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 年代,地球人的太空幻想

1960 年代是個瘋狂的年代,希望與衝突無所不在,美蘇強權爭霸從陸地轉移到太空,人們無不黏在電視機前目睹這場瘋狂競賽,蘇聯搶先將太空人送上外太空,而後美國隨後啟動阿波羅 11 號,將美國太空人尼爾‧阿姆斯壯(Neil Armstrong)送上月球。到了今天,地球人的太空探索一直是科幻電影和時裝設計師的創作靈感,隨著時代推進,地球人的造型也經歷了一場隨科技演進的幻想之旅,如果有一天人類真有能力漫遊星際,他們會穿什麼樣的衣服出發呢?


早在 1960 年代,幾位時裝設計師便留給我們不少線索,安德烈‧庫雷熱(André Courrèges)就是其中之一,他經常以一套白色工裝出現,看起來不像服裝設計師,更像一位科學家。今天,安德烈‧庫雷熱這個名字或許對許多人來說並不熟悉,但在 1960 年代,他卻是影響力極大的時裝大師。1923 年出生於法國南部的庫雷熱年輕時就渴望從事服裝設計,不過在父親干涉下,他不得不學習土木工程以及建築,但這並沒有阻止他對服裝的熱情。 事實上,也正是因為最初對建築的學習,才令庫雷熱的服裝更有特色,他崇拜現代主義建築大師勒‧科比意(Le Corbusier),喜歡將建築的線條感融入服裝設計中,熱衷於幾何剪裁。1948 年,庫雷熱搬去了巴黎,隨後進入巴黎世家(Balenciaga)擔任助理,並工作了將近十年。1961 年,庫雷熱開創了自己的同名品牌。在庫雷熱一長串的客戶名單中,不乏賈桂琳‧甘迺迪(Jacqueline Kennedy)、溫莎公爵夫人等名流的名字。我尤其喜歡他在 1964 年所發表的 Moon Girl(月亮女孩)系列,利用超短的條紋緊身連衣褲、銀白色系的主調,輔以 PVC 材質的 Go-Go 短靴,流暢而犀利的幾何線型的廓形設計,將局部的平面構成和整體的立體構成完美地統一在一起。在那時候的時尚雜誌眼裡,庫雷熱填補了那些不能親自登上月球的人心中的遺憾。庫雷熱還強調超短裙必須與靴子和連褲襪一起穿才有氣質,更提到長靴的靴底一定要平,只有這樣「才能和地球密切地聯繫在一起」。

地球人的太空幻想03
奧黛麗‧赫本在電影《偷龍轉鳳》中身著庫雷熱繫帶卡住下巴尖的鐘形帽,以來自未來的面貌進入大眾視野裡。(Getty Images)

跟庫雷熱一樣,皮爾‧卡登(Pierre Cardin)也是當時時裝界的天體物理學家,幾何廓形是他永恆的設計語言,尤其是圓形,因為地球、太陽以及月亮在他眼裡是最純粹的構造。義大利出生的卡登歷時 60 多年的星際漫遊從 1945 年開始,當時他在珍妮‧派昆(Jeanne Paquin)的高級時裝店為上流社會的貴婦製衣,此後他開始進入艾爾莎‧夏帕瑞麗(Elsa Schiaparelli)的高級時裝屋工作,期間他認識了克里斯汀‧迪奧(Christian Dior)以及呂西安‧勒隆(Lucien Lelong),並得到了 Dior 先生的賞識,在 Dior 時裝屋創立之時,年輕的卡登便受邀加入設計團隊。

在 1947 年新風貌(New Look)迎來時裝史上新氣象之後,皮爾便意識到了他的時尚生涯需要做出一次改變,1950 年他開設了自己第一家高級時裝屋。1953 年首系列推出了泡泡洋裝(Robe Bulle)便一舉成名。1961 年他為英國科幻電視劇集《復仇者》設計戲服,堅持用最好的布料來製作幾何剪裁的連身裙以及緊身褲,這使得時髦女士也能加入當時的太空競賽之中,又不會華而不實。除了將迷人的圓形應用於高級成衣上,他那座位於法國蔚藍海岸山腰處的泡泡宮(Palais Bulles),更是令人驚豔,整座宮殿整體以圓形泡泡構成,身處泡泡宮,完全找不到任何直線的線條。如同他說:「我鍾愛的,是我在明日世界所創造的。」當時他常常將太空帽,改造成更為時尚頭盔,甚至夢想在月球開一間自己的店鋪。

地球人的太空幻想02
皮爾‧卡登迷戀太空人造型,常常將太空帽改造成為時尚頭盔。(Getty Images)

到了 1968 年,電影《 2001 太空漫遊》讓地球人的星際情結再度升溫,尤其作為美學主要載體的服裝,在這部長達 2 小時 19 分鐘、人物對白不過 40 分鐘的電影裡,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導演史丹利‧庫柏力克(Stanley Kubrick)受訪時曾經提到:「我需要尋找一些設計,既能代表服裝風格更替的新觀念,但又不能過於怪誕而分散觀眾的注意力。當然,衣服上不能有鈕扣,我希望讓布料本身的質感來深化內涵、襯托風格。」而這部電影的服裝最終由哈迪‧埃米斯(Hardy Amies)設計,並由倫敦訂製服重鎮薩維爾街(Savile Row)的裁縫店手工製作完成,有趣的是,女太空人當時所戴的蛋形帽子是防止頭髮在零重力狀態下飄散出來所設計的。

地球人的太空幻想01
1968 年由導演史丹利‧庫柏力克執導的經典太空電影《 2001 太空漫遊》。(Getty Images)

1970 年代,各種社會危機陸續出現,像是石油危機、拉丁美洲經濟危機、日本泡沫經濟等,人們開始變得更加務實,登月計劃所衍生的未來主義設計思潮也慢慢退燒。儘管如此,未來主義的風格卻沒有因此消失,從 70 年代由大衛.鮑伊(David Bowie)的經典火星人造型、80 年代的尚‧保羅‧高缇耶(Jean Paul Gaultier)、90 年代的候塞因‧卡拉揚(Hussein Chalayan)、20 世紀後的亞歷山大‧麥昆(Alexander McQueen),直到近期備受關注的荷蘭時裝設計師艾里斯‧范‧荷本(Iris Van Herpen),服裝未來感的呈現已經從理性的幾何廓形,轉向有機生命體遇見外星生命後的變形狀態,她透過 3D 手工鑄造(3D hand-casting)或注射鑄造法(injection moulding),打造出一套又一套充滿異形未來感的高級訂製服。每件服裝上的肌理與線條,不僅像人體骨骼也像外星生命的脊椎構造;女模像極了被異形混種後的綜合體,詭異而美麗。 

地球人的太空幻想04
艾里斯‧范‧荷本 2018 春夏高級定製服系列。(Getty Images)

直到今天,你依然能夠感受到地球人那份對於外太空想像的熱情,只是伴隨科技爆炸發展,這份熱情已逐漸轉化為殖民外太空的無窮欲望。那麼,地球人究竟可以走到多前面?愈前面,是否愈背離人性,愈接近毀滅?或許艾里斯‧范‧荷本透過服裝表達的,正是眼下人類對於這份欲望所帶來的焦慮與想像。

Previous Article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