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與不完美的意義 —— 2018 林茲電子藝術節

林茲電子藝術節(Ars Electronica)如往常於九月在奧地利城市林茲(Linz)舉行。1979 年誕生,並從 1986 年起固定在每年九月從各地邀展,發展至今規模已相當可觀,每年參與的團隊與國家都超過五十幾個,在歐洲已成指標性的科技相關藝術節


今年策展主標為「錯誤:不完美的藝術」(ERROR-The Art of Imperfection)。人類社會理解錯誤的方式是相對於正確,一個貶義詞,一個有問題的狀況,但其拉丁字源「errō」除錯誤(err)之義外還包含遊蕩(wander)與迷途(go astray)的涵義。 此標題切合人類在科技發展的漫漫長路裡不斷嘗試,今有的一切確實是奠基在迷途與錯誤中,而在藝術展覽的框架下也代表創作為錯誤打開的另一個維度。以策展的角度論,則進而描述了觀展者的狀態,在分屬三個場地、加起來共十萬平方米的展場間遊盪,發現屬於自己的思索。

雖然是「電子」藝術節,但展覽的內容更廣與深地展開,包括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以下簡稱 AI)、短片創作、對材質的探索、太空的想像和人與科技的關係,甚至以現象學角度探討人類認知的方式。由於展覽項目多不計數,以下分幾個項目介紹精選的精采節目與展品。

首先最引人注目的大概是由丹麥的埃爾西諾文化庭院(The CULTURE YARD, ELSINORE)所帶來的幾個演出。這個場地結合技術研發,將諸如 3D 浮光投影、互動式裝置等多種裝置藝術的技術融合,並打造專屬於 4D Box 的演出場地。這次的其中一個演出是由丹麥電子藝術家卡爾‧艾米爾‧卡爾森(Carl Emil Carlsen)與比約恩‧克里斯汀森(Bjørn Svin)共同創作的電子樂與立體幾何投影結合的音樂會,表演者在台上被各種充滿動態的線條包圍,在感官上帶給觀眾新的體驗。

另還有台灣團隊狠劇場與丹麥文化庭院兩國合作演出《光年紀事》。由導演周東彥與團隊共同創作,此演出在稍早的台北藝術節已大放異彩,這次同樣受到觀眾好評。導演分享要在幾天內適應新場地的困難,當文本、表演與創作和科技媒介結合時,技術性問題要花很多心力去克服,但最終結果非常令人驚豔。

除售票演出,主展場的展覽也十分值得討論。許多作品聚焦在透過裝置刺激觀者思考人何以為人。例如阿根廷藝術家馬里阿諾‧薩頓(Mariano Sardón)與馬里阿諾‧西格曼(Mariano Sigman)利用偵測眼球的裝置記錄布魯克林與曼哈頓人群之視線,並將視線軌跡視覺化,形成平面藝術品。百萬個視線交會看起來就像向日葵花海,於是作品被命名為《Sunflowers》。類似的創作還有另一個展品,同樣使用眼球偵測裝置,為人類閱讀習慣開啟知覺現象學式的論述,一台機器將紙上視線停駐的點打穿洞眼,顯示了視覺與記憶的模式。

而 AI 相關作品也吸引了許多觀眾的注意。其中一個使人頭皮發麻的裝置是由日本裝置藝術家藤堂高行(Takayuki Todo)製作的《SEER》,當你與 AI 小女孩雙眼對視,你會發現她的眉眼與你有同樣的表情;《Give me creation … life ! 》這個作品則將展間布置得像法蘭肯斯坦的實驗室,重現科學怪人被創造的場景。只要觀展者將手指按壓在儀器上的一個偵測器,裝置裡的心臟就會模擬其心臟跳動的情況,並且使整台機器運作起來。這類作品檢視使我們認為一個對象「有生命」的因素是什麼,是否為真。

錯誤與不完美02
日本藝術家藤堂高行製作的模擬情緒表達裝置《SEER》。(Ars Electronica)
錯誤與不完美03
日本藝術家藤堂高行製作的模擬情緒表達裝置《SEER》。(Ars Electronica)
錯誤與不完美01
《 Give me creation … life ! 》將展間布置得像法蘭肯斯坦的實驗室。(Ars Electronica)

在探討人與科技的關係方面,有一個十分宏觀的作品,《URL Stones》在一塊使人聯想起墓碑或紀念碑的白色大理石上,以端正的字體刻下了一串網址。在搜尋引擎輸入這個網址,你會看見屬於這個作品的維基百科頁面,它不斷地更新關於此展品的資訊。《URL Stones》創作者伊格‧卡夫(Egor Kraft)透過此作品欲提出一個近乎永恆的實驗, 即關於一物之實體存在與電子化訊息何者會先消失?實驗的結果要等大理石完全風化或電子化訊息不復存在時才揭曉,這已是一個超越人類時間的實驗。

同樣主題的展品還有日本藝術家 h.o 創作的《Ghosthouse》,由一堆手機螢幕組成。只要用智慧型手機下載一個名為 GhostApp 的程式,手機使用者的眼睛活動動態就會在裝置的其中一個螢幕上以一隻眼睛的形式出現。h.o 透過此作品想傳達,當徜徉在資訊的世界時,現代人往往會忘了自己的身體,使得身與心產生巨大的裂縫,而我們要如何面對這日益擴大的裂縫?

也有作品十分浪漫地在太空尋找人類的痕跡。《Positions of the Unknown》以電子裝置記錄太空中找到的 52 個人造漂浮物之動態,它們的共通點是「沒有主人」,即沒有國家宣稱對其歸屬性。使人聯想到精神上,人類存在的無所依歸,以及物質上,人類在宇宙間留下的無名痕跡。

最後,不管在創作領域還是生活便利,當科技技術已經可以做到很多如夢似幻的事、創造目眩神迷的動態效果,它與創作狀態有什麼聯繫呢?日本藝術家後藤映則(Akinori Goto)的作品《Rediscovery of Anima》跳脫「電子」創作的框架,以手工藝還原古代人模擬動態的裝置。原理簡單,做起來卻很難,將人走路的姿勢一一畫下,並用原木雕刻出中空人型,串聯在一起後,當陽光經過,一個小人就在眼前走動起來。

「Anima」拉丁語原意為靈魂、生命,這樣的作品似乎在尋找媒介與創作之間的關係,即當科技使人類在創作中有更多語彙可使用,最終人類創作活動依然是指向表達某種無形的感受,而不只是媒介的視覺效果而已。

Previous ArticleNext Article