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日本防災設計與意識

時間來到 6 年前的 3 月 11 日下午 2 點 46 分。

震央位於日本東北地區仙台市以東、太平洋海域約 130 公里處,發生了芮氏規模 9.0 的強震,造成日本東北地區重大傷亡,震毀數百棟建築物之外也引發大海嘯,海水倒灌的結果將脆弱不已的受災建築徹底沖毀,有些地基較淺的建築經不起這股巨力推擠,房子相互撞擊,於是能看見一條街的房子一幢挨著一幢漂流在洪水上的奇景,屋頂上甚至還有等待救援的災民。而地震與海嘯更摧毀了福島第一核電廠,使得爐心熔毀並造成輻射外洩,造成嚴重的福島核災,至今仍影響當地農產的貿易出口。

徹底實施避難演習

東京雖不是直接受災區,但震度規模也高達 5 級,搖晃了約 6 分鐘。除了福島第一核電廠首當其衝之外,更使得日本多處發電廠機組跳電,連帶使得首都區的東京大停電至深夜,許多無法搭電車回家的日本人只好以步行方式慢慢回家。當時透過媒體鏡頭可看見日本人井然有序地排成長長人龍,延著主要幹道緩緩移動,位於東北重災區避難所的災民雖然忍受著種種不便,但也沒有什麼人大聲吵鬧,領取食物時也未出現什麼爭搶畫面。不管是處於什麼狀態,每個日本人發揮著「不要造成別人的困擾」的民族性,不屈地與國家共同承受這個艱難時刻。

我在日本留學時,無論是語言學校或是設計專門學校,每年都會在固定時間舉辦避難演習,讓學生明白地震時應該要儘速躲避至指定避難場域的位置,眾人行進間會由老師告訴大家避難時的禮儀,包括有次序地排隊前進、或是協助他人逃難等。學校徹底實施的避難演習也在此時奏效,這些每年慣例進行的活動乍看枯燥乏味,但如果各級學校教育都能落實此項環節,畫面上看到這條綿延好幾公里整齊前進的人龍就不難理解成形原因,也能明白為何如此嚴重的天災卻能迅速獲得控制減少傷亡,並使日本社會迅速回到正常。

3.11 過後防災用品設計激增

日本社會整體而言防災意識原本就不低,在這驚天一震之後更徹底震醒了日本設計師的危機感。當時地震發生後 40 小時,設計師 NOSIGNER 太刀川英輔率先在網路上成立了網站 OLIVE,開放資源讓每個人上網登入,從一般大眾募集各種能讓生活便利的小創意,資源有限的受災戶能使用手邊僅有的物品與道具,手工製造出提升避難日常生活品質的道具與產品,後來也製作成書,讓更多人能閱讀使用到這些生活智慧。東京都廳更發起史上最大的防災計畫,請來 NOSIGNER 與電通的榊良祐一起設計製作「東京防災」手冊,以大幅插畫與文字讓防災知識能輕易地記在腦海。蠻值得一提的是,這本書的印刷顏色也顧慮到色弱的朋友,符合通用設計的顏色規範。而除了保護自己的方法之外,也提到心理層面關懷,發揮人溺己溺的互助之心,針對在避難所時要如何與緊密生活的陌生人相處也有一些建議,由外而內給出具體方法及防災手續,對於日本人思考震災之後如何重建的思慮感到非常敬佩。

2016 年,負責「Good Design Award」(優良設計獎,簡稱G-MARK)的日本設計振興委員會曾於推廣設計獎期間,在澀谷 HIKARIE 策劃了「一應俱全的設計方案(そなえるデザインプロジェクト)」展覽,由當時的正副審查長永井一史、柴田文江領軍。他們畫出一個圓,從日常到發生災害後分成幾個時間區段:救出、避難、復舊、復興,並從歷年來曾獲得 G-MARK 的設計當中,挑選出適合這幾個階段時使用的產品或平台,希望使用者能藉這些設計的幫助回到原有日常生活。

一般而言,為了能讓困在倒塌建築物中的災民自救或是迅速逃出,設計師多半會針對「發災」、「救出」、「避難」這幾個時間階段進行設計。曾有研究指出,地震傷亡有 70% 來自於建築物倒塌引起,因此像是開發出用來製作天花板的極輕素材,避免落下時砸傷使用者的產品就是非常好的設計。或是能迅速通知二次災害發生時的預警系統、避難用的折疊安全帽與緊急救難包設計等,都能幫助人類在受災期間渡過艱難的生活。但是從其他獲獎設計中可以發現,日本許多企業對防災的思維已慢慢將意識提前至災害發生前的準備。像是在「日常」生活中為了讓防災知識便於廣傳,除了有將艱澀防災知識以圖文並茂的方式進行設計的《東京防災》之外,也有許多計劃將重大災害的傷亡數據以各種方便閱讀的視覺設計留存,作為未來防災準備的資料。甚至為了提升民眾防災意識,社會各種組織進行的社群交流計畫多元且豐富。這種居安思危的高度敏感意識深入社會各階層,既能防微杜漸也能實際在災害發生時起到作用。

將人類尊嚴放在設計核心

災後搜救與避難的程序完成,社會對於天災的敏感度漸漸淡去,但其實受災區的居民卻正要開始水深火熱般的生活。因此這個計劃提出避難之後的「復舊」與「復興」階段才是至關重要。所謂「復舊」指的是讓受災區能短暫回復舊有的生活機能,比如說能修理道路的材料、或是在避難場所時能讓居住在其中的人們回復一般生活機能的工具。像是建築師坂茂設計的紙管建築,便在熊本 7 級強震後的避難所發揮了巨大效用,以簡易卻堅固的紙管架出一落落隔間,中間以布簾簡易分隔,讓「不得不」在避難所生活的居民也能擁有一定個人隱私,維持著滿足最低程度的生活空間需求。像這種將「作為人的尊嚴」放在設計思考底下出發的思維,可說是日本設計哲學中的特徵之一。

當生活重新回到暫時的軌道上,人們重新擁有向前再出發的勇氣,此時才能談如何「復興」受災地。不管是在災區設計出人與人能重新連結認識的聚會空間、企劃為了讓災民重新展露笑容的交流活動,抑或是為了重新啟動災區百廢待興的經濟循環,舉辦能聚集大量人潮的展演活動,藉由觀光刺激當地經濟,讓金流能直接進入民間成為一注活水活絡當地。像是 2017 年由小林武史策劃舉辦的「reborn-art festival」便是在 311 東日本大地震受災最為嚴重的東北地區舉辦大型音樂祭與藝術展演,希望號召觀光客重新回流東北,看看現在當地居民努力回到日常生活的樣子,並且以實際行動與消費來為當地打氣。我一直很欣賞日本人面對天災發生後振興受災地的態度,除了捐款之外,各行各業的人都會思考如何用自己的專業身體力行幫助社會渡過這個艱難時期。

恐懼是喚醒防災意識最好的方式

台灣雖與日本同處於地震頻繁發生的斷層上,社會對於天災的敏感度大概就停止於搜救避難後及募款結束時的階段。當然募款的目的是為了復興受災地,有一筆資金進入才能快速啟動相關程序,但綜觀台灣每次發生天災後,社會的集體意識似乎總覺得能用錢擺平一切,尚未發生嚴重災害地區的人們也都覺得捐款完就沒自己的事,這樣的防災意識不免過於短視,更別說那些善款到底在什麼時間點、以什麼樣的方式進入受災區、改善當地人們多少生活,當身為台灣人的我們都覺得「捐很多錢之後災難應該就會圓滿結束了」時,日本人卻不這樣想。

每年的 3 月 11 日,Yahoo Japan 每年都會在這段時間發起在網站上鍵入「3.11」此關鍵字搜尋一次便捐出 10 元日幣的活動,2017 年更是直接在銀座 SONY 大樓 31 公尺外牆上對應 311 東日本大地震引起的海嘯高度張貼了一張巨幅廣告,以像是現代詩的排版寫下一篇文字,訴說著「每當 3 月 11 日來到,我們就要重新回想一次那時候的事情⋯⋯」並且在當時發生於岩手縣海嘯最高高度的 16.7 公尺處以紅底白字標出「差不多剛好是這個高度。」文字。比起容易令人放空的數據,這樣的巨幅海報設計容易吸引經過的人駐足圍觀,並想像著如果海嘯發生在城市中心的恐怖。我相信在大樓底下看著那道紅底白字的人一旦開始想像一定會不寒而慄。提醒人們不要忘記那一天的可怕,不是要在傷口上灑鹽,但那樣的顫慄感引發的危機意識確實是最好的提醒。

2017 年台灣地震總數只發生了年平均的 6 成,也就是說去年未釋放而出的能量將累積於未來發生。2018 年農曆過年期間像是恐怖巧合般,和去年 2 月 6 日相同都發生了芮氏規模 6.0 以上的地震,並在台南與花蓮造成大樓倒塌的嚴重災害。災後全台接連多起有感地震的發生似乎是在預告 2018 年地震件數將比往年更多。在 921 集集大地震明年將屆滿 20 週年的此刻,身為台灣人的你,是否該好好回憶起那一夜的恐懼,為自己做下最萬全的準備?


設計師 NOSIGNER 太刀川英輔和榊良祐一起設計製作《東京防災》手冊。(NOSIGNER)
Previous Article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