。我們必須重新思考全球經濟。


(圖:Mathilde Aubie / The New York Times)

人們擔憂的大饑荒沒有發生

1970 年代面臨最嚴厲的警訊便是:人口太多但糧食不足。如《人口炸彈》等廣為流傳的著作,便警告著世界文明即將崩潰。

然而,我們並沒有走到那步田地。

世界是如何躲過大饑荒?答案是仰賴科技的幫助。研究人員研發出高產量作物,今日農民在土地上種植的玉米、稻作和小麥,平均產量是 1970 年代的二倍之多。人口成長的速度也漸緩。在 1960 年代,世界人口每年增長約 2%,但隨著社會更為富裕、教育程度提升,人們的生育率也下降了,如今,年均人口成長率約為 1%,並持續降低中。

不過,這一切恐懼並非毫無依據。隨著人口增長,環境卻飽受磨難,人類以危險的速度加劇暖化。不過,人們的言論產生了巨大轉變。半世紀前,對人口暴增的擔憂蔚為主流,催生了絕育運動和種種令人髮指的政策。如今,我們不太會從環保主義者口中聽到這些言論。


(圖:Mathilde Aubie / The New York Times)

資源依然有限,食物從何而來?

聯合國預計,世界現今「僅有」78 億人口,到了 2050 年則將上看 100 億人。最大的挑戰會是:在不進一步破壞自然的前提下,讓所有人得以維生。這將是艱鉅的任務。

全球糧食生產已占據了世上一半的宜居土地,產生了人為排放溫室氣體總量的約四分之一,也是全球物種多樣性下降的主因。如果農人仍像過去那樣,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而繼續濫伐的話,可能導致面積等同兩個印度的土地改變。這很可能致使氣候變遷徹底失控。

雪上加霜的是,全球暖化將對多國農作物帶來新問題,也減少水資源供應。世界資源研究所近期發現,從技術層面來看,在不造成大規模生態浩劫的情况下,地球是能夠繼續供給人類食物到 2050 年的,但條件是農業活動要大幅轉變——從開發新技術,到再簡單的不過的「不浪費食物」。有多少食物被浪費?據聯邦政府統計,美國約三分之一的糧食供應量都被浪費掉了。


環保已是當今美國的政治基因

第一次世界地球日是美國最佳實驗的關鍵時刻。全美有 2,000 萬人(約占當時美國人口的十分之一)響應。現今,我們能看到「地球日」環保人士的後裔對石化燃料基礎設施提出抗議:例如 2016 年的北達科他州反對輸油管道事件,或近來響應瑞典青少年格蕾塔·童貝里(Greta Thunberg)等人發起的全球環保運動。

2019 年,皮尤研究中心的報告指出,近七成的美國人表示政府在保護湖泊、河川水質,和空氣品質方面的努力不足。2020 年的報告則顯示,美國民眾普遍認為應對氣候變遷應該是總統和國會的首要任務(64%),比4年前上升了 14%,亦是 20 多年來首次達成大眾普遍共識。


(圖:Mathilde Aubie / The New York Times)

然而,人們似乎前所未有地分裂

在 1970 年代的美國,民主、共和兩黨全力支持環保主義,合作頒布了《淨水法》和《空氣清淨法》,並創建美國環保署。

時至今日,這樣的團隊合作已成絕響。儘管皮尤研究中心的報告顯示,選民對氣候和環境議題的關注度大幅提升,卻同時揭露出驚人的分歧:超過 75% 的民主黨員將氣候變遷視為首要課題,但只有不到 25% 的共和黨員持相同觀念。

石化燃料公司和政治獻金捐贈者否認關於氣候變遷的壓倒性證據,他們所傳遞的訊息贏得保守派政治人物和選民的認可。川普幕僚正試圖撤回和氣候變遷相關的法規,並放寬環保規範。

不過,種種跡象顯示,解決分歧之道並不像表面看來那樣棘手。

風力發電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在紅州(傾向支持共和黨的州)也廣受愛戴。氣候變遷引發的災難,如洪水和野火,迫使政治家直面全球暖化的事實。而選民們也著眼於此:耶魯大學氣候變遷交流計畫的調查報告指出,全美各選區的多數民眾皆表示,氣候變遷確實正在發生。

但或許,能認為黨派分歧可以得到緩解最簡單的原因,是年輕一代。皮尤據 2019 年的民調表示,18 至 38 歲支持共和黨的民眾中,約 52%的人表示政府在氣候議題上做得太少,使得氣候議題成為共和黨選舉時的定時炸彈。

這是否會促使兩黨在環保議題的再次合作,仍尚待觀察。此刻 COVID-19 的大流行,應當會改變各國政策的優先順序好一段時日。但當這個災難過去,實際問題仍在原地:我們正一步一步邁向全球暖化,如果不採取強而有力的行動,危機將變得更不堪設想。


Previous Article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